第二卷: 磨砺与锋芒 第二十六章:暗夜潜行 秘卷初得 (第1/2页)
引诗:
暗夜潜行巧入城,药房之内会故人。
秘卷初得前路险,杀机四伏待晨昏。
---
临安城,高耸的城墙在夜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城门早已紧闭,墙头火把摇曳,映照着往来巡逻兵士的身影,戒备比往日森严数倍。
距离城墙数里外的一处密林中,月无痕与陶雨艺已改头换面。月无痕套上了一件宽大的粗布衣裳,遮住了独臂,脸上涂抹了些许泥灰,掩去锐气,扮作一个投亲的落魄江湖客。陶雨艺则换上了一身荆钗布裙,将长剑藏在行李中,宛如一个寻常的农家少女。
“从此处城墙翻越,风险太大。”月无痕观察片刻,低声道,“都督府的‘夜枭’必然混在守军之中。我们需另寻他路。”
陶雨艺目光扫视,指向远处一条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的河道:“走水路如何?我记得临安城南有一段河道穿墙而过,设有水门,虽也有守卫,但或许比城墙容易突破。”
月无痕眼中精光一闪:“好主意!水门守卫相对松懈,且夜色是最好的掩护。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动身。”
两人借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潜至南面河道旁。果然,一道铁栅水门嵌入城墙底部,河水哗哗流淌。门旁有一座小小的哨所,隐约可见两名守卫倚着门框,似在打盹。
月无痕对陶雨艺使了个眼色,示意她留在原地,自己则如狸猫般潜入水中,无声无息地靠近水门。他并未直接攻击守卫,而是从水下摸出几块石子,运足指力,屈指弹向远处河面。
“噗通!”石子落水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什么声音?”一名守卫惊醒,警惕地望向声音来源。
“大概是鱼吧。”另一名守卫睡眼惺忪,不以为意。
“还是去看看稳妥。”先前那名守卫提着灯笼,小心翼翼地向河岸走去。
就在他离开哨所,背对水门的刹那,月无痕动了!他如同一条游鱼,瞬间从水下钻出,独臂快如闪电,在那名留下的守卫颈后轻轻一按。那守卫哼都未哼一声,便软倒在地。月无痕将其拖入阴影处,又迅速潜回水中。
前去查探的守卫在河边张望片刻,一无所获,嘟囔着返回。刚走到哨所门口,一道细微的破空声袭来,他只觉得腰间一麻,浑身力气仿佛被抽空,随即也被月无痕制住。
月无痕从守卫身上摸出钥匙,迅速打开水门铁锁,对着陶雨艺藏身之处打了个手势。陶雨艺会意,立刻潜入水中,两人一前一后,如同两道影子,悄无声息地穿过了水门,进入了临安城内。
城内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气氛压抑。两人不敢走大道,专挑阴暗的小巷穿行,凭借着高超的轻功和对地形的熟悉(陶雨艺幼时曾在临安居住),避开了数波巡逻队,终于来到了位于城西的钱慈药房附近。
药房所在的街道看似平静,但月无痕锐利的目光立刻发现了隐藏在暗处的几道气息。对面茶馆二楼窗口,斜对着药房后门的一个角落,甚至不远处一个馄饨摊的老板,都透着一股不同于寻常百姓的精悍之气。
“果然被盯死了。”月无痕低语,“硬闯不行,必须让他们自己出来。”
他略一沉吟,对陶雨艺耳语几句。陶雨艺点头,悄然绕到街道另一头。
片刻之后,街道尽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和女子的惊呼声,伴随着瓷器破碎的声响。却是陶雨艺故意撞翻了一个更夫手中的灯笼,引燃了旁边堆放的一些杂物,引起了小范围的骚动。
这一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隐藏在暗处的几道气息明显波动了一下,注意力都被那小小的骚乱吸引过去。
就在这一刹那的松懈间,月无痕动了!他身形如鬼魅,几乎贴着墙角的阴影,在两个呼吸间便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钱慈药房的后门。他并未敲门,而是用手指在门板上以一种独特的节奏轻轻敲击了几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