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西征大顺,镇元子善举 (第2/2页)
金蝉子这只小小的蝴蝶,尚不知自己已成了风暴中心一个微妙的存在。
  
  他此刻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躲开这令人窒息的无形压力。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淳厚的声音,忽然在他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令人心安的力量:
  
  “小友,何故在此彷徨叹息?”
  
  金蝉子吓得浑身一颤,六翼猛地张开,瞬间跳出老远,警惕地回头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土黄色道袍、面容古朴祥和、手持拂尘的道人,不知何时已站在他方才所在的位置,正含笑看着他。
  
  道人周身气息与整片大地完美相融,深厚无比,却并无恶意,反而有种长辈般的温和。
  
  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子。
  
  他虽未现身见大军,但对于这个滞留在他道场附近、身负浓烈量劫气息却又透着纯净灵性的小辈,生出几分好奇与怜悯。
  
  金蝉子感受到镇元子身上那浩瀚却温和的地道圣威。
  
  比之前远远感知时更为清晰,心中敬畏更甚,连忙躬身行礼,声音都带着颤抖:
  
  “晚......晚辈金蝉子,见过镇元大仙!”
  
  “冒......冒昧打扰大仙清修,还望大仙恕罪!”
  
  镇元子微微一笑,拂尘轻摆:
  
  “无妨。”
  
  “观小友跟脚不凡,似为太古异种,灵光纯净,为何愁眉不展,更被这量劫煞气缠身?”
  
  金蝉子闻言,虽仍紧张,却也将自己莫名被师尊收入门下,又突然劫气缠身被迫下山的经历,断断续续地说了一遍。
  
  不过他话语中充满了委屈与迷茫。
  
  镇元子静静听着,眼中闪过推演之芒,片刻后,缓缓道:
  
  “原来如此。”
  
  “量劫之下,众生皆苦,小友亦是身不由己。”
  
  他看向金蝉子那清澈却惶恐的眼眸,沉吟片刻,道: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劫运缠身,固然凶险,却也是磨砺道心、明见本性的机缘。”
  
  “小友不必过于恐惧,紧守心中一点灵光不灭,顺其自然,或可见柳暗花明。”
  
  说着,他抬手一指,一点土黄色的灵光没入金蝉子眉心。
  
  “此乃一点大地安宁之意,可助你暂稳心神,抵御劫气侵扰。”
  
  “前路漫漫,好自为之。”
  
  金蝉子只觉一股温厚祥和的力量涌入元神,原本躁动不安的心绪竟奇迹般地平复了许多,周身那丝劫气也被暂时压制。
  
  他感激涕零,再次大礼参拜:
  
  “多谢大仙指点!多谢大仙恩德!”
  
  镇元子含笑颔首,身形缓缓淡去,消失不见。
  
  得了镇元子一丝点拨和助力,金蝉子心中惶恐稍减。
  
  虽前路依旧莫测,但总算不再像无头苍蝇般绝望。
  
  他望了一眼商军远去的方向,咬咬牙,再次振翅,远远跟了上去。
  
  只是这一次,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微弱的坚定。
  
  既然避不开,那便走下去吧!
  
  而此时,金鳌岛偏殿之中。
  
  孔宣缓缓收回铺展至西征之路的神识,眸中混沌之光流转,映照出五庄观外那短暂的一幕。
  
  镇元子对金蝉子那一点善意的点拨,并未在他心中激起太多波澜。
  
  “一个金蝉子罢了,身负劫运,却心性怯懦,难成大气。”
  
  “镇元子道友倒是慈悲。”
  
  他低声自语,语气平淡。
  
  量劫至此,西征大势已成。
  
  滚滚洪流之下,区区一个金蝉子,不过是随波逐流的浮萍,影响不了大局。
  
  真正决定洪荒未来的棋手,早已不在这个层面的棋盘之上。
  
  心念微动,一道神念已跨越千山万水,精准地落入远在花果山、正于水帘洞前演练神通的孙悟空心神之中。
  
  “悟空。”
  
  正将一根金箍棒舞得漫天光影、煞气腾腾的灵明石猴猛地一顿,金眸闪动,耳边响起孔宣那平静却不容置疑的声音。
  
  “前辈?”
  
  孙悟空挠了挠脸,收起架势。
  
  “西征路上,有一金蝉子,乃西方教弟子,与你有些缘法。”
  
  “你可前去寻他,二人结伴,跟随大军之后历练。”
  
  “大军煞气冲天,等闲邪祟不敢近前,正可护你二人周全。”
  
  孔宣的声音不带丝毫情绪,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
  
  “此去无需争强好胜,静观其变,磨砺心性即可。”
  
  孙悟空眼珠转了转,虽不明白为何突然要他去找个什么金蝉子。
  
  但孔宣之命,他不敢违逆。
  
  更何况能离开花果山去更广阔天地闯荡,正合他好动的心性。
  
  “嘿嘿,俺老孙知道了!这就去寻那金蝉子耍耍!”
  
  孙悟空嬉笑一声,便已腾空而起,化作金光,直奔西征大军方向而去。
  
  安排完孙悟空,孔宣的目光再次投向西征之路。
  
  浩荡人道气运如金龙腾空,军威赫赫,沿途势力望风披靡。
  
  偶有小妖作乱,也被袁洪三者随手打发。
  
  一切顺利得近乎平淡。
  
  “有西征大军这煌煌之势在,此番量劫,人道已占先机。”
  
  “所谓劫难,不过是走个过场,涤荡些许沉疴罢了。”
  
  他心中明了,真正的胜负手,早已不在此处。
  
  最终的结局,还是要看那三十三天外,紫霄宫中。
  
  天道与鸿钧道祖那场无声却惊心动魄的吞噬与反噬之战。
  
  那才是决定洪荒未来格局的终极战场。
  
  然而,想到鸿钧与天道,孔宣不由得陷入沉思。
  
  二者僵持,互相消耗,看似为他与人道、地道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但这平衡能维持多久?
  
  鸿钧老谋深算,天道虽无独立意志,但其本能的抵抗与反扑亦不容小觑。
  
  这场对抗,绝非短时间内能见分晓。
  
  “十年?百年?千年?甚至......更久?”
  
  时间于圣人而言,虽然不是最紧要之物,但大势不等人。
  
  尤其是……他心中还牵挂着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