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重生姜子牙:开局封神系统 > 第 8 章:智对朝歌使,权衡赴险计

第 8 章:智对朝歌使,权衡赴险计

第 8 章:智对朝歌使,权衡赴险计 (第2/2页)

“多谢大夫通融。”姬昌与姜子牙对视一眼,心中松了口气。
  
  随后,恶来让人清点了银鱼干与丝绸,确认数量无误后,便催促姬昌启程。姬昌与闳夭、召公奭等人告别,叮嘱道:“本侯离开后,西岐就拜托诸位了。先生与南宫将军,也请多保重。”
  
  “西伯侯放心,臣等定守好西岐,等候您平安归来!”闳夭与召公奭拱手行礼,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车队缓缓驶离西岐都城,朝着朝歌的方向前进。恶来乘坐的马车在前,姬昌、姜子牙、南宫适与十名护卫乘坐的马车在后,中间是运送银鱼干与丝绸的货车。一路上,恶来的随从态度傲慢,对西岐的护卫呼来喝去,南宫适几次想发作,都被姜子牙用眼色制止。
  
  “将军稍安勿躁。”姜子牙低声说道,“此时不宜与恶来发生冲突,咱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西伯侯安全抵达朝歌,获取情报。这些小摩擦,不必放在心上。”
  
  南宫适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先生说得是,末将明白。”
  
  马车行驶到午后,停靠在一处驿站歇息。恶来借口“清点贡赋”,让人将银鱼干与丝绸搬到自己的房间,偷偷留下了一半,才让人重新装车。姜子牙通过“洞察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有声张——他知道,恶来的贪婪正是可以利用的弱点,若日后需要在商纣面前周旋,这便是恶来的把柄。
  
  傍晚时分,车队抵达一处渡口,需乘船渡过黄河才能继续前往朝歌。渡口旁的客栈里,挤满了前往朝歌的商人与使者。姜子牙借口“查看船只安全性”,独自走出客栈,来到黄河边。他激活“洞察术”,扫过渡口的人群,突然发现几名行踪诡异的男子——这些人身穿普通百姓的衣服,却有着军人的站姿,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着武器,且目光不时瞟向姬昌的马车。
  
  “系统,解析这几名男子的身份。”姜子牙在意识中说道。
  
  信息框迅速弹出:“目标:崇国间谍,受崇侯虎指使,跟踪西岐车队,任务:监视姬昌与姜子牙的动向,若有机会,制造‘意外’,嫁祸给山贼,阻止姬昌前往朝歌。当前状态:等待天黑后行动,计划在船上制造混乱,将姬昌推入黄河。”
  
  姜子牙心中一凛——崇侯虎果然与朝歌勾结,想趁机除掉姬昌,削弱西岐。他不动声色地返回客栈,找到南宫适,低声将情况告知:“将军,渡口有崇国间谍,计划今晚在船上制造混乱,对西伯侯不利。你即刻挑选五名精锐护卫,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暗中监视那几名间谍;另外五名护卫,加强对西伯侯马车的守卫,不得离开半步。”
  
  南宫适眼神一冷,低声应道:“末将明白!定让那些间谍有来无回!”
  
  当晚,车队登上渡船。渡船分为上下两层,恶来与他的随从住在上层,姬昌、姜子牙、南宫适与护卫住在下层。那几名崇国间谍也混在乘客中,登上了渡船。
  
  夜色渐深,黄河水面波涛汹涌,渡船在水中颠簸摇晃。突然,下层船舱传来一阵惊呼——一名乘客“不慎”将油灯打翻,火焰瞬间蔓延开来,浓烟滚滚。
  
  “着火了!快救火!”间谍们趁机大喊,试图制造混乱,冲向姬昌的房间。
  
  就在此时,南宫适率领护卫冲了出来,手中刀光一闪,瞬间制服了两名试图靠近的间谍。“尔等竟敢在船上纵火,图谋不轨,找死!”南宫适怒喝一声,护卫们迅速行动,将剩余的间谍全部包围。
  
  恶来被吵醒,从上层船舱下来,看到混乱的场景与被制服的间谍,顿时大怒:“怎么回事?谁敢在本大夫的船上闹事?”
  
  姜子牙上前一步,说道:“大夫息怒。这些人是崇国的间谍,想趁乱对西伯侯不利,还好南宫将军及时发现,才未酿成大祸。看来崇侯虎是不想让西伯侯顺利抵达朝歌,想借此挑起西岐与朝歌的矛盾啊。”
  
  恶来心中一惊——崇侯虎与他素有勾结,曾多次贿赂他,让他在商纣面前美言。如今崇国间谍在他的船上闹事,若被商纣知晓,他也难逃干系。“竟敢是崇国的人!”恶来故作愤怒,说道,“将这些间谍全部关押起来,抵达朝歌后,本大夫要亲自向大王禀报,让大王治崇侯虎的罪!”
  
  他心中却暗自盘算——此事绝不能让商纣知晓,待抵达朝歌后,需尽快与崇侯虎联系,让他想办法摆平。
  
  一场危机被顺利化解,姬昌对姜子牙的智谋与南宫适的武力更加信任。渡船继续在黄河上行驶,夜色中,姜子牙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思绪万千——朝歌的危机远未结束,商纣的猜忌、费仲尤浑的贪婪、崇侯虎的阴谋,都在等着他们。但他知道,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做好万全准备,定能带着姬昌平安返回西岐,为封神大业扫清又一个障碍。
  
  三日后,车队终于抵达朝歌。朝歌都城比西岐更为繁华,却也透着一股奢靡与压抑——街道两旁的建筑金碧辉煌,却有不少百姓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王宫方向传来丝竹之声,与百姓的哀嚎形成鲜明对比。
  
  商纣并未立即召见姬昌,而是让恶来将他们安置在城外的驿馆中,美其名曰“让西伯侯歇息几日”,实则是想继续观察。姜子牙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与姬昌、南宫适在驿馆中商议:“侯,接下来几日,恶来定会试探咱们的态度,费仲与尤浑也可能前来勒索财物。咱们需‘表面顺从,暗中戒备’,先满足他们的部分要求,麻痹他们,同时让情报员尽快收集朝歌的核心情报,为面见商纣做准备。”
  
  姬昌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本侯一切听从先生的安排。”
  
  果不其然,次日清晨,费仲便带着随从来到驿馆。他身着华丽的锦袍,脸上堆满虚伪的笑容,一见到姬昌,便拱手说道:“西伯侯远道而来,辛苦了!大王近日忙于处理东夷叛乱,暂无暇召见,托老夫前来探望。”
  
  姜子牙通过“洞察术”扫过费仲,信息框显示:“费仲,修为凡人境中期,商纣宠臣,贪婪狡诈,掌控朝歌部分兵权,此次前来是为了勒索财物,同时试探西岐新政的虚实。当前需求:获取西岐的珍稀特产与金银珠宝。”
  
  姜子牙心中有数,上前说道:“多谢费大夫关怀。西伯侯一路劳顿,却也为大王带来了西岐的特产——除了之前的银鱼干与丝绸,还有五十斤渭水珍珠与十颗罕见的夜明珠,今日便请费大夫转交大王,以表西伯侯对大王的忠心。”
  
  费仲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却故作推辞:“西伯侯太客气了,这些礼物老夫怎好代收?还是等西伯侯面见大王时,亲自献上吧。”
  
  “费大夫是大王的亲信,由您转交,更能体现西伯侯的诚意。”姜子牙笑着说道,“另外,西伯侯知道费大夫喜欢收集古玩,特意带来了一件上古时期的青铜鼎,虽不名贵,却也算是稀世珍品,还请费大夫笑纳。”
  
  说着,他让人抬出一尊青铜鼎——这是他在西岐时,特意让张铁匠仿制的,外表古朴,却并非真品,正好用来应付费仲。
  
  费仲见到青铜鼎,眼睛都直了,连忙说道:“西伯侯如此厚爱,老夫便却之不恭了。请西伯侯放心,老夫定会在大王面前为西伯侯美言,让大王尽快召见您。”
  
  送走费仲后,姬昌松了口气:“先生果然高明,几句话便让费仲满意而归。”
  
  姜子牙却面色凝重:“费仲只是小角色,真正难对付的是商纣与尤浑。接下来几日,咱们需更加谨慎,等待面见商纣的机会。同时,让南宫将军加强驿馆的守卫,防止崇国或其他势力再次派人来捣乱。”
  
  接下来的几日,姜子牙一边让情报员收集朝歌情报,一边与姬昌模拟面见商纣时的场景,准备应对商纣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贡赋增加、出兵东夷、西岐新政等。情报员传回的消息显示:商纣因东夷叛乱屡战屡败,心情烦躁,对诸侯的态度更加苛刻;尤浑与崇侯虎暗中勾结,计划在商纣面前诋毁姬昌,建议软禁西伯侯;东夷叛军已逼近朝歌东部的重镇,商纣急需兵力支援,却无人可用。
  
  “看来商纣此次召见侯,主要是想让西岐出兵协助镇压东夷。”姜子牙分析道,“这既是危机,也是机会。咱们可答应出兵,但需提出条件——减少未来三年的贡赋,同时要求朝歌提供部分武器支援,这样既能暂时满足商纣的需求,又能为西岐争取利益。”
  
  姬昌点头说道:“先生考虑周全。只要能安全返回西岐,付出一些代价也值得。”
  
  第五日,商纣终于下令召见姬昌。在恶来的带领下,姬昌、姜子牙与南宫适前往王宫。朝歌王宫比西岐王宫更为宏伟,却也透着一股阴森——宫殿两旁的柱子上,挂着不少反对商纣的大臣的头颅,警示着前来觐见的诸侯。
  
  商纣坐在王座上,身材魁梧,却面色憔悴,眼中布满血丝,显然是因东夷叛乱与酒色过度所致。他扫过姬昌,语气冰冷地说道:“姬昌,你可知罪?”
  
  姬昌心中一紧,连忙拱手说道:“臣不知,请大王明示。”
  
  “你西岐近年来推行新政,招兵买马,难道不是想图谋不轨?”商纣怒视着姬昌,“还有,东夷叛乱,本王多次下令让诸侯出兵支援,你西岐却迟迟不动,不是抗命是什么?”
  
  尤浑立即附和道:“大王所言极是!西伯侯心怀不轨,若不加以惩戒,恐其他诸侯效仿,危及朝歌安危!臣建议,将西伯侯软禁在朝歌,待西岐出兵平定东夷后,再释放回国!”
  
  姜子牙上前一步,从容说道:“大王息怒,尤大夫此言差矣!西岐推行新政,并非图谋不轨,而是为了提升农耕产量,让百姓安居乐业,为大王缴纳更多贡赋。至于东夷叛乱,西岐并非不愿出兵,而是因之前黑风寨山贼作乱,需先平定内乱,保障边境安全,才能安心出兵。如今山贼已灭,西岐已准备好出兵支援,只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商纣的反应。商纣果然上钩,问道:“只是什么?有话直说!”
  
  “只是西岐兵力有限,武器也多有老旧,若想协助大王平定东夷,还需大王支援——一是减少西岐未来三年的贡赋,让西岐有足够的粮食供养士兵;二是提供五百柄青铜剑,提升西岐士兵的战斗力。只要大王答应这两个条件,西岐愿出兵三千,由南宫适将军率领,即刻前往东夷支援!”姜子牙说道。
  
  商纣犹豫起来——东夷叛乱紧急,若西岐能出兵三千,无疑是雪中送炭。减少贡赋与提供青铜剑虽会让朝歌损失一些利益,但相比东夷叛乱的威胁,微不足道。
  
  费仲见状,连忙说道:“大王,西伯侯既然有出兵的诚意,不如就答应他的条件。待平定东夷后,再慢慢计较贡赋之事也不迟。”
  
  商纣沉吟片刻,说道:“好!本王答应你的条件!三日之内,西岐出兵三千前往东夷;本王也会让人准备五百柄青铜剑,随西岐军队一同出发。若西岐敢中途反悔,本王定将你西岐夷为平地!”
  
  “臣遵令!谢大王恩典!”姬昌与姜子牙齐声说道,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
  
  面见结束后,姬昌与姜子牙、南宫适迅速返回驿馆,安排出兵事宜。南宫适立即派人返回西岐,通知闳夭与召公奭调派三千士兵,前往东夷边境集合;姜子牙则与情报员联系,确认青铜剑的交接时间与地点,同时收集东夷叛军的最新动向,为南宫适出兵提供情报支持。
  
  三日后,西岐士兵如期抵达朝歌城外,与南宫适汇合。商纣也派人送来五百柄青铜剑——虽多有瑕疵,却也比西岐当前的改良铁剑锋利不少。南宫适率领士兵,浩浩荡荡地前往东夷;姬昌与姜子牙则以“等待士兵出征消息”为由,请求商纣允许他们返回西岐,商纣因东夷战事紧急,无暇多顾,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当姬昌与姜子牙的车队驶离朝歌都城时,两人都松了口气。此次朝歌之行,虽历经艰险,却也达成了目标——姬昌安全返回,西岐获得了减少贡赋与青铜剑的利益,还摸清了朝歌的虚实与东夷叛乱的进展。
  
  “先生,此次能平安返回,全靠先生的智谋。”姬昌感慨地说道,“若不是先生,本侯恐怕早已被软禁在朝歌,西岐也会陷入混乱。”
  
  姜子牙笑着说道:“侯过誉了。这不仅是在下的功劳,更是西岐上下团结一致的结果。闳夭太宰、召公少傅坚守西岐,南宫将军勇猛护主,情报员及时传递消息,缺一不可。接下来,咱们需重点关注东夷战事,同时加快青铜武器研发与农耕推广,为西岐的下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车队沿着黄河岸边行驶,朝着西岐的方向前进。阳光洒在车身上,映出两人坚定的身影。朝歌的危机虽已暂时化解,但姜子牙知道,这只是封神大业中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联合诸侯、对抗朝歌、平定叛乱……每一步都充满荆棘,但只要坚守“为百姓谋太平”的初心,定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最终实现“直钩钓天下”的宏图壮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