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重生姜子牙:开局封神系统 > 第 18 章:三清解纷争,封神定天下

第 18 章:三清解纷争,封神定天下

第 18 章:三清解纷争,封神定天下 (第2/2页)

他握着毛笔的手紧了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有不甘,有委屈,有愤怒,却又深知自己无法抵抗。三清乃天道代表,他们的决定便是天道意志,自己不过是这场封神大业中的一枚棋子,棋子怎可质疑棋手的布局?姜子牙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笔尖落下,在最后一处空缺填上了一位诸侯将领的名字,随后收起毛笔,对着三清躬身行礼:“封神榜已填完,恭请三位教主查验。”
  
  老子缓缓睁开眼,扫了一眼封神榜,点头道:“甚好,符合天道意志。”元始天尊也说道:“姜子牙,你主持封神大典有功,虽未上榜,却也当得天下敬仰。”通天教主则淡淡瞥了他一眼,未发一言。姜子牙垂着头,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只是那声音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能感受到台下诸侯与百姓投来的敬佩目光,却觉得那些目光如针一般,刺得他心口发疼。他悄悄握紧了手中的直钩鱼竿,“封神之力”在体内躁动,却又被他强行压制——他无法抵抗三清的安排,只能将这份复杂的心绪埋在心底,如同埋下一颗种子,等待着未来某一天或许会生根发芽。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姬发带着几名士兵,快马加鞭地赶到封神大典现场。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姜子牙面前,递上一份密信,语气急促:“先生,百越之地传来消息,商纣与申公豹不甘失败,煽动百越部落叛乱,想要趁机偷袭朝歌!”
  
  姜子牙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一遍,强压下心中的情绪,恢复了往日的镇定。通天教主见状,说道:“姜子牙,商纣与申公豹助纣为虐,屡教不改,本教主愿派截教弟子,协助你平定叛乱,斩杀二人,以绝后患!”
  
  太乙真人与云中子也纷纷表示愿意前往:“我等也愿前往,协助平定叛乱!”
  
  姜子牙点点头,说道:“多谢三位教主与各位道友。姬发,你立即率领五千士兵,携带青铜连弩,前往百越之地支援;太乙真人、云中子与截教弟子,跟随姬发一同前往,用法术协助作战,务必平定叛乱,斩杀商纣与申公豹!”他刻意提高了声音,试图用忙碌来掩盖心中的失落,只是握着密信的指尖,仍泄露了他未平的心绪。
  
  姬发与太乙真人等人领命,立即率军出发。老子、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则留在封神台,继续监督封神大典的后续事宜。姜子牙站在封神台上,望着远方军队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还要继续扮演好“天下军师”的角色,为周室江山、为天下苍生保驾护航,至于那未获封神的遗憾与不甘,只能暂时深埋心底。
  
  三日后,姬发与太乙真人等人传回捷报——商纣与申公豹煽动的百越部落叛乱,已被成功平定。商纣在战斗中被哪吒用火尖枪斩杀,申公豹则被通天教主亲自出手擒获,押回朝歌,等待发落。
  
  消息传回朝歌,百姓们再次欢呼雀跃,纷纷走上街头,庆祝彻底平定战乱,天下真正实现统一。姜子牙下令,将申公豹押到封神台前,当着诸侯与百姓的面,宣布申公豹的罪行:“申公豹,助纣为虐,煽动叛乱,阻碍封神大业,罪大恶极,本应斩杀,但念在你曾是截教弟子,饶你一命,贬为‘饕餮神’,永世镇守北海,不得离开!”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早已将个人情绪抛诸脑后,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宣布判决的那一刻,心中那枚种子又悄然动了一下——同为棋子,申公豹落得如此下场,自己虽得以善终,却也不过是三清布局中的例外罢了。
  
  申公豹虽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反抗,只能接受惩罚,被士兵押往北海。
  
  封神大典圆满结束,老子、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站在封神台上,对着台下的诸侯与百姓说道:“封神大业已成,天下太平,今后吾等三清将共同护佑天下苍生,让周室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台下的诸侯与百姓纷纷跪拜,高呼:“多谢三位教主!多谢姜子牙先生!天下太平!”
  
  老子、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相视一笑,化作三道光芒,消失在天空中。姜子牙站在封神台上,望着台下欢呼的诸侯与百姓,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只是那笑容背后,藏着无人知晓的复杂心绪。他知道,封神大业的完成,不仅意味着天下统一,更意味着自己作为“棋子”的使命已暂告一段落,而心中那枚未获封神的种子,将伴随他走过往后的岁月。
  
  随后,姜子牙与姬昌、姬发一同前往朝歌王宫,商议天下治理之策。他们决定,在天下推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有功的诸侯与官员,让他们协助周室管理地方;同时,继续推广农耕技术与律法知识,在各地开设学堂,培养人才;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确保天下政令统一。
  
  诸侯们纷纷表示支持,各自返回封地,开始推行周室的政策。朝歌城内,百姓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农耕生产有序进行,学堂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
  
  姜子牙站在朝歌城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田野,手中紧握的直钩鱼竿传来阵阵“封神之力”,却再也无法让他心中平静。从磻溪村的垂钓翁,到封神大业的主持者,他经历了无数的战争与挑战,如今终于实现了天下太平的目标,却唯独落下了自己。他轻轻抚摸着鱼竿,心中默念:三清布局,天道难违,只是这未获封神的遗憾,何时才能释怀?
  
  姬发走到姜子牙身边,递上一杯酒,笑着说道:“先生,天下终于太平了,您也该好好休息了。父王已决定,封您为‘太师’,赐您齐地作为封地,让您安享晚年。”
  
  姜子牙接过酒杯,望着远方,笑着说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便是我最大的心愿。齐地的封地我可以接受,但太师之位就不必了。今后,我愿留在磻溪村,继续垂钓,看着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便已足矣。”他嘴上说得洒脱,心中却清楚,回到磻溪村,不过是想找一个清静之地,安放心中那枚躁动的种子。
  
  姬发深知姜子牙的性格,不再强求,只是点点头,说道:“先生若有任何需要,随时可派人前往朝歌,周室定会全力相助。”
  
  姜子牙点点头,与姬发一同举杯,望着朝歌城的繁荣景象,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液入喉,辛辣的滋味却压不住心中的苦涩,那枚未获封神的种子,在酒精的刺激下,又悄然生长了几分。
  
  数年后,周室的统治日益稳固,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农耕技术与律法知识在各地广泛推广,学堂遍布天下,人才辈出。齐地在姜子牙的治理下,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百姓们纷纷感念姜子牙的功绩,为他修建了祠堂,供奉他的画像,享受万年香火。只是每当百姓们称颂他“未封神却胜似神”时,姜子牙总会望着祠堂外的天空,眼神复杂——百姓的敬仰虽能慰藉他的心,却始终无法填补那未获封神的空缺。
  
  而在磻溪村的渭水之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河边垂钓,手中的直钩鱼竿依旧,只是周身的祥和气息中,偶尔会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过往的百姓认出他是姜子牙,纷纷上前问候,姜子牙总是笑着回应,偶尔还会向百姓们传授农耕技术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只是在无人之时,他会握着鱼竿,凝视着渭水的波光,心中那枚多年前埋下的种子,仍在悄然生长——他不知道这颗种子未来会带来什么,或许是永远的遗憾,或许是某一天的顿悟,但他知道,这颗种子将伴随他直至生命的尽头。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渭水之上,波光粼粼。姜子牙收起鱼竿,望着远方的炊烟,心中默念:“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只是我姜子牙,终究还是错过了封神之路啊……”
  
  封神大业的完成,不仅结束了商纣的暴政,建立了周室的统治,更调和了三教矛盾,确立了天下秩序。从此,天下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乱,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三教和谐共处,共同护佑天下苍生,开启了一个长达数百年的太平盛世。只是在这太平盛世之下,有一位白发老者,仍在渭水之畔,守着一根直钩鱼竿,与心中那枚未获封神的种子,共度岁月悠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