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残页溯前因 (第2/2页)
她长剑瞬间出鞘,凛冽的剑光照亮了周围狰狞的妖物面孔。“它们灵智低下,但数量众多,悍不畏死,被本能驱使,处理起来颇为麻烦。”
李玄微也握紧了青铜短剑,虽然知道作用有限,但依旧摆出了防御姿态。他注意到,这些妖物似乎对山谷中央那块刚刚平息下来的“山魄石”有所忌惮,不敢过于靠近,只是在外围不断聚集,发出威胁的低吼。
“不能被困在这里!”清漪当机立断,“它们只会越聚越多!跟我冲出去!”
话音未落,她已化作一道白色惊鸿,剑光展开,如同莲花绽放,瞬间将前方扑来的几头妖狼斩为两段!腥臭的血液和破碎的肢体四处飞溅。
李玄微紧随其后,将导引之术催发到极致,身形灵动,避开尸鬼的利爪,手中青铜短剑偶尔刺出,虽难以对妖物造成致命伤,却也凭借其微弱的破邪灵性,逼退近身的威胁。
清漪的剑法精妙绝伦,每一剑都蕴含着净化邪祟的浩然之气,所过之处,妖物纷纷溃散。但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杀之不尽。空中那些妖枭也不断俯冲,喷吐着带有腐蚀性的黑气,干扰两人的行动。
战斗异常激烈,清漪虽强,但要护住李玄微这个“拖累”,不免有些束手束脚。很快,两人的衣袍上都沾染了污血,清漪的呼吸也略微急促起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玄微心中焦急,目光扫过战场,忽然,他看到了那块静静矗立的“山魄石”。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
“清漪姑娘!靠近那块青石!”他大喊一声。
清漪虽不明所以,但基于信任,剑光一转,强行在妖物群中杀开一条血路,向山谷中央的青石靠拢。
李玄微一边紧随,一边从怀中快速取出那卷《西游后录》。他记得,这卷残书曾与嵩山“律壁”共鸣,也曾安抚华山石像灵念,其上蕴含的“正道”与“契约”精神,或许对这些被负面气息吸引的“秽物”有奇效!
他并非将其掷出,而是快速翻到记载玄奘法师言论的那几页,将其展开,高高举起,同时运转体内那点微末的气息,朗声诵念:
“经者,舟也;渡者,人也。若众生永恃舟楫,不思泅渡,则舟反为累……彼岸在己心,非在西天!”
他的声音在灌注了微弱气息和全部精神的情况下,竟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在山谷中回荡。《西游后录》残卷在他手中散发出温和而坚定的白色光晕,那光晕并不强烈,却仿佛带着抚慰与净化的力量,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
奇迹发生了!
那些疯狂扑击的妖物,在被这白色光晕扫过的瞬间,动作明显一滞,猩红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与挣扎,它们身上那浓郁的污秽气息,似乎被这纯粹的正道意念稍稍驱散了一丝!虽然很快又被本能淹没,但攻势明显缓了一瞬!
就是这一瞬!
清漪抓住机会,剑势猛然暴涨,如同银河倒泻,凌厉无匹的剑罡呈扇形横扫而出!
“噗噗噗——!”
围拢在最前方的数十头妖物瞬间被剑气绞碎!清出了一片短暂的空白地带!
“走!”
清漪低喝一声,一把抓住李玄微的手臂,身法施展到极致,如同两道轻烟,趁着妖物攻势受挫、尚未重新合围的间隙,闪电般冲出了山谷,没入漆黑的密林之中。
身后,妖物们失去目标,发出不甘的咆哮,但在那《西游后录》残留的温和光晕和“山魄石”的隐隐威慑下,终究没有追出太远。
密林深处,两人停下脚步,微微喘息。清漪看向李玄微手中的残卷,眼中异彩连连。
“没想到,它还有此等妙用。”
李玄微小心地收好残卷,心有余悸:“看来,探寻真相的路上,我们不仅要面对逆天盟,还要提防这些被隐秘气息吸引而来的‘秽物’。”
清漪望向峨眉山的方向,神色坚定:“前路艰险,更需前行。生死簿残页已现,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峨眉,那里的线索,或许更为关键。”
夜色深沉,林影重重。两人稍作调息,辨明方向,再次隐入黑暗,向着蜀中深处,亦是向着更深的谜团,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