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今日得脱樊笼去 (第1/2页)
李秋辰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河边,浑身湿透,包裹也被冲散,金银细软洒落一地。
从太叔公家里偷出来的几枚丹药全都泡成了药汤,就连那本修炼功法也都湿透了。
只能用狼狈不堪来形容。
但李秋辰却没有抱怨,一屁股坐到河边的石头上,放声大笑。
终于逃出来了!
从打记事起,他便生活在村里,或者说,生活在那个猪圈里面。
知道的越多,也就越压抑。
如今终于逃脱樊笼,恢复自由,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在他看来都很值得。
关老板和洪阳不知所踪,想必是被河水冲到了别的地方。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至少蝲蛄精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最后被冲散是它的能力问题,不是妖品问题。
只可惜了樱草,没能逃出来。
李秋辰也没想到,太叔公会如此丧心病狂,对自己的嫡亲血脉下手。等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
深山老林之中固然危险重重,但不管怎么说也比松林村那个猪圈的环境要好。
至少,他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修炼,而不必担心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从自己身体里生长出来……
恢复好状态之后,李秋辰就开始收拾起自己的家当。
除了从太叔公家里卷出来的这些东西,他身上连根毛都没有,而且也已经很久没吃饭了。
荒野求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幸好天无绝人之路。
李秋辰晾晒书籍的时候注意到,那几颗被水泡烂的丹药,把河里的鱼都吸引了过来。有些鱼甚至飞扑上岸,争先恐后地大口吞吃流淌出去的药液。
他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徒手抓了七八条一尺多长的肥鱼,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丹药残渣重新收好。
虽然看起来人是不能吃了,但钓鱼效果还是蛮不错的,自己接下来在山里这段时间,恐怕就要靠它们来搞定食物的问题。
升起火堆,一边烤鱼一边烘干自己的衣服——经过这一遭,自己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要不是天气暖和,说不定晚上会冻死在山里。
李秋辰坐在火堆边整理起自己的收获。
太叔公家的金银珠宝很多,他却只拿了几锭银子,其他的都没多拿。
一是为了减轻重量方便跑路。二是出于谨慎。
有句老话叫做“小儿抱赤金行于闹市”,这句话主要是用来形容一个傻叉。
黄金固然贵重,可自己现在连一点自保之力都没有,不仅是消费不出去,还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包裹里的银子在河中遗散了一部分,现在只剩下二十两散碎银子,说多不多,说少其实也不少。
真正最有价值的,其实还是他从老桃树那里抢来的树芯。
这完全是虎口拔牙式的赌博行为,但如果不是为了这东西的话,李秋辰也不可能将关老板和蝲蛄精拉上自己的贼船。
他拿到的这块树芯差不多能有两三斤的分量,洁白软嫩如同新笋,隐约透出一股奇异的桃花香气。只是闻一闻,就感觉自己身体积累的伤痛和疲劳一扫而空。
这是一味上等的药材,可以像蝲蛄精一样生啃,也可以像关老板一样拿回去入药。又或者以后遇到识货之人,说不定还能卖上个好价钱。
总而言之好处多多。
填饱了肚子,李秋辰拿起晾晒到半干的《景云子》,翻开皱皱巴巴的书页。
这书泡过水,已然是无法再长期保存了。
不过好在里面讲述的便是李家独门传承的瞳术,修炼之后最差也能获得一项过目不忘的神通,可以把书中的内容全部默记下来。
穿越重生至此方世界多年,终于摆脱枷锁可以正式踏上修行之路,李秋辰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动。
《景云子》并非是单纯的修炼功法,实际上是李家先祖李景云写的一本自传。
李景云少年时家道中落,但自幼聪慧,凭借天赋与努力考入北境四大书院当中的北海书院。之后云游四方,镇守石龙河百年,依旧未能突破金丹境界孕育元婴。
不过在这期间,偶遇药师显现神迹,领悟长生大道。
药师……
李秋辰现在看到这个词就有点敏感。
李景云在书中对于“药师”进行了很长篇幅的讲解。
所谓药师,本质上就是长生大道。
修仙,修的也是长生,但与药师的长生又有所不同。
修仙长生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逍遥自由。而药师长生的重点就在于长生。
药师眼中的“生命”高于一切,认为众生之苦,根源在于死亡,唯有长生能得解脱。
这个“生命”可以是自己的生命,也可以是别人的生命。
药师大道本无正邪善恶之分,你可以独善其身,也可以普渡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