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这个家里全靠我 (第1/2页)
想要进县塾求学,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就可以。
第一,有官府登记造册的户籍证明。
第二,有户籍所在地主管的推荐信。
第三,交得起学费。
这条件说简单确实简单,但对于李秋辰来说却是个大难题。
他是个黑户。
松林村压根就不在官府的户籍簿上。
推荐信倒好说。
所在地主管,比方说青石台这里,就可以找镇长,或者赵员外,或者有名望的乡贤都可以。这封信的意义主要就是证明你在当地品性纯良,没做过坏事,祖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学费,看似简单,实则是条隐性的门槛。
县塾分为内院和外院,外院的学费一年十两银子。
听着有点小贵,一般人家未必能拿得出来。
但反过来说,你家里要是连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的话,就没必要送孩子去读书了,下地干活老实谋生吧。
也有更便宜的地方,你可以不去县塾。
就连常八爷小时候都念过两天书,后来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果断辍学。
内院的学费,是外院的十倍,一年一百两银子。
就这还只是学费,不包括进入内院读书的其他花销。
如果你要以为花钱就能进内院,那你还是天真了。
进内院需要考试。
每年开春,县塾会举办童子试,考四门基础功课。
不是说学逗唱。
你要是连这四门基础功课都没学明白的话,就算进内院也听不懂里面的课程,纯属浪费人生。
李秋辰心说完犊子了,我从小到大看过的最厚的一本书,就是他们手里那本《苍山剑侠传》。
纯爽文,熬夜看完的。
你让我从现在开始学那四门基础功课,我也得有教材才行啊!
青石台卖什么的都有,大集上甚至能看到来自南方的土产。
但就是没有书。
准确来说,没有正经书,书店里除了儿童启蒙教材之外,基本上都是《苍山剑侠传》之流。
但不学又不行。
因为只有内院,才会教导真正的修行功法。
李秋辰心中十分惆怅。
门路确实是摸清楚了,但是怎么混进去呢?
关于合法身份的问题,他已经在青石台做了不少的铺垫准备。
人都是健忘且盲目的,在没有利害关系的前提下,谁会在意镇上多一个人少一个人?
钱也不是问题,李秋辰不缺钱,只是暂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把自己身上的钱财洗白上岸。
钱少是烦恼,钱多也是烦恼,这个度不好把握。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掌握那四门基础功课。
王素和杜迁很明显不是教书育人的料子,他俩能把自己现在手头上的功课整明白就不错了。
但可以考虑走他们俩的关系,去县城里转一转,看能不能找到学习上进的机会。
想要借他们俩的力,又不引起他们俩的怀疑……一个穷小子突然说要进县塾内院,还能掏得起天价学费,这事儿谁听了不觉得蹊跷?
不稳。
李秋辰想的很多,但王素和杜迁俩人想的就没那么多了。
“放弃吧!”
当听到这句话从王素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李秋辰只感觉自己大脑皮层的褶皱都舒展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