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消失的少林 > 第二章 云涌

第二章 云涌

第二章 云涌 (第1/2页)

晨钟撞碎薄雾时,少林七十二峰正吞吐着最后几缕夜色。
  
  达摩洞前,千年银杏的落叶打着旋儿坠向寒潭,激起涟漪惊醒了沉睡的青鲤——这方天地素来清寂,此刻却被山下潮水般的声浪搅动。
  
  “真人,我们终于到了。“云麓宫弟子攥紧腰间卦囊,眼角余光瞥向自家宫主——天衍真人驻足山道中央,道袍被山风掀起,露出袖口的纹路。十六日前,他们从云贵天坑启程来到少林寺,出发前八位宫主以奇门遁甲之术推演过卦象六十四次,次次皆凶,但天衍真人依然力排众议,执意前往。此时他们已到山脚下,十二位少年弟子并未知晓卦象,个个摩拳擦掌,唯独这位云麓宫首席推演师紧锁眉头。
  
  这六十四卦虽皆为凶卦,但却在其中显现出一个百年难得的契机,天衍真人为了这个契机毅然决然的来到了这里。
  
  江湖中门派林立,其中八大门派各踞一方:东海玄渊派、巴蜀青霄派、中原伏牛山药王谷、岳麓山崩天涯上的断岳门,掌管天下漕运的寒江盟,云贵天坑中的云麓宫、西域黑莲教以及自称上古蛮族后裔的北疆九黎遗部。少林寺虽不在八大门派之中,但“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江湖无人不知,坐拥“七十二绝技“,每代高僧皆有通天彻地之能,江湖各派莫不敬畏。
  
  天衍真人抬手示意,十二名云麓宫弟子依序在青石阶前歇息。
  
  他们身着玄青缎面袍服,袖口暗绣六十四卦象,遇敌时,这袍服可整片撕下化作“卦符盾“,兼具防御与推演之能。
  
  山道上忽传来窸窣响动,江湖各路人士也陆续到达山下,只见一儒衫打扮的文士向前走来,目光扫过云麓宫众人,冷笑道:
  
  “好个'以天机惑众'的妖人!“
  
  两年前云麓宫最年轻宫主——归藏子,在科举考试前,便以六爻占卜之术断定试题泄露,果然同年的朝廷科举,舞弊案发,被抓被杀者不胜其数,然而考生们坚称“有妖术祸乱考场“,这一卦让万名学子三年苦读付之东流。
  
  天衍真人面对嘲讽并未答话,这几年里这种辱骂他已经习以为常。
  
  儒生见云麓宫一行人并未回应,便上前继续说道,“各位真人,听闻贵派有铁律「三不占」。”他收起折扇,扇头指向天衍真人,“不占朝廷气运、不占生死劫数、不占命中因果。”儒生每说一句,便用扇头敲一下空气,“敢问真人,那你们能占什么?占那学童口袋里藏没藏铜钱吗?”说完后,身后两人与其一起大笑起来。
  
  天衍真人身后十二名弟子顿时剑鸣出鞘,天衍真人双目微阖,但衣袖下的手指已悄然扣住腰间六爻铜钱。
  
  这人虽一身儒生打扮,但腰间羊脂玉佩映着日光泛起温润光晕,他身后两名侍从垂首而立,衣料俱是江南织造的高档云纹缎,不似一般人物。
  
  儒生不慌不忙从袖中抖落一封信件,在山风中飘成半阙诗韵:“考场里藏着龙气翻涌,铜铃中锁着命数纠葛——“他忽然斜身拦在天衍真人身前,继续悄声说道:“这几句话是真人您两年前呈给圣上的吧,好像就是在那年的科举考试前,真人,归藏子到底算出了什么?“
  
  话音未落,山道深处寒鸦突然惊飞,几声鸣叫掠过头顶。
  
  天衍真人猛然睁眼,瞳孔深处星河倒转,指尖凝气成霜,抵在儒生眉心三寸。
  
  儒生镇定自若并未躲闪,他直直的看向真人,见他半天不动手,便不慌不忙向后撤了半步,缓缓转过身去:“既然各位道长已受邀上山,就不该再多耽搁时间,请动身吧!”
  
  天衍真人收回了真气,吓退了动怒的众弟子,他看着儒生的背景逐渐走远,他对此人的身份已然知晓一二,虽不知其为何到此,但他知道此时决不能与此人起冲突,便唤众弟子继续向山上进发。
  
  远眺间,天衍真人目光扫过蜿蜒山道,各派弟子皆纷纷向山上走去,而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居然看到了黑莲教特有的玄铁鬼面——往日武林盛会绝不会邀请魔教参加,可今日为何会被少林寺邀请上山?
  
  一行人还未上山,怪事便接二连三的发生,他犹豫再三,还是在上山前拿出了太乙玉圭,这玉圭手掌大小,雕成一青面兽模样,是云麓宫始祖太乙真人所持之物,传给宫门历代首席推演师,到了他这里已是第六代。
  
  只见他用五指收拢,扣住玉圭兽首,此时玉圭变成了一个卦盘,青面兽的獠牙正抵住他掌心血脉,他将全身真气集于手掌处,冲破劳宫穴,血液顿时涌入玉圭,那些暗褐色的陈年血沁,突然像活过来般游走,只见血液在“巽“位裂开蛛网纹,血线攀至“离“位后又凝成朱砂,最后在“坎“位聚成黑珠。
  
  当最后一道血纹爬上兽目时,一道卦象也在真人眼前展开,随后他便踉跄的坐在了地上。
  
  众弟子急忙搀扶,他们看见真人的太阳穴暴起青筋,垂落的衣袖在石阶上拖出蜿蜒血色湿痕。
  
  这便是云麓宫中只有推演师才能习得的“寿元卦“——以精血为祭,损耗寿元为代价,方可窥得生死劫数。正因推演此卦会折损寿命,才会有“不占生死劫数“的铁律,但此次上山路上的种种不详,让他不得不破例而行。
  
  天衍真人将玉圭埋入山脚下,任其吸食山川灵气,化去残留卦气,他有预感,此宝物如果放于身旁,自己定无法返回云麓宫。
  
  他缓缓起身,拂去身上尘土,低声诵出卦象:“坎水吞离火,巽风震天纲。”
  
  “真人,这个卦象如何解释?”弟子们问道。
  
  天衍真人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示意众弟子继续赶路,他心中却在暗暗解卦:
  
  “巽为风兮蚀骨,震为雷兮无声,五行逆转,往生无路。“
  
  这是死卦。
  
  当走到半山腰时,弟子们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少林寺好大的谱!“一少年模样的弟子跺着阶前积水,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青袍,“英雄帖撒了满江湖,居然连个知客僧都没有。“
  
  山雾裹着檀香漫过石阶,年级稍大的弟子摩挲着剑柄上的缠绳,悄声说道:“小师弟你年纪尚小有所不知,这少林与前朝关系密切,自大雍建朝来,从未听闻少林与朝廷有过什么往来,自从十年前的那件事后,玄悲大师也已多年未露面了,在这些事情上有些怠慢,也在情理之中。”
  
  “十年前?什么事?”少年弟子好奇问道。
  
  天衍真人扭过头瞪了一眼,弟子们立刻不敢作声。
  
  可没过多久,少年还是没忍住好奇心问道,“师哥,药王谷那对白家仙子来吗?“青衣少年晃了晃腰间的卦囊,里面的六爻铜钱叮当作响,“听闻无垢仙子使的冰魄针能凝水成冰,无瑕仙子的流云拂袖能卷雾成刃,这次倒要瞧瞧是传言玄乎,还是真有天女临凡的气象。“
  
  弟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向山上走去,天衍真人并未搭话,小师弟天资卓越,生性活泼,虽不是他亲传弟子,但也怜爱有加,此次少林之行,小师弟执意请求前往,想要见见世面,天衍真人推脱不过便答应下来,虽然此次前往武林大会算得尽是凶卦,但他认为以自己的修为,护他周全不算难事。
  
  但他刚刚耗费寿元算出的卦象让他愈加不安,他看向小师弟那稚嫩脸庞,对于一切他都是那么的好奇,天衍真人五指扣住手腕,他需要尽快调理身体恢复元气,此行绝不能出意外。
  
  他望着渐近的山门铜钉,忽觉掌心发烫,刚才握过太乙玉圭的手,好像在暗示些什么。
  
  “止步。“天衍真人叫住了众弟子。
  
  少林寺如卧虎般盘踞在嵩山左肋,晨雾在断崖间织出七层素绡,在少林寺的左后方,有座小山静卧其间,它依托着巍峨的嵩山而起,此山名为少室山,是达摩洞所在之处,相传“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曾在此处潜心修行十九年,参透出了达摩功法。天衍真人静静地凝视着少室山,山间云雾袅袅,如梦如幻,他眉头微皱,微微阖上双眼,双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周身气息流转,片刻后,他的手指轻轻一动,卦象显现眼前。
  
  “待在此处。“天衍真人吩咐众弟子在少林寺门前等待,自己则身形一闪,如一阵清风般绕过少林寺,朝着少室山的方向掠去。
  
  通向少室山的路径不过半炷香路程,天衍真人足尖轻点,身形如鹰隼掠空,眨眼间便来到山下。山岚氤氲间,他忽地驻足——这方曾随师尊造访过的山林,此刻竟透着几分陌生的凛冽。当年天衍真人的师父与达摩洞僧人交手,不过五招便被震飞出去,这些回忆此刻在真人脑海中翻涌,与山间愈发浓重的白雾纠缠成团。
  
  少室山比记忆中更显孤峭,山体不过百丈方圆,却像块被天神随手抛掷的镇山玉,天衍真人置身于这片云雾之中,乳白雾霭竟凝成实质,他想起刚才在山门前算的卦象——“震宫雷动裂苍石,坎水逆流吞旌旗“,震宫位于东,也就是少室山方向,这卦显示东面有危险事态发生,可这里除了翻涌的云雾,分明空无一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