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寻药记:八宝琉璃井的千年冰片 (第1/2页)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沈砚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各种知识和技能。出租屋里的书越堆越高,笔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地上散落着打磨过的金属碎片、练废的丹药残渣,墙上贴满了穴位图、药性配伍表和符文图谱。他的生活简单而枯燥,除了修炼、学习、赚钱,几乎没有其他娱乐,但他的进步却是飞速的。
一个月的时间,在旁人看来或许转瞬即逝,但对沈砚而言,却是脱胎换骨的蜕变。他的炼丹术已经达到了一品巅峰高阶,炼出的丹药色泽均匀、灵气饱满,成功率高达八成以上;炼器术也突破到了一阶巅峰,虽然还不能炼制灵器,但已经能打磨出蕴含微弱灵气的器具,对灵器的辨识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算命术和看相术都提升到了三阶后期,只需看一眼,就能大致判断出对方的情况;人皇十三针更是练到了大成境界,十二针挥洒自如,灵气随针而动,离大圆满只有一步之遥。
这天,沈砚将固元脱凡丹的配方誊抄在泛黄的笔记本上,指尖反复摩挲着“风云子冰片”五个字。聚气境破境至筑基,此丹是关键,而这蛇怪千年精气凝结的冰片,更是配方的核心。他对着电脑屏幕翻遍了海城地方志、民间传说集,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直到“厝石山八宝琉璃井”几个字跳出来,才猛地停下动作。
他想起小时候听老家老人讲的故事:海城厝石山有一口千年古井,井底曾锁着一条兴风作浪的蛇怪,后来经高僧点化,蛇怪潜心修炼得道,号风云子大仙,为赎罪常吐冰片济世。当时只当是神话,如今对照配方,这传说中的冰片,竟正是他急需的主药。
“千年蛇精的精气凝结,还带着赎罪的纯净气息,刚好中和破境戾气。”沈砚喃喃自语,眼神亮了起来。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厝石山轮廓,心里已有了决断——实地考察,无论井底是否真有冰片,都要一试。
为了这次寻药,沈砚做足了准备。他的炼器术已达一阶巅峰,虽不能炼制灵器,却能打磨出蕴含微弱灵气的器具。前几日,他从城郊材料铺淘来精铁碎块,又网购了朱砂、犀角粉等辅助材料,在出租屋狭小的空间里忙活了三个通宵,终于炼出一把一阶次品长剑。剑身长三尺,剑身泛着淡淡的青芒,虽无灵智,却足以承载他的灵力,支撑御剑飞行。
想起上次御着扫帚在郊区低空飞了半公里,差点被晨练的大爷当成无人机拍摄,沈砚就一阵尴尬。“还好蓝星上没其他修仙者,不然这操作能被笑上百年。”他掂了掂手中的长剑,灵力缓缓注入,剑身微微震颤,发出细碎的嗡鸣,比那把扫帚靠谱多了。
次日凌晨,天还没亮,夜色像一块厚重的墨色绸缎笼罩着海城。沈砚换上便于行动的冲锋衣,将次品长剑别在腰间,又从一阶乾坤袋里取出几张“风行符”和“护体符”贴身藏好,悄无声息地走出了出租屋。
小区里静悄悄的,只有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偶尔有早起的环卫工人推着车经过。沈砚走到偏僻的巷口,左右张望确认无人,便握住剑柄,运转聚气境的灵力。淡青色的灵气顺着手臂涌入剑身,长剑瞬间挣脱束缚,悬浮在他身前半尺处。
他足尖一点地面,轻盈地跃上剑身。随着灵力催动,长剑化作一道青虹,冲天而起,冲破夜色,朝着厝石山的方向疾驰而去。沈砚如今的战力已达筑基大圆满高阶,御剑速度本就能达到1.2倍音速,他指尖一弹,一张“风行符”贴在剑身上,符纸瞬间燃烧,化作缕缕风属性灵气缠绕其上。
速度骤然提升,耳边的风声变得尖锐刺耳,下方的城市轮廓飞速向后倒退,房屋、道路、河流都成了模糊的光影。2.7倍音速的飞行速度,让原本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只用了不到十分钟便抵达目的地。
厝石山是海城的风景名胜区,此时尚未开园,山脚下的大门紧闭,晨雾弥漫,带着山间特有的湿润气息。沈砚操控着长剑,在半山腰一处隐蔽的树林里降落,收起飞剑,徒步朝着传说中八宝琉璃井的方向走去。
按照地方志的记载,八宝琉璃井位于厝石山南麓的靖安祠后侧。沈砚沿着布满青苔的石阶向上攀登,晨露打湿了他的裤脚,空气中混杂着草木的清香和泥土的腥味。靖安祠的山门紧闭,朱红色的门板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祠前的香炉里还残留着些许香灰。
绕过靖安祠,一口古井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便是八宝琉璃井,井口由八块青石板拼接而成,石板上雕刻着繁复的云纹,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清晰可辨。井口直径约有两米,深不见底,井壁爬满了藤蔓,隐隐能看到内壁镶嵌着一些晶莹剔透的琉璃碎片,在晨光的映照下,折射出微弱的光芒。
沈砚走到井边,探头向下望去,井底一片漆黑,只能听到隐约的水滴声,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寒意。他运转神识,朝着井底探去。筑基大圆满的神识范围可达百米,可当神识触及井底下方时,却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挡住,无法深入。
“果然有阵法。”沈砚心中一凛,传说不假,这井底确实不简单。他蹲下身,指尖轻抚过井口的青石板,灵力顺着指尖渗入,仔细探查阵法的波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