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军工科技 > 四千二百二十八章 国防科技体系建设要三管齐下

四千二百二十八章 国防科技体系建设要三管齐下

四千二百二十八章 国防科技体系建设要三管齐下 (第1/2页)

“再比如‘生物能武器’。”吴浩的目光转向赵博士,“我们在极端环境微生物里发现,有些菌株能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高强度的生物电流,或者分泌具有强腐蚀性的酶。如果能对这些特性进行强化和控制,说不定能开发出针对特定目标的‘生物能弹药’,比如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生物电脉冲弹,或者分解装甲材料的生物酶制剂。”
  
  周院士抚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这个思路很大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技术的发展往往是‘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过程。不过,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你觉得这些未来装备发展的瓶颈会在哪里?”
  
  “瓶颈可能不在技术本身,而在‘系统融合’。”吴浩直言不讳,“单一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融入整个作战体系,也发挥不出作用。比如,你有了能量护盾,就得有相应的探测系统提前预警,有足够的能量供应系统支撑,有抗干扰系统防止被敌方瘫痪。这需要的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加强的。”
  
  会议室里短暂地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些关于未来的设想。汪良工推了推眼镜,打破了沉默,他的问题更偏向于宏观的国防建设。
  
  “吴总,周院士,张副总,刚才听了你们的讨论,我深受启发。”汪良工的语气很诚恳,“这些先进技术无疑会极大提升我们的国防实力,但国防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长远来看,我们该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支撑这些先进技术发展,又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国防科技体系?”
  
  这个问题像一张大网,将技术、作战、国家战略都网罗其中。吴浩沉思良久,觉得这个问题太大,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回答。
  
  “我觉得首先要夯实‘基础研究’这个地基。”吴浩语气郑重,“很多核心技术的突破,都源于几十年前的基础研究。比如我们现在用的钙钛矿光伏材料,其理论基础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固态物理研究。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技术应用,而不在基础研究上投入,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迟早会被别人卡脖子。”
  
  他举了个例子:“我们的极端环境生物实验室,每年都会拿出30%的经费,支持那些看似‘无用’的基础研究,比如极端微生物的基因测序、蛋白质结构解析。这些研究可能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到直接的应用价值,但它们是未来技术突破的‘火种’。”
  
  “其次,要打通‘产学研用’的链条。”吴浩继续说道,“实验室里的成果,不能只停留在论文里、专利上,要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生产力。我们和部队、军工企业的合作模式,就是一个尝试:部队提出需求,我们研发技术,企业负责量产,形成一个闭环。比如那个边防帐篷的降温材料,从实验室样品到推广到23个哨所,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张副总插了一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部队有需求,找企业,企业说技术不成熟;找科研院所,院所说没有量产能力。现在你们这个模式,把‘需求端’和‘供给端’直接连起来了,效率确实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