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二十一章 提前布局的新赛道 (第1/2页)
另一家摄像头模组厂商“锐眼科技”,正是“硅基瞭望塔”报导中提及的知情方之一。其总经理在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隐晦表示:“头部客户的订单波动很正常,但结合发布会取消,确实让人担忧。”
锐眼科技的应对更为务实:一方面主动联系浩宇的研发部门,表达愿意配合技术调整的意愿;另一方面加大对AI视觉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出适用于汽车电子和安防领域的模组产品,“就算浩宇减少消费电子订单,我们也要在新领域找到出路。”
国际供应链企业的应对则更为系统化。“灯塔半导体”作为全球知名的芯片供应商,其中国区总裁透露:“我们已经跟浩宇的采购部门沟通过,但对方只说‘战略调整’,没有具体说明。”
灯塔半导体随即启动了“双轨制”供应策略:既保留与浩宇的核心合作,又将产能向新能源汽车芯片和工业芯片倾斜,“消费电子的波动太大,必须提前布局更稳定的赛道。”
除了直接的竞争对手和供应商,科技行业的资本方、技术服务商等隐形玩家,也在这场风波中展开了暗线博弈。
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启航资本”长期关注科技赛道,其投资总监在内部投决会上表示:“浩宇发布会取消,本质是‘信号混乱’,但资本动作很清晰——向高增长领域转移。”
启航资本随即调整了投资布局,减少对消费电子初创公司的投入,转而加大对医疗AI和汽车电子领域的调研,“如果浩宇这样的头部玩家都在转向,说明这些赛道确实有机会,我们要提前布局潜力项目。”
技术服务公司“智联云科”则看到了新的商机。其CEO在朋友圈发文:“行业的不确定性,正是服务的机会点。”
公司迅速推出了“新品研发加速包”,针对消费电子企业提供技术诊断、供应链对接等服务,“不少中小厂商都想趁浩宇缺席抢市场,我们的服务能帮他们加快节奏,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甚至有行业协会悄悄牵头组织了闭门会议,邀请多家科技公司的高管参会,名义上是“探讨行业趋势”,实则是交流对浩宇缺席的判断。一位参会者透露:“大家都在交换情报,有人说浩宇在跟某国际巨头谈技术授权,有人说吴浩在国外治病,各种说法都有,但没人敢拍板。”
会议最终形成的共识是:无论浩宇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行业竞争的逻辑已经变了,“靠单一产品惊艳市场的时代过去了,跨界融合和长期技术投入才是关键。”
随着时间推移,浩宇科技的沉默让行业猜测愈发多元,但所有科技公司的应对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要么趁机抢占市场空白,要么提前筑牢技术壁垒,要么加速向新赛道转型。
这场未召开的发布会,意外成了检验行业韧性与前瞻性的试金石。
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言:“浩宇的缺席不是结束,而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开始,所有玩家都在这场暗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与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