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二十八章 征途才刚刚开始 (第1/2页)
电子信息产业联盟秘密会议上,秘书长罕见邀请浩宇代表。星链协议技术白皮书分发后,“极光智联”CEO突然起身:“浩宇的协议垄断核心接口,不符合行业公平原则!”吴浩平静回应:“星链协议90%的接口开源,我们愿意授权任何企业——除了试图用标准战遏制创新的公司。”会议最终决议:成立由浩宇牵头的物联网标准工作组。会后鸡尾酒会上,“硅基瞭望塔”记者听到某跨国企业高管低语:“总部下令,所有智能家居产品半年内必须兼容星链协议,否则踢出中国市场。”
发布会后第十天,吴浩飞赴瑞士看望术后康复的母亲。阿尔卑斯山脚下疗养院中,他看着母亲戴着浩宇手表在花园散步,手表显示的血氧饱和度让他安心。“儿子,你这会讲故事的手表,把隔壁老太太都羡慕坏了。”母亲笑着摘下手表,露出手腕疤痕,“但我更喜欢你做的提醒吃药的小机器人。”吴浩蹲下帮母亲调整表带,想起研发时为0.1毫米佩戴误差,团队熬了三个通宵。“技术的终极意义,是让人活得更好。”他对医疗AI负责人说,“把手表算法开放给三家发展中国家医院,利润不重要,救人最重要。”
当浩宇技术版图不断扩张,新的风暴在硅谷隐秘会议室酝酿。几家科技巨头CEO观看浩宇发布会全息录相,某巨头CTO推了推眼镜:“他们的AI芯片架构打破传统冯诺依曼瓶颈,更可怕的是星链协议,已形成正反馈生态。”最终,他们启动“奥林匹斯计划”,联合研发对抗星链的下一代物联网协议。浩宇总部战略会议室里,吴浩看着情报部门的分析报告,手指在“奥林匹斯计划”标题上停顿良久:“告诉研发团队,星链2.0研发预算再加50亿,我们要在他们拿出方案前,再筑一道技术高墙。”
深夜浩宇实验室,陈峰带领团队调试新一代AI芯片。当120TOPS算力稳定运行超12小时,压抑的欢呼声响彻实验室。吴浩走进来,看着跳动的数据流,忆起二十年前车库创业时连像样散热风扇都没有的日子。“这只是开始,”他对年轻工程师说,“真正挑战不是做出更强芯片,而是用技术让世界更公平。”他指着墙上世界地图,星链协议覆盖光点正快速蔓延,“三个月后,要让非洲孩子也能用上便宜的智能医疗手表,这才是浩宇存在的意义。”
三个月后,浩宇发布星链2.0协议,全球超200家企业申请加入生态,其中包括12家曾经的竞争对手。“星环数码”折迭屏手机销量暴跌40%,宣布成为星链协议深度合作伙伴;“云端智家”CEO在年度演讲中多次感谢浩宇“生态赋能”;“昆仑集团”车载AI系统用上浩宇芯片,股价反而上涨20%,只因投资者相信“搭上了浩宇的快车”。资本市场上,“磐石资本”因重仓浩宇获得巨额回报,投资总监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赌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重构时代的技术信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