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041章:石峡栽培稻作物遗址

第041章:石峡栽培稻作物遗址

第041章:石峡栽培稻作物遗址 (第2/2页)

几乎在外面浪了一周,把整个广州城逛了一圈后,苏亦返回省博的时候,已经多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广州城重大的文物现状调查报告。
  
  甚至,他一个人就把出版编辑的活都给包圆。
  
  封面字体是他用隶书写的艺术体,图片,除了照片,还有手绘建筑图,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文献引用。
  
  这一点,苏亦也是参考宿白先生的《白沙宋墓》,里面注释部分比正文还多。
  
  恰好,苏亦这段时间多多少少也翻看了不少文献,结合二十四史以及地方志,描述这些古建筑、古城墙、古寺庙、古遗址的前世今生,对于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
  
  在没有百度百科的时代,这些资料性的工作实在太重要了。
  
  当他把调查报告上交给杨式挺的时候,杨队长也惊讶不已。
  
  尤其是黄副馆长更是满意苏亦的调查报告,当场就特批了20块钱给当奖励。
  
  20块啊。
  
  巨额经费了。
  
  要知道他考上北大研究生,五邑教委也才给他批了100块的复试经费。
  
  五分之一的复试经费,真不少。
  
  要知道现在的肠粉,也才几分钱。
  
  够买好多碗肠粉。
  
  不过这是后话。
  
  苏亦完成调查报告之后,也要回归省博的日常工作之中。
  
  杨式挺这个他在省博实习的带教老师,也开始给他布置学习任务了。
  
  让他开始深入的了解石峡文化的材料,比如修复陶片,给陶片排队,然后选择某一个重要的方向继续研究。
  
  比如,除了陶器之外,还有史前玉器、琮、璧、钺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单独称为一个研究方向。
  
  虽然,苏亦还没有到省博之前,就已经多次听苏秉琦先生提起石峡文化。
  
  然而,石峡文化之所以被命名为石峡文化,主要还是跟石峡遗址的被发现有关。
  
  石峡遗址位于曲江县城西南2.5公里,马坝人洞穴遗址所在的狮头与狮尾两山之间的峡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并不大。
  
  所以苏秉琦先生才会说,石峡虽小,干系甚大。
  
  马坝地处粤北丘陵地带,遗址十里内外,群山环抱,中间是一片低平的农田。
  
  马坝河两岸及其附近分布着许多洞穴遗址和山岗遗址。
  
  这样一来,通过石峡梯田和田埂断面上发现的文化层以及不同时代的遗物,就可以初步确定这是一处文化遗址了。
  
  甚至不需要像象岗山发掘南越王墓那么麻烦跟曲折。
  
  石峡遗址是1972年发现的。
  
  1973年冬和1975年秋,由省文物考古训练班进行发掘。
  
  当时,广东前后举办了两次举办文物考古人员的培训班。对石峡遗址进行了试掘先期和发掘工作。
  
  不过,到了76年以后,主要是以省博还有曲江文化局的考古人员为主,继续对石峡遗址进行了长达8年的发掘和整理研究工作。
  
  所以石峡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而,当时杨式挺就是省博的文物工作队的负责人之一。
  
  到1976年底,已发掘1660平方米,发现了柱洞、灰坑、灶坑、陶窑等遗存,清理墓葬一百零八座、出土遗物约一千名件、为研究广东地区新时代的文化分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苏亦在接触石峡文化的出土文物资料之后,却选择了一个让杨式挺极为意外的研究方向——石峡栽培稻作物遗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