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144章:战国跟秦汉不分家

第144章:战国跟秦汉不分家

第144章:战国跟秦汉不分家 (第1/2页)

俞先生临时调整了他的课程。
  
  把苏亦这一天接下来的计划都给打乱了。
  
  但计划就是用来打乱的。
  
  人又不是机器,不可能一直都按照计划行事,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给计划一个弹性的机会。
  
  如果按照自己的计划,苏亦可以不来上这节课。
  
  毕竟他又不是本科生,战国秦汉考古,上不上都无所谓。
  
  然而,不行。
  
  上周因为古建保护协会的事情已经跟俞先生打过照面,对方都明确跟他说,下周必须要过来上他的课。
  
  文史楼就那么大的地方,苏亦想赖都赖不掉。
  
  宿先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放在上午,俞先生的战国秦汉考古则放在下午,然而,这两门却都是在文史楼一楼的阶梯教室上的。
  
  都是历史考古相关课程。朝代有着承先启后的关系。
  
  如果是历史专业,不按照历史朝代顺序来上课,同学们接受起来,会很有难度,然而,这个方面在考古专业就弱化了很多。
  
  毕竟历史考古研究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的连贯性。
  
  在断代考古方面,专题性更强一些。
  
  要说啥联系都没有,不可能。
  
  因为断代考古研究的东西,都是有历史传承性的,比如城址考古,手工业考古,丧葬考古这些研究方向都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对于课程的安排,理想状态应该是吕遵锷先生先上完旧石器时代考古,接着再轮到严文明先生上新石器时代考古,然后才是邹先生上的商周考古,再然后就是俞先生上的战国秦汉考古,最后才是宿先生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
  
  按照历史朝代顺序来上断代考古,应该是最理想的状态。
  
  然而,这根本就不现实。
  
  这样的培养速度太慢了。
  
  要是按照这种情况,旧石器时代考古先上完,再轮到其他课程,要等大三大四才才能完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前面的部分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此外,还不利于同学们的田野实习安排,因为大三同学们就实习了,却发现课程相关课程还没上过,多尴尬。不可能在考古工地一边翻书一边实习,好吧,实习也要经常翻书,但教过跟没教过去翻书,两者不能同日而语的。
  
  而且,这种交叉安排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同学们可以横向对比。
  
  充分了解各个历史朝代考古之间的关系,如果自学能力很强的,都可以自学,提前翻讲义去图书馆。
  
  而学校则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模式,如何学习,个人的因素占着非常大的成分。
  
  一开始,苏亦确实有些接受不了这个年代北大考古专业的课程安排。
  
  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相比较之下,前世北大考古专业本科的课程就丰富太多了。
  
  除了公共课部分,还有专业基础课,还有专业核心课程,此外还有专业选修课程,甚至还有自主选修课程。
  
  选修课多到不知道怎么选的地步。
  
  有专业里面的课程,还有学部内部的课程。
  
  五花八门的课程。
  
  如果好奇拿着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本科生课表来观看,看着他们大学四年下来,哪些列着密密麻麻的课程,大部分人脸上都多了两个大写的羡慕。
  
  这个羡慕是真羡慕。
  
  因为课程太丰富了。
  
  在北大人文学部内的选修课程,随便选。文史哲,想选啥就选啥,都不需要跑去蹭课了。
  
  远远不是78年的北大考古专业可比拟的。
  
  学分制的实行以及选修课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动力。
  
  然而,这个年代的北大考古专业却做不到如此,没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开课。
  
  再说,这个年代的学生难得有读书的机会,就算没有学分没有选修课,同学们该学习还是学习,甚至都在争分夺秒的学习。
  
  现在在课堂上,苏亦的学识还能够领先他们,那是因为他们刚刚入学,等再过一两年,这帮家伙就不会对苏亦如此信服了。
  
  当然,那也是一两年以后的事情,到时候,苏亦也在成长。
  
  真要PK,苏亦也相信自己完胜。堂堂穿越者都这么努力搞学术,还拼不过面位土着,还太丢人了。
  
  苏亦这段时间天天跟着本科生上课。
  
  77-78级两个班的学生,都下意识把他当成本班中的一份子。
  
  苏亦每节课都按时来,弄到后面,大家都快忽略他研究生的事实。
  
  然而,苏亦终究不是本科生。
  
  他终究有一天,要结束这种学习阶段。
  
  可以说,把俞先生的战国秦汉考古上完,苏亦差不多就可以结束密集蹭课的行为。
  
  俞先生并不是最后一个开课的北大考古专业的师长,但苏亦之所以到最后才能来上对方的课。
  
  真不是苏亦故意的。
  
  完全就是巧合。
  
  他之前优先历史专业,天天跑到历史专业蹭课。有点类似于前世上的专业基础课。而回到北大这边需要上的就是专业核心课程了。
  
  俞先生的两节课放在下午第一第二节课。
  
  上完这两节课,下午至晚上的时间段,都是自己自由支配时间了。
  
  因为临时上课,苏亦借阅的相关资料还没有看完,中午吃完饭,也没有午休,而开始回宿舍拎着书包就往文史楼教室走。
  
  路上零零散散遇到一些历史系的学生,只要有人跟喊他小师兄的,苏亦一律点头回应,有时候还挥手打招呼,并不敷衍别人的好问。
  
  前世,他读高中的时候,他们校长经常在周一升旗仪式的时候吐槽学生见到学校的师长不打招呼,很冷漠,不讲文明礼貌。
  
  结果有好几次,苏亦遇到他们校长的时候,都很认真的停下来打招呼,结果,对方只是背着手,仰着头,然后用鼻子发出一个嗯的鼻音算作回应。
  
  一两次以后,苏亦也懒得理会这个大炮了。
  
  ......
  
  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苏亦从来对认真对待每一声陌生的问候。
  
  等他到了教室的时候,这边已经有不少的学生过来占座了。
  
  这个时代,争分夺秒的学生,不止他一人。
  
  大家刚要起身跟他打招呼,就苏亦给制止了,“嘘,还有同学在午休呢,不要打扰到大家。”
  
  在教室打招呼,点头就好,没有把必要大声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