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153章:这次真不是一颗开花的树

第153章:这次真不是一颗开花的树

第153章:这次真不是一颗开花的树 (第2/2页)

苏亦哭笑不得,只能乖乖书写。
  
  这一次换成行楷,尽量写快点,不然,正正方方的宋体字,写到猴年马月。
  
  他在写,台下的学生也没有闲着,都连忙拿出本子再抄。
  
  这玩意,不可多得。
  
  在黑板上的东西,一擦掉就啥都没有了。
  
  诗歌爱好者,从一开始就是抄诗,收录多了,慢慢尝试着去写诗,被杂志诗刊成功发表了,才算是诗人。
  
  像海子那样火遍全国,就成为大诗人。不过大诗人,可不容易。这玩意比娱乐圈明星还稀少。
  
  所以不要觉得诗歌门槛低,谁都可以写诗,但能发表出来可不容易,能在著名的杂志发表出来就更难了。想要火遍全国,像《致橡树》这样成为人人争相朗读的诗歌,就更难了。
  
  一年,也没几首。
  
  苏亦写完。
  
  台下再次鼓掌。
  
  李志虹再次夸奖,“汉字更好看。”
  
  苏亦认同,“确实,汉字更好看。”
  
  李志虹笑着解释,“我是说小师兄的汉字书法更好看。”
  
  夸奖别人的时候,话语越少越有分量。
  
  比如现在的李志虹。
  
  一个女人能用好看来形容一个东西,分量已经不低了。
  
  被中文系的才女夸奖,这个体验感,还是很不错的。
  
  李志虹这个才女是真才女。
  
  后世,北大中文系流行一句话,“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这话不假。
  
  因为历来培养的都是学者跟教学者。
  
  然而,77-78级确实北大中文系最神奇的存在,因为这两届出现了一大堆著名的作家。
  
  比如陈建功、刘震云、张承志、张蔓菱、黄蓓佳、查建英、少君,以成名的一代扶摇直上。
  
  恰好,这些人都是五四文学社之中的主力军。
  
  尤其是文学77级,刚入学就有五大才女的称呼,除了上面提到的黄蓓佳、查建英、少君外,还有李志虹跟王小平。
  
  不过后来各自境遇不同,在中国文坛上,有人一枝独秀,有人消声觅迹罢了。
  
  但在这个年代,在北大之中,一个五四文学社的社长,分量还是不轻的。
  
  怀着这种愉悦的心情,苏亦继续朗读。
  
  “我想你!我的相思围抱住了你,
  
  绕着你而抽芽,象蔓藤卷缠着树木、
  
  遍发出肥大的叶瓣,除了那蔓延的
  
  青翠把树身掩蔽,就什么都不见。
  
  可是我的棕榈树呀,你该明白,
  
  我怎愿怀着我的思念而失去了
  
  更亲更宝贵的你!我宁可你显现
  
  你自己的存在;象一株坚强的树
  
  沙沙地摇撼枝杈,挣出了赤裸的
  
  躯干来,叫这些重重叠叠的绿叶
  
  都摔下来狼藉满地。因为在
  
  看着你、听着你、在你荫影里呼吸着
  
  清新的空气,洋溢着深深的喜悦时,
  
  我再不想你——我是那么地贴紧你。”
  
  苏亦朗读完毕。
  
  众人再次鼓掌。
  
  李志虹再次赞叹,“翻译的真好。”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小师兄真厉害。”
  
  苏亦连忙摇头,“这不是我翻译的,没有这样的功底。”
  
  “那小师兄能说这是谁翻译的吗?”李志虹问,“其实,我以前也看过其他一些版本,但没有小师兄读的这版好。”
  
  苏亦说,“这是方平先生翻译的,现在应该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吧。”
  
  苏亦实话实说。
  
  这个版本确实方平译版。
  
  而且,方平先生在国内翻译界名声也不小,没有必要盗用人家的成果,天知道老先生是什么时候翻译完这首诗歌的。
  
  拿来装逼一下就可以,盗取别人劳动成果,大可不必。
  
  主要是没法盗取。
  
  苏亦之所以选择这首诗歌,还是跟《致橡树》有关。都是描写树的爱情诗,白朗宁夫人的《我的棕榈树》更加直接一下。
  
  全诗采用整体比喻的手法。
  
  不是把自己比喻成棕榈树,而是把她的爱人白朗宁比喻成棕榈树。
  
  全诗在情绪上分为三层:她的相思;不愿因相思而使对方失去独立性;探究其原因。
  
  这其实跟白朗宁夫人的经历有关。
  
  她父亲是英国的新兴贵族,是一个庄园主,所以接受英国传统的精英教育,从小喜欢诗歌跟文学,喜欢莎士比亚喜欢歌剧,还会骑马。
  
  不过她自幼丧母,跟最亲的弟弟也溺水早夭,15岁时,她不幸骑马跌损了脊椎。从此,下肢瘫痪达24年。在她39岁那年,结识了小她6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她那充满着哀怨的生命从此打开了新的一章。
  
  独处深闺,斜躺病榻,幽怨成了她生活的主调。情爱于她简直是不可企及的奢望。对突然射来的丘比特之箭,她既惊且喜还疑。
  
  当她认定白朗宁是真诚的之后,便以身相许了。
  
  所以才有最后一句,“我再不想你——我是那么地贴紧你。”
  
  这首诗可是比《致橡树》直接多了。
  
  苏亦朗读完毕。
  
  再次获取一片热烈的掌声。
  
  因为他算是开了一个头,直接把外国诗歌带入了五四文学社。
  
  之前,大家的诗歌朗读主要还是以国内的诗歌为主。
  
  他倒好,一来就直接英国诗歌,不仅如此,还原文朗读。
  
  瞬间把文学社诗歌朗读环节提升了一个level,很nice!
  
  这样一来,一首诗歌怎么行。
  
  必须要好几首。
  
  苏亦也不拒绝。
  
  反正,他这段时间少背诵诗歌,直接把白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中的其他诗歌读一遍。
  
  不过这一次,大家也没继续让他板书了,更多是听他读。
  
  仅仅读,就足够吸引人。
  
  然而,就在苏亦以为事情就结束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想多了。
  
  他读完。
  
  就有人问。
  
  “小师兄,有没有原创诗歌?来一首啊。”
  
  苏亦连忙摇头,“这个真没有。”
  
  旁边的李志虹笑,“我不信。”
  
  瞬间,这姑娘鲁豫附体。
  
  她又问,“大家信吗?”
  
  “不信!”
  
  大家跟着起哄。
  
  看着这架势,不来一首糊弄是不行了。
  
  苏亦想缓一缓,脑海的诗歌太多,一时半会还不知道要抄哪一首。
  
  难不成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拿出来?
  
  这样一来,也算是拯救一个大诗人了,说不定他先把人家的成名作剽窃了,对方,也不需要因为成名抑郁选择那么惨烈的离世方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