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201章:要是文物不会说话怎么办?

第201章:要是文物不会说话怎么办?

第201章:要是文物不会说话怎么办? (第1/2页)

先给大家看点资料,明天见。
  
  中国国家博物馆(英文:NationalMuseuf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博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13年末,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100余万件,展厅48个。
  
  国博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2012年游客接待量达到537万人次,2013年达到745万人次。
  
  2018年3月,国博取消纸质门票,观众持身份证即可直接进入参观。2019年4月10日重装开馆。国博同时还宣布了4月11日将在国博举办的三场活动&ash;&ash;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的功能与使命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殊方共享&ash;&ash;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ddot;英国大英博物馆卷》新书首发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原有建筑建于1959年,是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坐落于北京***广场东侧,紧邻紫禁城。2004年初,共有包括福斯特、KPF、OMA以及赫尔佐格德梅隆等事务所在内的10家著名国际建筑事务所获邀参与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设计竞赛,冯&ddot;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g)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参赛,并最终在第二轮胜出,赢得了项目的设计委托。
  
  最初的设计构想为拆除现存博物馆建筑的中央大厅部分,以黄铜板作为外饰面的飘浮屋顶覆盖于原中央大厅被拆除后产生的巨大的空间&ash;当时称之为博物馆广场的上方将旧建筑和扩建部分连为一体。
  
  博物馆的主要展览空间位于巨大的屋面之下、博物馆广场之上,享有眺望北京城内各名胜景观的美好视野。
  
  在所有10个方案中,我们的方案是对原有建筑拆除最少的,不仅保留了北、西、南3个主要立面,而且也保留了大部分东立面;在新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代、简洁的手法与老馆形成对比。
  
  这种对新旧建筑的处理手法是欧洲建筑师通行的做法,无论是伦敦大英博物馆,还是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改扩建,建筑师均采用了强烈对比的方式来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
  
  新建筑通过具有时代特征的材料、色彩、构造等留下当今时代的痕迹,而不是修新如旧。但这种在对比和协调关系中更加偏重对比反差的手法在方案深化阶段受到了中国建筑专家的质疑。
  
  当时,北京几个重要的公共建筑以突兀的造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论和批评,大家担心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会重蹈覆辙。
  
  在接下来的多轮对话交流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进行一个处于如此重要位置的历史性建筑的设计时,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中国人以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哲学思想来理解、接受这个建筑,而中国文化是非常讲究和谐与协调的;同时,作为有5000年灿烂文化的国家需要在展示自己文明的殿堂中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传统,新馆应该是中国的、现代的、符合一个文明古国和世界强国地位的。为此,设计小组对老馆和紫禁城进行了多次仔细的参观和研究,获得了很多创作的灵感。通过与馆方以及中方专家的合作对话,反复论证,方案几易其稿,最终确定了设计目标&ash;扩建部分应与保留建筑协调一致,与此同时新旧建筑形象一目了然,从而展现建筑本身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演变。
  
  原有建筑南翼为中。
  
  国历史博物馆,北翼是中国革命博物馆,两座博物馆建筑在功能布局上被一分为二,泾渭分明。改扩建工程的目的为通过一个置于中央的空间元素将两个功能区合二为一,促成一个宏伟庄严的综合体&ash;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条长达260术走廊作为建筑的中央交通空间贯通南北。长廊正中位置扩展成为一座主入口大厅(即西大厅),原有建筑的柱廊大门得以保留,加强了国家博物馆与其正对的***广场之间的联系。主入口大厅的面积与中标方案相比有所减小,这个建筑面积达8840的大厅可作为门厅以及多功能厅使用,同时结合设置了各种为参观者服务的功能设施,如咖啡厅、休息室、书店、纪念品出售以及卫生间等。
  
  主入口大厅的内部立面设计依据中国古代建筑一屋三分的理念发展而来。一个石材基座托起木质结构的墙面,其上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藻井模式。地面和基座各层墙面的铺装采用了产自国内的花岗岩,与艺术走廊内的木材墙面相得益彰,在赋予主入口大厅磅礴气势的同时又营造出了一个舒适温馨的空间氛围。
  
  国家博物馆的主入口位于西侧,主入口大厅在原有建筑南北入口之间首次建立了联系。这个巨大中轴长廊为参观者清晰地界定了方向,并由此连接了整座博物馆近2万的公共空间。主入口大厅的规模符合***广场以及博物馆建筑本身的宏大尺度,这里预计每年将迎接800~1000万名参观者。
  
  博物馆空间以当代建筑语言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崭新的诠释,大厅内的宽大台阶让人联想到仅咫尺之遥的紫禁城宫殿之前的巨大基座。老馆建筑面对***广场的西侧入口及柱廊被保留下来,而新建部分采用一组纤细挺拔的方柱刻画出国家博物馆庄严的形象:这里借鉴了中国古代庙堂和宫殿建筑檐柱的营造法式,立柱由横梁相连接,屋面安置于其上。西立面立柱与屋面之间结构模仿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式中的斗,对向外伸出的屋檐起到了支承作用。这里的斗是一种轻盈的支承构件,由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为,与之间的方形垫木为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