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281章:我们《中山大学学报》也很好

第281章:我们《中山大学学报》也很好

第281章:我们《中山大学学报》也很好 (第1/2页)

杨式挺先生带苏亦过来拜访朱非素先生,除了认门外,就是关于石峡遗址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
  
  杨先生想让苏亦加入报告编写小组。
  
  按理说,这个要求不太合适。
  
  因为苏亦压根就没有参与石峡遗址的发掘工作。
  
  从学术潜规则来说,根本就不合乎规矩。
  
  但规矩都是人定的。
  
  苏亦并非是上级塞进来的关系户,而是一个专业素养极高的年轻学者。
  
  不说,他对石峡遗址的了解有多深厚,仅仅是他的精湛的手绘功底,就足以让他有资格参与报告的编写工作。
  
  谁都知道考古报告,需要大量的手绘图片,遗址复原图需要手绘,器物三视图需要手绘,遗址打破叠层图需要手绘,方方面面都需要手绘,而省博方面具有相应技能的研究人员只有曹子钧一人。
  
  仅仅靠一个人,同时负责两个遗址考古报告的编写绘画工作,进度肯定非常缓慢,更不要说,曹子钧是专业的技术人才,其他的发掘现场也缺少不了对方。
  
  因此,杨式挺先生急需苏亦加入他们的编写团队。
  
  对此,朱先生没有反对,她很乐意提携后辈。
  
  这时,轮到苏亦纠结了。
  
  “两位老师,我可能没法在广州待太久,很快,就需要返回北大,因为快要开学了。”
  
  杨式挺笑,“你别担心,这事我已经分别跟秉琦先生跟宿白先生去电话了,他们都同意你留在省博继续实习。”
  
  苏亦苦笑,“我在故宫的实习还没结束呢。”
  
  杨式挺说,“这事你也不用担心,我也跟苏秉琦先生沟通过了,他说你在故宫编辑部实习,主要负责院刊的审编工作,但是故宫院刊是季刊,三个月发行一次,你先在省博待一两个月的时间,不影响的。苏先生说,到时候,他会让你们俞老师去跟刘北汜先生沟通的。”
  
  得,这已经把他安排好了。
  
  苏亦还有些担心,“宿先生那边真的没有问题?”
  
  “当然没有问题,别担心,宿先生已经在电报上亲自交代,让你放心留在省博继续实习,不过每周要跟宿先生写信汇报你的学习进度!”
  
  杨先生都这样说了,那自然就没啥问题了。
  
  他也不是第一次在省博实习,唯一区别的就是上一次是暑假,这一次是寒假,估计还要耽搁一两月的课程。
  
  但,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他现在需要的是积累资历。
  
  参与石峡遗址的报告编写,无疑是最好积累资历的方式,甚至可以拓展他的视野。
  
  这里面唯一的问题就是宿先生这边,因为石峡遗址是史前考古反向,跟佛教考古天差地别。
  
  既然宿先生允许他留在省博,那啥问题都没有。
  
  敲定了这事,接下来的聊天氛围就和谐了很多。
  
  朱先生还跟他分享好多关于石峡遗址的轶事。
  
  还提及苏秉琦先生当年到石峡遗址现场的事情。
  
  杨式挺说,“当时,苏先生对朱老师一通表扬,赞扬她身为女士,长期在发掘一线,不容易。还笑谈起她上学时上台表演唱时的情景。直夸你们朱老师是中国考古界的女英雄!”
  
  “杨师兄,你可别笑话我了,跟你比,我就是一个小兵。”
  
  两位先生都笑起来了。
  
  实话实说,苏秉琦先生对石峡遗址的关注,才使得它在学界的影响迅速扩大。后来发表的简报及苏先生的相关文章,正式将石峡墓葬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石峡文化”,并称之为打开岭南文明的一把钥匙和一个重要的窗口。
  
  石峡遗址,也成为苏秉琦先生“区系类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石峡遗址发掘报告编写正式开始,就立即获得苏先生的支持,直接把苏亦派过来支援粤博。
  
  所以,苏亦加入报告编写团队,其实一个双赢的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苏亦也没有闲着。
  
  他忙着去给各位师长拜年。
  
  先是省博这边,除了杨式挺朱非素两位老师外,吴振华、曹子钧以及沈明他们仨,也都是他的老熟人了。
  
  都需要把他们约出来聚一聚。
  
  此外,还要去中大各位教授。
  
  沈明是中大毕业的,苏亦顺势拉他一块,不然,一个人去拜访梁钊韬教授,都不知道该聊啥。
  
  沈明却不太好意思,他一个学渣,毕业以后都没有主动去拜访各位师长。
  
  现在苏亦这个外来户,一到广州就要到中大拜码头,这不是把他给对比下去了?
  
  于是,他说,“你干嘛不叫吴宗麟那小子,他也是中大的,甚至说,他就是中大的子弟。”
  
  苏亦笑,“行啊,那就一块,一会咱们直接去地理系家属院找吴宗麟。”
  
  吴宗麟就是之前在中山纪念碑认识的家伙。
  
  后来,他跟向左岸、周雅秦以及白槿四人一块去河宕遗址见习,双方就更加熟悉了。
  
  吴宗麟的老子是中大地理系的教授,偏偏他却读了历史学,就在众人以为他会按部就班去研究历史地理的时候,这家伙却跑来学考古了。
  
  现在找人很不方便。
  
  苏亦只能提前给中大教职工家属院打电话找人,就算这样,不是直接能找到人,只能给传达室的大爷留言,让他转达吴宗麟,约定好时间,他们才过去中大。
  
  事实证明,提前打电话是很有必要的。
  
  不然,他们去中大家属院,根本就找不到人。.jj?y.??br>
  
  下午,中大康乐园,图书馆大门外。
  
  吴宗麟百无聊赖坐在长椅上翻书,直到苏亦跟沈明骑着摩托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家伙才反应过来。
  
  见到苏亦他俩,这家伙就惊呼,“好家伙,你们竟然有摩托,厉害啊。”
  
  摩托是之前在省博实习,做广州文物普查报告的时候,黄副馆长调拨给他们用的,然后,这辆老旧摩托就差不多成为沈明的私家座驾了。
  
  平时根本就不敢骑。
  
  因为没油票,也就春节期间,沈明才大方一把。
  
  吴宗麟见到摩托,就跃跃一试,“要不,我试一试。”
  
  “你会骑吗?”
  
  “还不会,不过这玩意跟单车差不多吧。”
  
  “一边去,别浪费汽油,这玩意贵得要命。”
  
  沈明想想都心疼。
  
  苏亦笑,“没事,这次是我加油的。”
  
  “也对啊,我心疼啥!”
  
  说着,他就笑起来了。
  
  尽管如此,吴宗麟也没真打算骑摩托,毕竟苏亦他们过来中大,不是让他练习怎么骑摩托车的。
  
  “苏亦,你是先打算先去梁教授家里,还是在中大先逛一逛,毕竟你第一次过来我们中大。”
  
  中大有啥好逛的。
  
  前世,不知道来了多少次。
  
  而且他前世只是过来中大蹭课,对中大没啥归属感。
  
  其实,他读博的时候,想要回中大的,奈何人家不要他。
  
  谁让他当初考研的时候,没选择中大呢。等想要回头的时候,已经高攀不起了。
  
  苏亦刚想拒绝,最终说道,“那就先逛一逛吧,随便跟我说说,你们这一学期是怎么过来的。”
  
  前世的康乐园跟现在的康乐园肯定是不一样的,至少还没有多建筑物。
  
  五十年代,中大迁入康乐园后,由于种种原因,很长时间都没有大扩大建,基本上保持原样。
  
  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八十年代。
  
  后来,中大逐年扩招,原有的建筑已经不够用了,校园掀起了建筑热潮。
  
  开发了校园西区及东北区作为教职工和学生的宿舍,又在中轴线两侧新建了一批教学行政建筑。
  
  前世,很多在使用的教学建筑都是八十年代建造的。如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地环大楼,图书馆等。
  
  直到80年代末,岭南学院成立,又在中轴线北部建造了一批现代建筑。
  
  到了那时,康乐园才形成了以逸仙大道及大草坪为骨架的轴线建筑带。
  
  现在嘛,基本上都是原先岭南大学的建筑群,比燕园还保持得原汁原味。
  
  因此,这个年代的康乐园建筑风格更加具有历史韵味,比前世还要更加纯粹。
  
  骑着摩托车,三人开始兜风。
  
  沿着图书馆(马丁堂)、黑石屋、怀士堂、孙中山铜像、惺亭等开始领略康乐园的美。
  
  折衷主义风格的,格兰堂(大钟楼);古典复兴注意风格的,陆佑堂、哲生堂、广寒宫。甚至还有五十年代仿造苏联风格的物理楼。
  
  此时,陈寅恪晚年居住的寓所寒柳堂还不叫“陈寅恪故居”。
  
  跟北大燕园建筑群采用的灰色清水砖搭配灰瓦为主的灰色调不一样,中大康乐园的建筑采用的红色硬砖配上绿瓦。
  
  因此,以红砖绿瓦、中式屋顶和西式墙身的组合便成为康乐园建筑的风格基调。
  
  中大校园很美,这种美跟燕园不一样,这是岭南特有的美,无论是从建筑上还是环境,都让人体会到一种古朴厚重的美。
  
  吴宗麟是一个很好的向导。
  
  他对中山纪念碑以及纪念堂不了解,但对中大的建筑却如数家珍,一路上指指点点,喋喋不休,热情洋溢。
  
  苏亦忍不住说,“你以后要有时间可以写一篇关于康乐园早期建筑的文章,呼吁大家重视文物保护。”
  
  “这玩意靠谱吗?”
  
  苏亦笑,“先写啊,靠不靠谱另说,我们在北大就创立了古建保护协会,还动员了学生编写了《燕园文物》一本书,很快,就要被北大出版社出版了。如果你对此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弄一本《康乐园文物》,甚至还可以弄一个中大古建保护协会。”
  
  吴宗麟心动不已,随即又摇头,“我不行,我不是这块料,跟苏亦你这个北大小师兄你没法比。”
  
  “咦,小师兄这个称呼,你也知道?”
  
  吴宗麟点头,“我有同学在北大读书,知道我认识你,没少跟我讲你在北大的传奇故事。”
  
  “既然如此,那你就更应该知道,创建一个学生社团并没有什么难事了,你从小在中大长大,方方面面的关系你都熟悉。想干,找点事情来做就行。”
  
  沈明也忍不住了,“你个家伙,畏畏缩缩的干啥,都没有小白她们有魄力。”
  
  说着,他又问,“小白她们呢?回学校了吗?”
  
  吴宗麟说,“她俩都没有回去,整个寒假都在中大备考。”
  
  “考啥?”
  
  “考研啊!”吴宗麟诧异,“沈大哥,你不会忘了这事了吧。”
  
  沈明尴尬,“怎么可能,只是这段时间有些忙,忽略了。”
  
  他根本就没心思考研。
  
  苏亦不点破,望向吴宗麟,“你呢?”
  
  吴宗麟摇头,“我也备考,不过打算备考历史地理学,不然考古学,我根本就没有优势。”
  
  这小子,终于熄了自己的考古梦了。
  
  苏亦笑,“小伙子可以的啊,那准备报哪里?北大复旦还是陕西大?”
  
  “有什么区别吗?”
  
  苏亦笑,“国内历史地理三巨头,北大的侯仁之先生,复旦的谭其骧先生,陕师大的史念海先生。”
  
  吴宗麟却摇头,“没有这么大的野心,我报我们中大的徐俊鸣教授,他今年也招生。”
  
  苏亦恍然,“可以啊,也是大牛,小伙子野心不小啊。”
  
  这家伙说他没大野心,然而,敢报徐郡鸣教授的研究生,本身就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徐俊鸣曾被人称为建国初我国历史地理六大名家之一,另外五人,是谁,苏亦不太清楚,但肯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佬,比如前面提及的三巨头,甚至有可能是顾颉刚先生。
  
  但不管如何,从这个称呼就知道对方在历史地理学界的影响力。
  
  甚至,徐先生还是历史地理学在岭南的奠基者。
  
  吴宗麟敢报对方的研究生,可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苏亦却担心,“听说徐俊鸣先生,身体一直不好,今年怎么还带研究生啊?”
  
  吴宗麟说,“徐先生说,带一个研究是带,带两个研究生也是带,还不如趁着身体还可以的时候多带一个,不然再过几年,就真的带不动了。”
  
  然后,吴宗麟就开始分享徐先生故事。
  
  “徐先生,今年69岁,也不算太高龄,但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开学的时候,正病重住院,休重下降到60多斤,因此,中大方面还建议考取他的研究生的同学换方向,结果徐先生不肯。因为他考虑到历史地理后继乏人,毅然决定收下对方。出院后,他马上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抱病为那位师兄讲课,得知,我要报考他的研究生的时候,徐先生很高兴,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料卡片给我使用,鼓励我认真备考。”
  
  苏亦听完感慨不已,对老先生充满了钦佩。
  
  于是,他望着吴宗麟笑道,“小伙子你要努力了,不然,周雅琴考上,你没考上,就尴尬了。”
  
  瞬间,沈明不厚道的笑起来了。
  
  既然提到周雅琴,吴宗麟顺带提议,“要不,我去图书馆也把她们喊下来,咱们一块去拜访梁教授。”
  
  “也行!”
  
  再次见到周雅琴白槿俩女的时候,发现她们瘦了不少,就连白槿也朴素了很多,都不怎么讲究穿着打扮了,但精神状态还不错,因为这俩姑娘直接把长发给剪短了。
  
  苏亦感慨,“可以啊,削发明志,你们俩个靓女考不上研究生,天理不容了。”
  
  白槿苦笑,“以前看到你考上北大研究生,我以为自己也行,没有想到真正备考以后才发现,真的好难。”
  
  周雅琴抱怨,“就是啊,苏亦,你个骗子,考研一点都不像你说的那样轻松。”
  
  苏亦哈哈大笑,“有志者事竟成嘛,努力努力再努力,熬过去几个月就解放了。”
  
  能把自己的长发剪短,下了这么大的本钱,足以见到她们的决心。
  
  苏亦剩下的就是鼓励了。
  
  周雅琴的抱怨只是玩笑。
  
  其实她很感谢苏亦,“你之前让沈师兄转交给我们的资料,帮我们很大的忙,顺利了整个考古学史,让我们背诵的时候,更加方便了。”
  
  白槿说,“我也是,要不是有你的资料,我都打算放弃了。”
  
  苏亦信她的鬼话。
  
  周雅琴会放弃,她都不可能放弃。
  
  这女人的野心比吴宗麟更大,或者说,她比吴宗麟更现实,跟知道现实的残酷性。
  
  但这些话,没必要说。
  
  苏亦开玩笑道,“这可是武功秘笈,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们,你们要考不上,购买资料的钱,我可是不退款的。”
  
  俩女都被他逗笑了。
  
  见到周雅琴推了推白槿,似乎想要说什么,苏亦就笑道,“别着急,一会先去拜访梁教授,我再帮你们解答困惑,反正,我未来一两个月都待在广州,有的是时间。”
  
  “哇!”周雅琴激动不已,“真的假的,苏亦你不用去北大上学了?”
  
  “不用!”
  
  这姑娘狐疑,“你不会被北大开除了吧。”
  
  苏亦摇头,“没有被开除,但北大那边觉得我基础不是很牢靠,就打算让我去读本科,我觉得太丢脸了,就打算转回咱们中大了。”
  
  “我的天啊,那以后不就是我们师弟了?”
  
  苏亦点了点头,“是的!”
  
  周雅琴立即笑起来,“来,师弟,先叫一声师姐。”
  
  苏亦从善如流,“师姐好!”
  
  周雅琴一声哀叹,一脸惋惜地望着他,“你个傻子,要是我肯定留在北大不会回我们中大,那可是北大诶。”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周雅琴点了点头,“也是,不过你也不要伤心,一会就跟我们一起备考吧,到时候你报考咱们中大,梁教授肯定会要你的。”
  
  “是的,我今天过来找梁教授为了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