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从知否开始当文圣 > 第五百四十三章 殿试(五)

第五百四十三章 殿试(五)

第五百四十三章 殿试(五) (第2/2页)

起笔藏锋,行笔稳健,收笔利落,结构严谨而舒展,章法布局疏密得当,气韵贯通。
  
  既有颜体的宽博雄浑之骨架,又融入了欧阳询的险峻秀挺,甚至隐隐带有一丝赵孟頫的流美风神,却又不全似任何一家,自成一格,在端正工整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清刚之气与非凡底蕴。
  
  他全神贯注,心无外物,仿佛整个天地间,只剩下笔下的文字与胸中的韬略。
  
  殿内极其安静,只闻数百支毛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汇成一片细微而持续的声浪,如同春蚕食叶,偶尔有人因紧张而轻咳,或挪动身体发出细微声响,都显得格外突兀。
  
  阳光透过高窗,洒下一道道明亮的光柱,尘埃在光柱中无声飞舞,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庄重。
  
  盛长权下笔从容,开篇便以“臣闻:国之大者,在祀与戎”定调,承认武备之重,随即笔锋一转,强调“然兵凶战危,不可不察”,需“度时宜,量己力”。
  
  接着,他分层次论述:先剖析凉国,指出其“恃兵甲之利”为表象,其“弱”在于内部部族纷争与经济结构之虚,可效仿古人如前世“管子”般的轻重之术与“纵横”之策,进行经济制约与政治分化;再分析大洪,直言当前“内政待修,仓廪待实”,未到倾国一战之时,隐合清流主张,
  
  最后,盛长权提出核心策略——“外示守势,内修甲兵,广积粮,缓称王”,意指不急于求成,需稳扎稳打。
  
  而具体策略则是包括整饬边备、精练士卒、巩固防线;发展边贸、以利分化;派遣精干人员渗透侦察、掌握主动等等……
  
  同时,亦需锐意改革内政,积蓄国力,直待时机成熟,再图一举成功。
  
  文末,盛长权再次强调此策乃“老成谋国,稳健进取”之道,既回应了雪耻的呼声,又充满了务实的精神。
  
  盛长权深知此文不仅关乎名次,更可能上达天听,影响国策,故而字斟句酌,务求无懈可击。
  
  写到关键处,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分析时局,切中要害,提出策略,务求扎实,笔下文字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清晰规划。
  
  就在他文思泉涌,笔走龙蛇之际,高高端坐的官家,目光再次看似随意地扫过全场。
  
  最终,如同被磁石吸引般,落在了位于最前排中心位置、身为今科会元的盛长权身上。
  
  官家本人雅好书法,造诣颇深,对优秀的字迹有着超乎常人的鉴赏力。
  
  他早已通过某些渠道,见过几幅这位少年会元的墨宝,对其独特而精湛的书法颇为欣赏,此刻亲眼见到盛长权在殿试这般庄重紧张的场合下,依旧能如此心无旁骛,下笔如有神助,想必其字迹定然了不得!
  
  更何况,官家忽然想到之前,最得他喜欢的荣妃也曾向他求过一副盛长权的字帖来着……
  
  一念及此,官家心中那份对“好字”的喜爱与对“人才”的渴望交织在一起,竟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他微微动了动身子,几乎是下意识地,缓缓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这一下,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侍立一旁的贴身内官心中一惊,连忙上前半步,丹陛下的文武百官更是瞬间将心提到了嗓子眼,无数道目光带着惊疑、探究,齐刷刷地聚焦在官家身上。
  
  只见官家并未理会众人,他缓步走下丹陛,步履沉稳,却目标明确地朝着贡士们答卷的区域走去。
  
  这是殿试中极少见的情况——官家亲自下座巡考!
  
  刹那间,整个紫宸殿侧殿考场的空气仿佛彻底凝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