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148章贷款买田

第148章贷款买田

第148章贷款买田 (第1/2页)

曹化淳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制作于银票,他不敢问,也不多问,只是道:“遵命。”
  
  其他大臣心中也是七上八下,这玩意儿真的能行?
  
  推银票目的到底为何?
  
  现在不是玩银票的时候吧,现在应该是讨论打仗和整治贪官的时候吧?
  
  陛下,您这一处是闹哪样啊?
  
  其实大明朝也有赚钱铸钱的衙门,在大臣们看来,这的确是多余的。
  
  银票是很方便,但推行难度的确大。
  
  而崇祯的想法是,推行难度再大,也要先尝试。
  
  以后进入商业时代,用碎银子去买东西?
  
  怎么买?
  
  碎银子是多少钱?
  
  商业不仅仅需要技术,商业需要许多底层基础。
  
  而且银行票号推起来了,以后就可以定向扶持商人了,给民间放贷,调控经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崇祯道:“若是诸位没有异议,咱先就这么定了。”
  
  “皇家票号的事,就先交给毕爱卿来打理,方正化这边先准备5万两银票,根据到时候的实际情况来。”
  
  “是!”
  
  “另外,顺天府有一些农民买不起田,让他们来找银行借钱去买田。”
  
  毕自严道:“你下,农民现在是先种田,每年有余粮分期交给朝廷,没有农民需要买田。”
  
  “没有农民需要买田,不代表没有地主不需要卖田。”
  
  众人却是疑惑了起来。
  
  崇祯心下了然。
  
  去年下半年,张晨颁布了一项新税政,20亩以上者,每亩交税2石的税。
  
  这是什么概念?
  
  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根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大明朝北方的一亩田产量可以达到3石。
  
  例如某地主赵老爷有1000亩田,以前他怎么操作呢?
  
  以前他可以回用钱买个功名,然后有了功名就可以少交一部分税。
  
  再然后就在衙门那里给点钱,让衙门少报他的田,交的税进一步减少。
  
  不过以前如果不这么玩,正常交税,应该交多少呢?
  
  每亩0.034石,1000亩也就交34石,4080斤。
  
  但现在在新政下面呢?
  
  排出中间的非法手段。
  
  按照政策来交,2000石?24万斤。
  
  他一亩田一年产值才3石?交税就要交2石,还不能给佃户涨租?这田吞在手里不就是赔钱货么?
  
  所以?接下来地主老爷们的行为将会往买田的方向走下去。
  
  不过前提是新政策能够执行下去。
  
  按照明末的剧本来看,肯定是执行不下去的。
  
  就说南方的秋税?最后朝廷收了270万两上来,比以往更差。
  
  当然?这不是政策的问题?这是行政和司法的问题。
  
  崇祯又道:“地主会卖田的,一年每亩2石,谁愿意把田放在手里?”
  
  众人这才想起来。
  
  毕自严道:“陛下,臣……”
  
  “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是想说?朕的这个新政,到时候恐怕没人会遵守。”
  
  “臣不敢!”
  
  “你们不必拘谨,都是朕的股肱大臣,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朕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
  
  “这执行的事?朕从来不担心。”
  
  皇帝的意思也很明显嘛。
  
  不就是堆人头的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