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185章大凌河之战

第185章大凌河之战

第185章大凌河之战 (第1/2页)

七月十三日,崇祯抵达山海关的消息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
  
  皇太极听到后,倒是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明朝那个小皇帝居然还敢跑到山海关来。
  
  他以前对崇祯的印象并不算太好。
  
  在他心中,明朝皇帝年少急躁,遇事容易慌乱,而且性格反复无常。
  
  朝堂之上自然更是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皇帝敢来山海关,说明这个皇帝胆子还是有的,而且也愿意忍受边境脏乱差的环境。
  
  这种时候,别说皇帝,连许多官员听闻自己要被调去边疆,也是哭得死去活来的。
  
  能来边境,至少绝对是可以收买人心的。
  
  这一点,皇太极非常清楚,因为收买人心,一直都是皇太极的长处。
  
  不过他也并不将崇祯放在眼中。
  
  因为他有新战术对付明军。
  
  整个七月中旬,沈阳的粮食运输就没有停过。
  
  蒙古各部也都在做准备。
  
  此时一共调集五万精锐,分别由八旗和蒙古军组成。
  
  由皇太极亲自挂帅,兵分两路。
  
  在七月二十一日这一天,皇太极召开了全军的高层议事,主要是强调军纪。
  
  这是皇太极打仗的一贯风格,在他看来,军纪在打仗的时候,是大于天的事,没有军纪,仗就不必打了。
  
  随后,两路的统帅也分出来了。
  
  右路的统帅为贝勒德格类,代善和阿敏随从征讨。
  
  线路是越过大凌河,从义州往南下,抵达大凌河与锦州之间。
  
  这是为了切断锦州与大凌河城之间的联系。
  
  左路则有由皇太极亲自统帅,走广宁,南下正面直扑大凌河城。
  
  历史上也的确是这么打的。
  
  身在大凌河城的袁崇焕,这些天一直接到各种从前线传来的情报,都只在说一件事:皇太极要来了。
  
  此时此刻的辽西走廊是什么状态?
  
  宁远有1万守军,而锦州屯有8万守军,其中有3万是京卫军。
  
  这是皇帝提前增兵的结果。
  
  正在修筑的大凌河城,也有屯兵3万。
  
  可以说,袁崇焕将自己手里大部分精锐都派到了大凌河城,因为大凌河城一定不能丢。
  
  崇祯和他的想法一样,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这些天,袁崇焕天天亲自盯着工事,并且到处检查阅兵。
  
  这些都是他的长处,他是搞后勤出身的,由于性格比较冲,又很符合祖大寿的口味,祖氏是非常信任他的。
  
  在袁崇焕的亲自监工下,大凌河城现在基本上已经建得差不多,城中囤积的粮食有5万石(600万斤)。
  
  城中除了3万正规局,还有十万军民。
  
  一共十三万人,吃600万斤粮食,一人平均可以拿到46斤,够吃近一个月了。
  
  锦州还屯有10万石,广宁也还有5万石。
  
  和历史上不同,这一次准备了充足的粮食。
  
  但是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关宁军和京卫军的矛盾,在这一段时间,逐渐尖锐起来。
  
  关宁军认为京卫军一个个都是花架子,装备好,但打不了仗。
  
  京卫军则认为关宁军军纪差!
  
  因为卢象升这个人,打仗也有一个特点,对军纪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
  
  这一点是他从岳武穆那里学来的。
  
  军纪是军队战斗力最基础的保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