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52章其实吧,朕只是想杀了诸位而已

第252章其实吧,朕只是想杀了诸位而已

第252章其实吧,朕只是想杀了诸位而已 (第2/2页)

能调兵的是兵部,兵部要调兵,也得呈奏北京,皇帝信宝盖章才能生效。
  
  但眼下的局势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南直隶有人违规了,而且人还不少。
  
  想来魏国公是联合了不少人!
  
  六月二十日,方正化悄悄抵达了洪承畴的军营。
  
  这一套来的着实不容易。
  
  “洪军门,陛下有圣旨。”
  
  待方正化念完皇帝的圣旨后,洪承畴跪拜道:“臣领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方正化便又将一路来的情况与洪承畴说了一遍,如此听下来,洪承畴立刻让人去审问了赵之龙。
  
  这一问,才都水落石出。
  
  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赵之龙说道:“洪帅,您何必与我们作对,您可知道,现在整个南直隶都在反对所谓的新政,很快不仅仅南直隶,其他省也会反对。”
  
  “皇帝陛下是被奸臣蒙蔽了,您洪帅又不是奸臣,您也是被奸臣蒙蔽了。”
  
  “只要您弃暗投明,皇帝陛下和大明列宗列宗都不会忘记您对大明朝江山社稷做出的贡献。”
  
  赵之龙已经被打成了猪头,还不忘记策反洪承畴。
  
  听下来,洪承畴心中也是翻江倒海一般。
  
  他洪承畴又不是机器人,他也是个正常的人。
  
  正常人听到这些话,都会感到震惊。
  
  整个南直隶都要反对新政吗?
  
  不,接下来可能好几个省。
  
  一旦南边诸省将事情闹大了,朝堂诸公自可趁机给皇帝施压。
  
  枢密院虽说已经掌握军政大权,但整个大明朝两京十三省要职官员都是内阁六部的人。
  
  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深耕,那些关系早已盘根错节,如同一根根铁丝一样坚固。
  
  洪承畴并不是新政的信仰者,他本人更偏向于利己主义。
  
  做什么事对自己有好处,他就做。
  
  这一点是他和孙传庭、卢象升最本质的区别。
  
  那么,现在摆在洪承畴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进城搜查,然后将李岩等人全部救出来。
  
  二、对南京城的勋贵们妥协,毕竟这件事南京不少文官也参与进来了,这是一股很可怕的力量。
  
  洪承畴只是做了短暂的思考后,选择了第一种。
  
  为什么他会选择第一种?
  
  因为他没有资格妥协。
  
  一是因为他已经选择站队枢密院,贸然换队,风险太大。
  
  二是他其实没有军权。
  
  尤其是第二点,洪承畴没有军权。
  
  等等,他手里不是有一万揽月军么?
  
  怎么说他没有军权,作者你是不是脑子被门夹了?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武人把整个中国祸害得不轻,以至于赵匡胤得天下后,不得不杯酒释兵权。
  
  从宋朝开始,军政分离,武将只有统兵权,并且有任期,就是为了防止武人弄权,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的确有效防止了内乱。
  
  明朝基本上也是这么一套玩法。
  
  而对于张晨自己弄的新军政,其实还有一套更严密的监军机制。
  
  例如军督府的人随行军队做监军,对军队和统帅都有监察权。
  
  与此同时,还会教士兵认字读书。
  
  一旦军队里的士兵学会认字读书,再在引导下,就会产生一些信仰。
  
  一支有信仰的军队,是不可能随意被一个统帅掌握在手里的。
  
  就像20世纪的红军和蓝军一样。
  
  差距在哪里?
  
  红军是会教战士们学习的,并且建立了体恤、尊重基层士兵的制度,真正拿士兵当人看。
  
  而蓝军呢?
  
  一群穿着正规军军服的土匪。
  
  实际上,平日里揽月军的所有训练,也都是军督府来的,洪承畴只负责带兵打仗。
  
  这些就决定了这支军队的性质其实是听命于皇帝,而绝对不是统帅的私人财产。
  
  洪承畴自己心里也清楚,如果他选择了第二个,枢密院随时可以将他换掉,换一个统帅过来一样可以领到这支揽月军。
  
  六月二十五日,阴天,厚厚的层云压得很低,闷热难耐,可能会有一场暴雨。
  
  揽月军的突然接到了命令,小伙子们开始收拾行装,在外面快速集合、列队。
  
  待整顿完军队后,大军一路浩浩荡荡朝西门行去。
  
  早就安排在附近监视揽月军的探子们见状立刻回去送信。
  
  “什么!洪承畴向西门来了!”保国公神色大惊。@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