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71章抄的钱有点多啊!

第271章抄的钱有点多啊!

第271章抄的钱有点多啊! (第2/2页)

抄出来的钱……
  
  还真他娘的不少啊!
  
  1亿两!
  
  这是什么概念?
  
  明末全天下的白银最多也就4亿两。
  
  而且大多数是隆庆开关后大量流入的。
  
  隆庆开关大概流入了3.3亿量白银,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当然,葡萄牙人从澳门也流进来了不少。
  
  西班牙人占据吕宋岛,吕宋和福建做生意也流入了不少。
  
  虽说明朝朝廷禁海,隆庆开关也只是开了福建一个很小的港口。
  
  但明朝朝廷是高度集权的小政府,对地方的管控是很薄弱的,这就导致明末沿海的商人活跃度是非常高的。
  
  自中后期的隆庆开关以后,大量白银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手里流入后,大明朝实现了银本位。
  
  甚至有“白银帝国”的称号。
  
  这也是张居正改革的基础条件。
  
  当然,这事有两面性。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大量白银空前流入,但分布却极其不均匀。
  
  大部分集中在东南。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许多人在网上动不动提“东南财阀”这个概念的原因。
  
  当然,这事夸大其词了。
  
  皇权社会里,只要还是统一大王朝,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大财阀”。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富裕,没有“大财阀”,为何朝廷还如此穷?
  
  为何农民军还闹起义?
  
  还是那句话,明朝朝廷中后期的行政体系崩坏,朝廷从朱元璋、朱棣时代的大政府,变成了高度集权的小政府。
  
  而且由于两百多年的发展,民间经济结构有了多元化发展。
  
  而明朝的制度还是朱元璋时代的制度。
  
  当年朱元璋鼓励农业,搞军户,都是那个时代必须的,毕竟打天下和天下刚刚安定,需要种田和准备大规模的预备役。
  
  但后期呢?
  
  商业和手工业空前发展,朝廷却没有设置出对应的商业部门,甚至商业税衙门也还停留在比较窄的一些领域。
  
  总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严重脱节的。
  
  以至于大明朝给人一种自由贸易主义的幻觉。
  
  有人甚至认为哈耶克主义(绝对自由贸易主义)在大明朝大行其道。
  
  其中手工业和漕运体系最发达的南直隶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而这一次,抄的就是南直隶最富裕的中心地带金陵城。
  
  应该说是大明朝最富裕的地带。
  
  1亿两,接近全天下白银总量的四分之一。
  
  当然,1亿不是整个南京城的,并且抄出来的白银真实数量不是这么多,有几百万两黄金。
  
  最后统一兑换成白银是数目是这么多。
  
  但这也很扭曲了。
  
  少部分人掌握了空前的财富,这些财富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在华夏大地上肆意掠夺生产资源,让无数人沦为农奴,一辈子无法跨越阶层。
  
  甚至他们贪婪地掠夺,让无数人无家可归。
  
  历史上,软弱的朝廷不敢动这些利益集团,却从平民手中收刮“三饷”,以至于各地爆发起义。
  
  这一次,张晨动了。
  
  动完后,还强迫朝廷大臣对南京的官员和勋贵进行“鞭尸”。
  
  这件事的后续必然还没有结束,应该说,是打击大规模打击利益集团的开始。@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