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41章不打废你们,朕都对不起这么好的机会!

第341章不打废你们,朕都对不起这么好的机会!

第341章不打废你们,朕都对不起这么好的机会! (第1/2页)

周延儒呈递上来了今年一些重要汇总。
  
  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
  
  一、年初的陕西案。
  
  也就是举人张春来之死的案件。
  
  其结果是陕西被牵扯出32名官员,其中张志安与瑞王有勾结,遂另外31名官员,都受到此案牵连。
  
  严格意义来说,这宗案件算是亲王案。
  
  二、孔府案。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张志安写信给衍圣公,衍圣公进京,遂被查。
  
  其中查出几十万亩田产,偷税漏税,孔府相关人等被尽诛。
  
  这件事其实是单独的案件,是张晨想要搞孔府,恰好孔府和瑞王案有了一定牵连,借此发挥。
  
  三、蜀王案。
  
  蜀王和瑞王忽悠通气,年初蜀王在成都谋反。
  
  表面上是清君侧,其实是想做皇帝,但根本原因是传统地主不满新政。
  
  而蜀王是四川最大的地主。
  
  历史上是蜀王到底有多少地?
  
  占据了成都府7成良田!
  
  早在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对初代蜀王朱椿就好的有些过分。
  
  除岁禄、赏赐等,蜀王府还有在地方上的收益,如地租、税课征收等。
  
  朱椿刚到成都就藩,朱元璋就把“成都府万年池及南渎庙池”的地租,赏赐给了他。
  
  朱元璋还把成都税课司给了他,税课司就是管地方商税的,商税成为蜀王府的一大笔日常收入。
  
  这些全部都是代代相传的。
  
  据说,蜀王在成都府,有300多座王庄,每天都可以换不同的住。
  
  成都府的田地划分是这样的:蜀王占据了70%,军屯占据了20%,民间只有10%。
  
  为什么会这样?
  
  还是老规矩,明末苛捐杂税非常重,人头税也非常重。
  
  自由农根本种不起田,把田给蜀王,自己依附在蜀王下面,成为佃农,反而更轻松。
  
  所以,其实就是税制有大问题。
  
  而旧的税制明显对传统士大夫、宗室有利,中小地主也在想各种办法瞒报田产。
  
  如此看来,蜀王谋反,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新政一来,他的田产就要被瓦解掉。
  
  四川的士大夫、地主的田产可能都要被瓦解掉。
  
  所以总结下来,蜀王案,其实是传统保守势力对新政的一次对抗。
  
  成都早就已经告破,蜀王现在也已经押送回了北京。
  
  倒是孙传庭,还在成都府镇守,毕竟谋反的可不止蜀王,四川省内就不太平。
  
  四、大同镇危机。
  
  大同镇危机的本质是军政的腐败,它只是九边军政腐败的一个缩影而已。
  
  周延儒主要总结了这四大点。
  
  这四大点,没一点其实都掀起了惊涛骇浪,所以现在北京朝堂上天天在争吵。
  
  周延儒补充说道:“陛下,现在大臣们吵的最厉害的是对大同镇运输粮草一事。”
  
  “运粮一事有什么好吵的,这件事不是让孙承宗在运筹吗?”
  
  周延儒顿了一下,说道:“陛下,调粮命令发到湖广省,户部湖广省清吏司的主事张鹏春上奏疏说,武昌府的粮食调运出不了武昌府,荆州府的粮食也运不出来,现在大臣们争论的是对亲王态度一事。”
  
  崇祯立刻明白过来了。
  
  明朝有一句谚语:湖广熟天下足。
  
  湖广是粮食最多的地方,现在大同镇需要大批粮食,孙承宗肯定会想办法从湖广调拨。
  
  而楚王谋反,地方上的利益派自然是想办法卡粮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