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48章北京格物院的成果

第348章北京格物院的成果

第348章北京格物院的成果 (第2/2页)

“好!身体好就好!”如果张晨没有记错,徐光启在正统历史上,病逝于崇祯六年,也就是今年的十月。
  
  死后葬于法华汇,为了纪念徐光启,上海将法华汇更名为徐家汇。
  
  徐家汇就是这么来的。
  
  而眼下,看徐光启精神抖擞,却不像是有大病的。
  
  想来是穿越者在穿越过来后,引发了蝴蝶效应,许许多多事情都改变了。
  
  在徐光启的引导下,众人往里面走。
  
  皇帝被大家簇拥着,这些人,可都是当今大明朝顶尖的科技人才。
  
  格物院为什么要设置在国立北京大学里面?
  
  就是借着国立北京大学,挖掘民间更多有天赋的科技人才。
  
  人才从来都是来自民间,人才不是贵族的专属。
  
  崇祯一边走一边说道:“孙元化。”
  
  “臣在。”
  
  “第二代的红夷大炮研制得如何了?”
  
  “回禀陛下,臣上个月还做了几次尝试,射程可以增加到8里以外,不过对火药量和铁材质的要求会更高,所需要的花费会更高。”
  
  崇祯停顿了一下,看着他说道:“你尽管把东西给朕做出来,把需要的铁质和火药量全部标出来,有困难就让冶铁厂想办法。”
  
  说完,他又转身对徐光启说道:“以后格物院和制造局的所有经费直接走王承恩,王承恩会第一时间给到朕,朕给你们第一时间审批过。”
  
  众人一听,顿时喜上心头。
  
  现在的预算申报流程都是走毕自严,毕自严统管所有财政。
  
  大明朝各个部门如此之多,而且皇帝陛下的新政还增添了各个衙门,流程难免会漫长。
  
  而如果直接给王承恩,那就是特殊通道了。
  
  “多谢陛下!”
  
  众人继续往后走。
  
  “王徵!”
  
  “臣在!”
  
  “怎么样,朕上次给你的蒸汽动力原理,研究的如何?”
  
  “陛下里面请,臣稍后为陛下做详细说明。”
  
  “朕今日来这里,主要为此。”
  
  “是,臣知道,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众人到了后面的实际测验室。
  
  崇祯转身扫视一转,笑道:“朕看到了许多新面孔。”
  
  徐光启说道:“回陛下,最近格物院加入许多新人。”
  
  “给朕介绍介绍。”
  
  徐光启便开始给皇帝一一介绍。
  
  他们当中最小的才十九岁,是国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学生,叫曹彬。
  
  山东济南人,家里是种田的,国立北京大学成立后,在北直隶周围几个省招生统考,曹彬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他对皇帝写的《力学》非常感兴趣。
  
  “你们都是大明朝的栋梁之才,大明朝的未来能走多远,看你们的了。”
  
  众人受宠若惊,连忙说道:“臣等必当尽心竭力。”
  
  在众人看来,崇祯说的是客套话,但其实他说的是实话。
  
  科技决定上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把科技拉动起来,国民经济总量才会蒸蒸日上。
  
  否则就会出现内卷。
  
  中国古代,到了明清,就是内卷非常严重的时代了。
  
  因为人力实在太便宜,能用廉价的人力就用廉价的人力,所以社会对科技技术根本没有什么诉求了。
  
  想要拯救大明朝,不仅仅得在制度上做改革,在科技领域也要做创新。
  
  毕竟明末已经是大航海时代,如果做不了技术创新,迟早还是要被欧洲吊打一顿。
  
  王徵取出自己的手稿,呈递给崇祯。
  
  王徵这份手稿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