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54章毁灭与建设同步进行

第354章毁灭与建设同步进行

第354章毁灭与建设同步进行 (第2/2页)

李岩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臣不该僭越。”
  
  “无妨,以后你想说什么,尽管跟朕说,畅所欲言。”
  
  “陛下垂怜,臣铭感五内。”
  
  “若陛下没有其它事,臣先告退。”
  
  “下去吧。”
  
  李岩从乾清宫离开后,心里一直在琢磨。
  
  皇帝陛下已经推出了新农政,并且颁布了十年计划,这十年,大明朝主要解决吃饭的问题。
  
  但现在看来,皇帝陛下不仅仅要做新农政,新学改革,交通新建,甚至船运新建也开始了。
  
  难怪陛下对新学加大扶持,因为这些全部需要新的人才。
  
  皇帝陛下到底要干什么?
  
  李岩想不通,看不透,索性也就不去想,老老实实安排他的大学。
  
  李岩走之后,崇祯走到地图前,观看了起来。
  
  水泥路岂止是运粮食那么简单?
  
  想要进入商业社会,就必须提升生产力,例如蒸汽机和飞梭纺纱机。
  
  而一旦提升了生产力,商品数量增多,则必须修建交通。
  
  否则商品无法快速流通,商业成本巨大,哪个商人愿意大规模做买卖?
  
  同时代的欧洲之所以商业崛起,是因为欧洲有地中海,水运永远比陆运更加便宜且高效。
  
  话说回来了,是该抽时间去见见郑芝龙了。
  
  毕竟,想要发展内陆商业,就必须由国营商社牵头,想要大力扶持国营商业,就必须有大把的钱。
  
  想要有大把的钱入账,就必须开海做海贸。
  
  这就外贸和内贸双循环,通过打开外贸,积累资金,反向哺育国内。
  
  当然,这个过程肯定很漫长,倒也不急。
  
  等郑芝龙和荷兰人打完了,再慢慢谈,慢慢聊,朕有的是时间。
  
  歪脖子树毕竟还有11年。
  
  其实构建更加便捷的交通网,还有加大反弹力度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代权贵阶层疯狂鱼肉百姓,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交通不发达。
  
  别说去告御状,大明朝的普通老百姓是不能离家十里的,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路引,没路引被官府抓到,要论罪。
  
  当然,这种极端规定是为了将农民固定下来种田。
  
  不过从这些也都可以看出,各地几乎是隔绝的,这也是为什么数十里一个方言的原因。
  
  能够在华夏大地自由奔驰的,都必须是有朝廷文书的,除非是造反。
  
  哦,对了,这个禁锢老百姓的制度,为什么现在不废除?
  
  当然不能一句话立刻废除。
  
  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前,把这一条废除后,会出现大量老百姓自由迁徙,各地官府无法做到人员登记入册,这将给国家的治理带来空前的灾难。
  
  所以,改革,那是抽丝剥茧,都得一步步来。
  
  先将各地顽固派压下去吧,至少保证新农政落地。
  
  只要新农政落地,大部分老百姓有田了,他们就不会造反。
  
  他们不造反,天下就相对安定一些。
  
  这个时候,皇帝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出大问题,给他后续各项新政的弹性空间就会更大。
  
  张晨不由得叹了口气,管理一个2亿人口的国家,真的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啊,在17世纪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