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76章兵部案余孽?

第376章兵部案余孽?

第376章兵部案余孽? (第1/2页)

李灏没法再狡辩,他颤颤巍巍说道:“陛下恕罪,这……这……”
  
  不等李灏说什么,崇祯大手一挥:“都抓起来。”
  
  李灏、胡勇、王三、李志文等人,全部被拿下。
  
  这个案子绝不是个案,也不是小案子。
  
  淮安是天下粮税汇聚地之一,东南地理位置极其特殊,河流众多。
  
  两个小时后,曹化淳回来了。
  
  他向崇祯汇报了带人去船厂查的情况。
  
  一共有40处造船厂都有隐蔽的粮仓,每一个都有多建4个粮仓。
  
  而此时,锦衣卫对李浩和胡勇做了单独的审问。
  
  他们的供词也出来了。
  
  并且根据这两个人的口供,锦衣卫搜查了户部的相关文档,与曹化淳所去找到的是吻合的。
  
  为什么之前不在众目睽睽之下审问?
  
  这事后面必然有牵扯,捉拿后,密审是为了向外界封锁或者延迟消息。
  
  看完李浩的口供,崇祯突然之间就不淡定了。
  
  他没想到,这事居然还牵扯到了前任宣府总督沈棨。
  
  这事为什么就牵扯到沈总督了呢?
  
  从李灏这些人手里买粮食的是江南的一个财主,叫屠尧。
  
  屠尧是沈棨的女婿。
  
  江南屠氏,明末有名的富商家族!
  
  屠氏在浙江,浙江离淮安还是有一点距离的。
  
  但别忘了,东南这一带为什么商业会如此发达。
  
  就是因为河流众多,在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和火车的时候,河流就是经济的大动脉。
  
  浙江的商人,想要把生意做到淮安,所需要增加的成本并不多,完全是可以的。
  
  再加上有沈棨这个宣府总督在朝中做背书,官方的人跟他们肯定十分配合。
  
  不知为何,崇祯突然意识过来了,不不不,远远不止!
  
  远远不止沈棨!
  
  六月份宣府大整顿的时候,从宣府运到大同,消失的那批粮食,是卖到了漠南蒙古的,名单上第一个就是沈棨。
  
  而宣府和大同在之前,则都是前兵部侍郎魏中云在管。
  
  卖粮食这种事,并不是这两年特有的。
  
  如果真的是屠氏,又牵扯到边疆大吏,粮食肯定还能卖出更高的价格来。
  
  这里面必然还有兵部偷粮案的余孽!
  
  没错了,李灏从五年前开始接触操办这事,五年前是崇祯元年,那时候魏中云刚上台,是被朱由检请回来的。
  
  明末的边军一直缺粮,可是明末的粮食总量其实并不少。
  
  明朝的肥料、工具、农业生态,都比唐宋要发达。
  
  别说什么小冰河时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是记载了明末的量产的,北方每亩都能产3石(360斤)每年。
  
  按照大明朝8亿亩的体量,全国老百姓都够吃。
  
  收税收上来,税粮却越收越少,边军吃的也越来越少。
  
  粮食特么的到底都去哪里了?
  
  难道还在中间消失了?
  
  这就清楚了!
  
  崇祯盯着这份供书出神,李灏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的内幕,他不过是淮安这里,偷偷收集税粮的一个节点。
  
  税粮偷偷运出来,交给屠氏之后,屠氏具体卖给了谁?
  
  中间如何操作的?
  
  其实也没有充分的证据就能证明屠氏在操作这些粮食的时候,与兵部余孽有关。
  
  那些都还只是崇祯的猜想。
  
  还有一种可能,屠氏就单纯的卖到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