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378章大明朝坑爹的商税

第378章大明朝坑爹的商税

第378章大明朝坑爹的商税 (第2/2页)

过税包括钞关税、抽分税、门税、淮安四税等等。
  
  当然,关税除了河运设置关卡,在陆路也有设置。
  
  只不过,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交通设备不发达,明代大多数的大宗商品走河运,所以河运的关税肯定是大头。
  
  大明朝的商税肯定是有的,也绝对不是后世网上有些人说的不收商税等等,更加和魏公公没半毛钱的关系。
  
  就说眼前张晨看到的,就是在收关税。
  
  商人们大车小车,在关卡接受检验。
  
  王敬文突然说道:“张公子,你看,那个人是不是周公子?”
  
  崇祯定眼看去,好家伙,还真是之前在徐州遇到的周公子,还有他的头号狗腿子跟班李秉如。
  
  崇祯算了一下时间,他是徐州一路南下,在淮安停留了几天,再急速赶往南京,而周公子应该是一路南下。
  
  崇祯的速度比对方快,在这里相遇倒也是合理。
  
  崇祯立刻看到有几个商贾走到公子旁边。
  
  其中一个商人大量了周公子两眼,说道:“这位公子,可是官人?”
  
  一边的李秉如说道:“自然是了,你有何事?”
  
  “哦,小人这里有一批货,要过前面的关卡,想借公子过个关,这里有一点薄银,还请公子笑纳。”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银子来,足足二两银子。
  
  李秉如看来一眼周公子,周公子点了点头。
  
  这一幕被张晨看到了。
  
  明代的商税也是有规矩的,有功名的举人、进士,还有官员、勋贵等等,都是不收关税的。
  
  所以许多商人在路上运气好,遇到这些人,就会给点钱,在他们的庇护下,免费过关。
  
  这是大明朝的基本国情之一。
  
  崇祯又看到两个商人在路边找到了周公子。
  
  他留心了起来。
  
  正好这个时候,东张西望的李秉如看到了崇祯。
  
  他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哟,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了。”
  
  周公子撇过头,也看到了崇祯和王敬文,他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崇祯说道:“你们这是在逃税?”
  
  他此话一出,那几个人商人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全身炸毛了,怒视崇祯。
  
  周公子说道:“有些事,不要乱管,有些话不要乱说,对你没好处。”
  
  崇祯笑而不语,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总不能直接在这里抄家伙吧,这样影响多不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根治不了问题。
  
  他目送这批人走到前面的关卡,一路过关卡。
  
  那关卡收税的人拿李秉如一点点银子,就没有多问了,立刻放行。
  
  崇祯心头一沉,好家伙,难怪朝廷收不上来商税啊!
  
  其实大明朝的商税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了,今天看到的这一幕,并不仅仅只是基层人员贪污这么简单。
  
  朱元璋本人不太重视商税,这和他的出身有关系。
  
  朱元璋是政治、军事强人,但他也有弱点,最大的弱点就是金融和经济。
  
  大明朝最开始的银钞就是被他本人玩废的,他对地方官的要求也强调稳定地方治安、维护地方秩序、倡导风化等等。
  
  至于某些官员如果在地方上严格收取商税,则会被他认为斤斤计较、不务正业。
  
  甚至过甚者,还会被责备几句。
  
  官员们当然会转变风向。
  
  所以,大明朝的官员们,从朱元璋时代,脑子里就对关税不重视。
  
  然而,时代是发展的,朱元璋时代是刚从战争年代过来,全国重农没毛病。
  
  明朝末年的商业已经非常发达,大明上上下下对商税的重视程度依然不高。
  
  张晨刚穿越过来的第一年,也就是崇祯二年年底,他在账本上看到的商税收录,10万两。
  
  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再不怎么重视,也不可能只收到10万两。
  
  要知道,正统历史上,崇祯给河西务的关税目标是4万两,仅仅一个河西务就定的是4万两。
  
  不过那只是朝廷定的目标而已。
  
  实际上朝廷在过去的商税制度里认认真真收,还是可以收几百万两的。
  
  可是一来地方官不太重视商税,二来商税监察制度不严,基层人员像今天这样的操作实在太多。
  
  再加上层层盘剥,到户部手里的也就那么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