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第四百三十九章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第四百三十九章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第四百三十九章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第2/2页)

“这样做,确实不错。”
  
  赵昆点头表示认可,又接着问:“父皇还记得我说的避免金银这类东西吗?”
  
  “记得。”
  
  嬴政颔首道:“除了金银之类的东西,赏赐清单里还有诗书典籍,秦律等等。”
  
  “刚才我还说别人说话都不利索,父皇又赏赐他们书,这不是为难他们吗,就那秦律,我看了都头疼,父皇还让他们看书,就不怕他们被逼疯吗?”赵昆忍不住好笑的道。
  
  “胡说八道。”
  
  嬴政瞪了眼赵昆:“乌桓和鲜卑也有人喜欢中原文化,否则他们也不会学习秦语,周礼!”
  
  “他们学习,是为了让你觉得他们重视秦国,并不是真想学。”
  
  “不管他们是真想,还是假想,这些诗书,都有特别的意义。”
  
  “什么意义?”
  
  赵昆表情诡异:“父皇该不是想教化他们吧?”
  
  “我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教化异族怎么了?”嬴政表情淡淡的反问。
  
  赵昆闻言,有些无奈了。
  
  看来,就算鲜卑和乌桓出使秦国,始皇帝对他们,依旧存有偏见,总觉得他们是没开化的蛮夷,需要诗书典籍教化他们。
  
  眼见赵昆不说话,嬴政又沉沉的道:“这些异族人,看似温顺,却难保没有异心,乌桓与匈奴相邻,两者习俗差别不大,同样善于骑射,若给成长空间,很快会是第二个匈奴。”
  
  此话一出,赵昆着实有些震惊,不由呆呆的看着嬴政。
  
  却听嬴政又肃然道:“如果不能改变他们的风俗,眼下尊崇我大秦,也只是缓兵之计,等匈奴覆灭草原,而我们又无暇顾及草原的时候,他们迟早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父皇的意思是,通过诗书典籍,让他们变得温顺?”赵昆若有所思的道。
  
  嬴政点头,表示认可。
  
  赵昆恍然明白,原来自己父皇早就从长远考虑了。
  
  中原王朝,根本不在乎那些边缘部落,也没兴趣拯救他们,所谓诗书典籍,圣人教化,无非是他们变得更听话,更容易控制。
  
  这让赵昆他想起了文成公主与颂赞干布,好像从那时候起,吐蕃就开始走向稳定,受大唐控制。
  
  无论是以后的吐蕃,还是现在的鲜卑和乌桓,一旦失去自己的文化,就再也不能骁勇善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人打败。
  
  甚至,那些学了中原文化的异国贵族,开始走向争权夺利的道路。
  
  如此一来,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顺理成章了。
  
  始皇帝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对权术,兵法,以及国策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
  
  所以区区乌桓和鲜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而他现在,正用文化入侵这个办法,对付乌桓和鲜卑。
  
  别小看现在的乌桓和鲜卑,赵昆记得,在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就是取代了匈奴的鲜卑。
  
  所以,对鲜卑和乌桓,必须要有防备之心。
  
  很明显,在这一点上,嬴政比赵昆更高瞻远瞩,而且全面。
  
  他不仅防备乌桓和鲜卑,还对他们施展各种策略,抑制他们的发展。
  
  从册封的时候开始,嬴政的计划就已经展开了。
  
  可这个计划要很多年才能看到效果,毕竟风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旦他们改变,那就意味着中原王朝,彻底控制了他们。
  
  想到这里,赵昆对始皇帝的佩服,更上了一层楼。
  
  他虽然有着先知先觉的优势,但论到治国,以及大策略计划,远远不及始皇帝的千分之一。
  
  就比如赏赐之事,看起来丰厚,且彰显皇帝恩德,实际上却棉里藏刀。
  
  而且,丝绸和瓷器,又可以促进双方贸易往来。
  
  至于诗书典籍,更微妙了。
  
  你不是尊崇我大秦国吗?
  
  那我大秦国的主流文化,你不来学学?
  
  不融入我大秦国圈子,谁带你玩?
  
  仔细想想,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从来都不是一团和气,满满的都是算计。
  
  在匈奴的对战中,赵昆一直以为自己左右了局势。
  
  就算对匈奴各部,鲜卑和乌桓朝贡,他都认为是自己的引导,并深思熟虑的结果。
  
  到现在他才明白,他确实起到了作用,但不是真正但决策者。
  
  以乌桓和鲜卑来说,当得知他们要朝贡秦国,始皇帝肯定与大臣商议过,否则绝不会让他们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去云顶宫朝见。
  
  虽然符合大秦接见异国使臣对礼仪,但个中意思,却不难让鲜卑和乌桓对中原人热情好客,印象深刻,并对中原文化,也兴趣盎然。
  
  始皇帝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更了解中原文化,从而变得更好控制。
  
  可是.....
  
  从什么时候开始,始皇帝就有了通过文化来控制异族的计划呢?
  
  想到这里,赵昆有些好奇的问嬴政:“父皇,你的计划该怎么展开?”
  
  “什么计划?”嬴政一愣。
  
  “就是通过文化控制鲜卑和乌桓啊!”
  
  “谈不上控制!”
  
  嬴政笑着摆手:“就是让他们多了解中原文化。”
  
  “那.....最终的目的呢?”赵昆追问。
  
  嬴政想了想,道:“应该是归化。”
  
  “归化?”
  
  赵昆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趣。
  
  却听嬴政接着道:“如果乌桓和鲜卑能改变习性,并学习中原文化,习俗,使用小篆文字,说秦语,那么以后接纳他们为秦国子民,也就不存在什么控制不控制了!”
  
  赵昆对嬴政竖起了大拇指,赞道:“父皇高明!”
  
  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很明显,嬴政又想到了他的前面。
  
  按照赵昆的想法,通过文化入侵,可以让鲜卑和乌桓变得更加温顺,也就不容易惹麻烦。
  
  如此一来,大秦北方便会趋于稳定。
  
  可嬴政的计划,却是让乌桓人和鲜卑人,最终变成秦人。
  
  如果真能达到这种目的,那乌桓和鲜卑这两个民族,将不复存在。
  
  以后的乌桓和鲜卑,就算血缘上与中原人不同,但他们都以中原人自居,乌桓和鲜卑的领土,自然成了秦国的领土。
  
  在赵昆看来,这足以称得上功在千秋的大事。
  
  毕竟,乌桓和鲜卑所处的位置在后世的大兴安岭一带,哪里有肥沃的黑土地。
  
  以后在那里发展农耕,绝对能提高粮食产量。
  
  想到这里,赵昆乐呵呵的笑了笑:“如何如此计划,当真了得,若是能让他们有归属感,以后征战,或许不用我们秦人也可以!”
  
  “何为归属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