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第四百五十九章给始皇帝科普杂交水稻

第四百五十九章给始皇帝科普杂交水稻

第四百五十九章给始皇帝科普杂交水稻 (第2/2页)

“理论上是可以的!”
  
  赵昆答了一句,然后拿起笔,拽了张纸,随意花了一朵花,朝嬴政解释道:“我大秦的农作物,主要以粟,麦,稻为主。”
  
  “红薯和土豆为辅。”
  
  “其中稻的前景最好,口感也不错。”
  
  “那就先说说杂交水稻。”
  
  “农作物也分雌雄,有传宗接代的需求,等到万物复苏的季节,他们便会进行苟且之事。”
  
  嬴政皱了皱眉,认真地听着。
  
  赵昆指着花蕊:“农作物生长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那么他们如何苟且呢?”
  
  “如何?”
  
  “进化!”
  
  “什么进化?”
  
  “这个比较复杂,以后再说。”
  
  赵昆摆了摆手,又画了一朵花:“现在这两朵花,代表的是两株农作物,它们是同类,分雌雄,如果要进行传宗接代,首先得它们花粉相遇。”
  
  “如果都待在原地不动,如何花粉相遇?”嬴政提出了质疑。
  
  赵昆笑着道:“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要感谢大自然。”
  
  “大自然?”
  
  “没错。”
  
  赵昆点头,又在花上画了两只小蜜蜂,朝嬴政问:“父皇可认识?”
  
  “蜂蜜?”
  
  “开花的季节,是不是能经常看到蜂蜜在花间飞舞?”
  
  听到这话,嬴政眼睛一亮,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赵昆看了看他,挑眉道:“父皇想明白了?”
  
  嬴政捋了捋胡须,示意赵昆继续说。
  
  赵昆笑道:“其实蜂蜜采花的过程,身上会沾染一下花粉,等它采完一朵,去下一朵的时候,那些花粉便会两两相遇。”
  
  “嗯。这个的确有可能。”
  
  “不是有可能,是本身就这样!”
  
  赵昆接着道:“蜜蜂作为花粉传播的媒介,大自然中还有其他的媒介,比如风。”
  
  “风吹花粉,也有机率散落在其他花朵上。”
  
  “嗯……”
  
  嬴政沉吟了一下,抬手道:“你接着讲!”
  
  “接着讲就是农作物的苟且了,也称杂交。”
  
  赵昆看向嬴政:“既然大自然让蜜蜂作为传播花粉的媒介,甚至风都可以,那么勤劳的人,为什么不能完成这个工作呢?比如人工授粉?”
  
  “你的意思是,当农作物开花的时候,让人去将花粉弄下来,两两相遇?”嬴政眯眼。
  
  “不错。”
  
  赵昆点头道:“杂交的精髓就是,选择两种需要配种的农作物,进行人工授粉,这样产生的后代,就有了两种植物的优点。”
  
  “就好比相貌平平且身材魁梧的男子与相貌俊美且身材矮小的女子组成夫妻?”
  
  “可以啊父皇,这例子举得慢恰当的!”
  
  赵昆朝嬴政比了个赞赏的大拇指,道:“回到农作物本身,比如具有小麦的抗病能力,却产量不高,与抗病能力差,但产量高的进行杂交。”
  
  “结果是既有抗病能力,产量也高,对吗?”
  
  “父皇英明!”
  
  赵昆随口拍了个马屁:“所谓杂交,就是这么简单。”
  
  “说起来的确简单。”
  
  嬴政笑看着赵昆,幽幽道:“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只有我儿才能发现,还能说出相应的道理来,可见我儿天资聪颖,做事不凡。”
  
  “还好还好。”
  
  赵昆挠头笑道:“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儿子。”
  
  “呵。”
  
  嬴政呵了一声,也笑道:“你刚才拿小麦抗病能力举例,如果抗病能力没达标,再怎么高产也是没用的。”
  
  “是这样。”
  
  “那照此推论,新品种的抗病能力和高产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赵昆想了想,道:“需要进行实验。”
  
  “实验倒是可以,就是怎样才算高产?”嬴政反问。
  
  “起码要比原有的农作物产量高。”
  
  赵昆放下手中的笔,答道:“抗病能力也是如此,需要与之前的进行对比。这样才能看到进步空间,进行下一次实验。”
  
  “那根据你的估计,会增产多少?”
  
  “大概五成吧。”
  
  “五成?!”嬴政诧异。
  
  赵昆环抱双臂:“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我儿此话当真?”
  
  “父皇什么时候看我骗你了?”
  
  “这....”
  
  嬴政迟疑了一下,道:“如果不是平时没正形,父皇倒是相信你,只是这件事非同小可,没看到实际收成,父皇还是难以置信。”
  
  古人对粮食的感情,犹如现代人对手机。
  
  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袁爷爷的出现,改变世界,解决了温饱问题。
  
  除了饱受战火的国家,以及无法被科技覆盖到的地方,现代人基本告别了食不果腹的年代。
  
  但农耕社会不同。
  
  纵观历史,即使在万国来朝的唐代,天灾造成的饥荒,也时有出现。
  
  更何况其他朝代,百姓食不果腹已经是常态,能吃饱的日子都被称之为盛世。
  
  毫不夸张的说,即使秦朝有红薯和土豆这种高产粮种,也依旧无法达到安居乐业的条件。
  
  毕竟红薯和土豆无法长久作为主食。
  
  而稻米的充足,才能让国家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外拓展。
  
  正因为如此,嬴政现在看稻米比看军队还重要。
  
  当赵昆表示可以增产五成稻米之后,嬴政要求他立刻开始研究,并且还摆出一副严父的架势,不许他在吊儿郎当,还禁止他技术外泄,不许找农家人帮忙。
  
  这简直太残暴了。
  
  赵昆觉得嬴政剥离了他的人权。
  
  但嬴政告诉他,如果能让稻米增产五成,那将是天大的功劳,即使他死了,也死而无憾。
  
  软硬兼施之下,赵昆不得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农家的人,他还是准备用,这种固步自封的格局,他是不可能要的。
  
  只要农家的人能被他利用,那他们就是专业人才。
  
  以后大力发展农业,少不了他们。
  
  对于这点,嬴政只是提个醒,具体任务还得赵昆来操持。
  
  他的任务倒也简单,只要把杂交的理论写出来,朝中自会有专人接手。
  
  但这样简单的事,赵昆都感觉抓耳挠腮。
  
  说实话,要把杂交水稻的理论说出来,简单无比,但要系统的写出来,牵扯到的学科太多了,就是百科全书抄一遍,也得抄几天几夜。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可没有电脑打字,只能手写。
  
  本来是袁爷爷的事,现在却成了他的事,而且还要从公元前开始。
  
  造孽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