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第四百六十四章盛世之兆下的大秦泡沫

第四百六十四章盛世之兆下的大秦泡沫

第四百六十四章盛世之兆下的大秦泡沫 (第2/2页)

“你们这是怎么了?”
  
  赵昆看了看跟随扶苏而来的陈平,又看了看扶苏,有些古怪的问。
  
  “公子,我....”
  
  陈平刚欲开口,扶苏摆手道:“还是我来说吧。”
  
  “......”
  
  “昆弟,父皇又回甘泉宫了,我现在分身乏术,明日要接见鲜卑的使者,又要主持祭祖大典,还要安排几项重要国事.....”
  
  “行了行了,你有什么事就直接说!”
  
  赵昆摆手打断了扶苏的话。
  
  扶苏试探性的道:“我想让你处理下商事。”
  
  “商事?”赵昆一愣:“什么商事?”
  
  “父皇大赦天下后,关中地区一年多没收到农税,而关中地区的粮食根本不缺。”
  
  “农税免去后,百姓们的粮食越来越多,也就动起了心思,卖粮食。”
  
  “你的意思是说,关中粮价下跌?”赵昆眯眼。
  
  “不错。”扶苏点头:“关中粮价下跌,关外粮食稀缺,这样就有商行倒卖粮食。”
  
  “这……”
  
  赵昆面露尴尬。
  
  关中,作为如今大秦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关中粮行遍地。
  
  百姓手中银钱充足,早已不是自家不种地,就会饿死的时候了。
  
  甚至,很多人嫌自家的粮食不好吃,喜欢去粮行购买从全国各地,甚至西域进口的稀罕粮食。
  
  在关中百姓看来,大秦早已过了那种食不果腹的时候,至少粮食已经是不缺了。
  
  所以免除农业税后,关中百姓不再有以往那种紧张的心态。
  
  家里也不存粮了,甚至,大多数人家里产了粮食,嫌占地方,都拿出去卖掉。
  
  这种自发性大规模的销售自家存粮,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事。
  
  刚开始,陈平等人还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
  
  之前在扶苏的主持下,关中各县都修筑了一个大型粮仓。
  
  粮仓的容量极为庞大,几年红薯土豆下来,都没有填满的时候。
  
  关中百姓自发销售粮食,直接让关中各大粮仓吃了个饱。
  
  然而,过了不到两天,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任何货物,价格都与市场容量挂钩。
  
  当货物大于市场容量的时候,必然会对价格造成巨大冲击。
  
  老百姓们不懂那么多道理。
  
  卖东西嘛,你家卖八十钱一石的价格,那我就比你少一些。
  
  粮商们看到这种情况,也会主动压价。
  
  加上百姓们其实对卖粮食的这点钱,也不太看重。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短短两日之内,整个关中的粮价,就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下,连续降了足足五成有余。
  
  这下子,一直在监管此事的陈平等人慌了。
  
  要知道,无论是什么时代,粮食价格都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说严重一点,粮食价格的稳定,对国家的稳定,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关中粮价暴跌,对整个大秦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负面冲击。
  
  关中百姓十分富足,他们不在乎粮价,可以把自家的粮食以一个随意的价格售卖。
  
  但是,不要忘了,大秦可不仅仅是关中一地。
  
  三十多个外郡,繁荣程度远远比不上关中。
  
  大秦本质上毕竟还是一个农耕社会。
  
  关中以外的地方,大多数百姓还处在看天吃饭的阶段。
  
  难得今年他们的农税也免掉了,好多老百姓都想着售卖一些粮食,给自己家里积攒一些钱。
  
  关中粮价一降,势必影响到大秦其他地方的粮价。
  
  连锁反应之下,外郡粮价自然也会下跌。
  
  如今关中临近的郡县,已经出现这种趋势了。
  
  如果不及时管控,后果不堪设想。
  
  陈平急了!
  
  这哪里是什么盛世景象,这压根就是一场泡沫嘛!
  
  眼见赵昆不说话,扶苏又苦着脸道:“粮价下降,都是百姓自发行为,我们又没办法强制要求他们提高价格售卖。”
  
  他也是才明白粮价下降,对大秦来说,反而是坏事这个道理。
  
  扶苏虽然与蒙毅商量过商法,但这种上升到宏观调控方面的政务,却也不熟悉,也提不出什么太好的建议。
  
  陈平脸色阴沉的说道:“百姓自发售卖我们管不了,但粮商我们却管得了。不妨在大朝会中出台一项政策,严厉禁止粮商低价收粮!”
  
  扶苏闻言,眼睛一亮。
  
  陈平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之前,大秦百姓在严苛的律法管理下,对朝廷强制要求的事情,都极为顺从。
  
  除非活不下去了,否则一般人不敢反抗。
  
  如果真的和陈平所说一般,出台律法,强制让粮商提高收购价格,那些粮商绝对不敢违背。
  
  按照大秦一脉相承的法家思维,治国嘛,没有严刑酷法治不了的。
  
  割鼻不够,那就砍脚,砍脚威慑还是不够,那就砍头。
  
  再往上,还有腰斩、五马分尸、夷亲族之类的严厉处罚。
  
  我大秦律法,专治各种不服!
  
  扶苏也是大秦新政的见证者,对于这种事情,毫无心理压力。
  
  然而,这也是陈平想当然了。
  
  严刑酷法,根本违背不了自然规律。
  
  粮价骤降,这是市场规律运行之下的产物。
  
  强制粮商提高价格,违背的是整个市场。
  
  这次出台律法或许能够成功,下次呢?
  
  反而,一旦开了这个坏头,他们这些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秦市场经济,必然会轰然倒塌。
  
  那种后果,对于大秦来说,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商法之中规定,粮行本就归朝廷管控,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治理一下这个行业。”赵昆道。
  
  解决眼前的麻烦,其实也不是毫无办法。
  
  第一个便是,广建粮仓。
  
  关中粮仓,看似存量很多。
  
  实际上,按照大秦百姓现在的生活水准,真要遇到什么灾荒,仅仅靠关中的粮仓,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之前赵昆就有在大秦至少建十座大型粮仓的构想。
  
  只不过之前粮食不足,这个计划根本难以实现。
  
  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倒是可以将粮仓建起来。
  
  另外,粮食行业实在是太过重要,所以蒙毅在商法之中,将这个行业提高到了盐、铁等行业同等的位置上。
  
  商法目前还未正式施行,不过也可以提前准备了。
  
  赵昆的想法是,由国家出钱,从百姓手中平价收购粮食,填充粮库。
  
  粮商们想要收购粮食,可以,但是价格必须不低于官方价格。
  
  虽然也带一些强制措施,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宏观调控的范畴。
  
  国家出手,强行平抑粮价。
  
  而且,相当于是变相为百姓发了一波福利。
  
  百姓们手中有了钱,又可以转化为消费能力,又拉动了内需。
  
  可以说,这个办法,两全其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