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番外24:始皇帝的老年退休生活

番外24:始皇帝的老年退休生活

番外24:始皇帝的老年退休生活 (第1/2页)

「呵呵。」
  
  听到王贲之言,李信不由笑了笑。
  
  这么多年,他一直没与王贲见面,除了王贲韬光养晦以外,还有面子问题。
  
  说起来,王贲比他大不了几岁,都是家族中二代将领的翘楚。
  
  李氏家族在陇西,不比王氏家族在频阳差多少。
  
  可惜,王贲有灭三国之功,他李信却不堪回首。
  
  如今的频阳王氏,更是在王贲的带领下,王离的开拓下,如日中天。
  
  而反观李氏家族,从他「陨落」开始,逐渐走向衰败。
  
  连一个旁系李毂,都还只是一个裨将。
  
  嫡系更是无将无才,全靠他现在苦苦支撑。
  
  大秦封侯历来都比较小气,在始皇帝时期,因为大事不断。
  
  算上封君、封侯者,全部加起来,有名有姓的,不过是二十九人。
  
  相对于一统华夏那种旷日持久的国战,这点数量,根本不够看。
  
  可见,大秦的高级爵位有多么难得。
  
  而军功封侯者,又有一些说法。
  
  王翦的武成侯、王贲的通武侯,最为金贵。
  
  至于其他的如同九原侯、东陵侯、南阳侯之类,以地名为爵位的,相对来说便差一些。
  
  即便是关内侯,也因为数量太多,变得不太值钱。
  
  很不巧,李信的爵位,就是陇西侯。
  
  正因为如此,所有封侯之中,又以王氏父子地位最为超然。
  
  彻侯王翦,是始皇帝最早封的武侯之一,仅仅是在当初始皇帝还没主政,捏着鼻子认下的长信侯嫪寿之后。
  
  当时,王翦受封武成候。
  
  后来在一统华夏的过程中,王翦被封为彻侯,一时间风头无两。
  
  他与始皇帝相互扶持,两人名为君臣,实际上与老友无异。
  
  王贲同样战功彪炳,受封通武侯。
  
  当初始皇帝东巡,率兵护卫的便是王贲。
  
  可见王氏父子,在始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频阳王氏,在军中完全就是一个异类。
  
  始皇帝在的时候,对王氏父子宠信有加。
  
  始皇帝退位了,二世赵昆,又是王贲的女婿。
  
  这种地位,可以说是无法撼动了。
  
  与两人相比,其他封君、封侯者,混得就比较凄惨了。
  
  始皇帝在泰山封禅后,便开始安心发展国内。
  
  大秦军侯虽然数量不多,但大多数都销声匿迹,名声不显。
  
  始皇帝不是薄情之人,其余军侯再怎么混得差,也不至于混到李信这种地步。
  
  当初李信攻楚兵败,备受唾骂。
  
  那个时候的秦国,已经展露出气吞天下的气势。
  
  各路战场,接连告捷,小败或许有,可李信那样的大败,从未有过。
  
  秦人骂李信年少轻狂,轻敌妄为。
  
  灰熘熘逃回咸阳后,还是始皇帝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然后王翦才出面伐楚,收拾了李信丢下的烂摊子。
  
  这件事情,成为李信心底的一根刺。
  
  每次午夜梦回,他都会想到当初战场上的情景。
  
  始皇帝念旧,从来没苛责过他。
  
  甚至,该给的都给了。
  
  可李信过不了心中的那一关。
  
  就算如今已经找回自信,心中那股酸楚感,依旧存在。
  
  特别是在王贲面前,这种酸楚感,又被再次放大了。
  
  在另一个时空中,这个刚刚崭露头角,便震撼华夏的大秦名将,如流星一般,暗然退场
  
  。
  
  无疑成了千古遗憾。
  
  赵昆曾无数次想过,若在另一个时空中,李信没有颓废,光凭项羽、刘邦那些人能否推翻大秦?
  
  大概率是不能吧。
  
  要知道,李信出身名门望族。
  
  他的先祖李宗,是魏国大夫,祖父李崇,是秦国陇西太守,父亲李瑶,是南郡太守。
  
  从他往上数,四代皆是公侯。
  
  即便是秦灭之后,李信的重孙李广,也在后世闯出了飞将军的赫赫声威。
  
  从家族底蕴上讲,李信的能力,绝不应该是展露出来的这些。
  
  这次出征,赵昆特让李信当副帅,也有振兴李氏家族的意思。
  
  毕竟,处在他那个位置,是不可能让一家独大的。
  
  均衡才是帝王之道。
  
  就算王氏是自己妻族,也一样如此。
  
  对赵昆这种想法,王贲是非常支持的。
  
  树大招风的道理,他自然清楚。
  
  见李信在自己面前,有种说不出来的拘束感,王贲不由叹了口气。
  
  这次出征,在他看来,根本毫无难度。
  
  当初秦国一穷二白,还不是靠着一口志气,虎吞华夏的?
  
  如今,大秦兵强马壮,根本不惧任何势力,任何国家!
  
  这些年,王贲虽然没有领兵作战,但一直在军中担任要职。
  
  大秦现在的军力是个什么状况,他心里门儿清。
  
  科学院不计成本的研发新式武器,一有出产,便装备军队。
  
  大秦军队已经不是出征的时候人人携带一个十斤大饼,要吃没吃要喝没喝的状态了。
  
  可以说,王贲这辈子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如果三十年前,有这样的军队。
  
  王贲敢一个人单挑六国。
  
  他最为关心的,反倒是李信现在的状态。
  
  只见王贲站起身来,走到李信跟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当初伐楚一战,我们心里都清楚,罪不在你!」
  
  「这些年来,始皇每每谈起你,都无甚兴致。你知道的,他从不怪你打了败仗,他怪的是,那一战把你打成了瓜怂!」
  
  「后来你在北疆找回了些脸面,陛下比你还开心,时不时的跟我谈起此事!」
  
  「这次陛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李信的名字,再次响彻整个帝国,你他娘的,要争口气,别再成瓜怂了!」
  
  军中将领,说话向来直来直去。
  
  王贲和李信说话,也没有绕弯子。
  
  当初李信伐楚,差一点就成功了。
  
  按理来说,项燕虽是楚国名将,但面对大秦十万虎狼之师,胜负也只有五五之数。
  
  若非当初昌平君熊启在郢陈反叛,与项燕前后夹击。
  
  那一战,李信未必会败。
  
  昌平君熊启是始皇帝的表舅,这也是始皇帝一直以来,都对李信有些愧疚的原因之一。
  
  所以他战败之后,也没有被始皇帝追究责任。
  
  李信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王贲的话。
  
  他是一个高傲的人,从来不屑于找借口。
  
  在他看来,败了,就是败了。
  
  这便是事实。
  
  见李信默不作声,王贲眯了眯眼睛,又道:「此次出征,陛下特意交代我,让你领兵七万,为先锋,入本都王国!」
  
  「嗯?」
  
  李信一愣。
  
  不过,在军中数十年,面对军令毫不犹豫接受,已经成为他的本能。
  
  「喏!」
  
  李信双手抱拳,果断应道。
  
  随后,王贲从怀中取出一个,上面印着虎头的小盒子,递给李信。
  
  「这是?」
  
  李信双手接过,疑惑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