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番外31:我们狠起来,世界将为之颤抖!

番外31:我们狠起来,世界将为之颤抖!

番外31:我们狠起来,世界将为之颤抖! (第2/2页)

老梅塞罗在亲卫的护卫下,迅速向后退去。
  
  击鼓进兵,这是诸夏军队的习惯。
  
  鼓声一响,老梅塞罗便知道,秦军的进攻便会随之而来。
  
  如果说刚才,老梅塞罗还会认为秦军是在虚张声势。
  
  毕竟,此时双方距离还将近一里。
  
  这么远的距离,秦军的攻击根本威胁不到城墙上的本都军队。
  
  但是,刚才那一万人的惨死,让老梅塞罗知道。
  
  眼前的秦军,早已经不是自己之前费尽心思了解的那支军队了。
  
  他们的武器,比自己想象得要恐怖多了。
  
  老梅塞罗还没有走了几步,耳边就不断响起重物在空中飞行带出的刺耳的长啸声。
  
  他勐然扭头,便看到数十个黑色的人头大的陶瓷罐子,从秦军阵地飞向了城头。
  
  火药武器?
  
  老梅塞罗脑海中出现这个词语,随后他嘴角下意识裂开,想要嗤笑......
  
  .........
  
  十日之后,大秦帝国都城,咸阳。
  
  自从上次迦太基人入侵事件之后,大秦派出西征军远征本都王国。
  
  此后这几个月,大秦国内的气氛便一直都很压抑。
  
  这段时间,秦人购买报纸的热情空前高涨。
  
  每一期时事报纸发行,都会立马被人抢购一空。
  
  所有人都关注着西征军的动向,希望一觉醒来,便听到西征军大胜的消息。
  
  对于如今的大秦来说,胜利从来都是按时按点的,不会迟到,更不会缺席。
  
  今日是大秦新历新年。
  
  和去年始皇退位,第一个新历新年相比,咸阳显得要冷清了不少。
  
  不过,比平常,还是要热闹了许多。
  
  清晨时分,天色才蒙蒙亮,街上就已经布满了摆摊的小贩。
  
  很多睡眼惺忪的大人,在自家小孩的催促下,摇摇晃晃来到街上。
  
  大年初一是所有秦人一年之中,最为欢快的时候。
  
  突然,一声洪亮的钟声响起。
  
  街上,所有人的动作都是一停,齐刷刷的朝着钟声响起的方向看去。
  
  赵昆登基之后,便在咸阳的四个方向的城墙的墙头,各造一个大钟。
  
  平日里这些大钟用于报时,遇到大事的时候,还能够起到传讯的作用。
  
  所有人侧耳倾听,随后不约而同朝西面看去。
  
  钟声响起的方向......是西方!
  
  铛——!
  
  铛——!
  
  铛——!
  
  钟声接连不断的响起,不紧不慢,极为洪亮。
  
  “钟响了几声?”
  
  “好像是九声!”
  
  “九声?!意思是西方的兵事大胜了!?”
  
  直到钟声停止,街上的人都交头接耳,小声交谈。
  
  很多头脑灵活的咸阳百姓,已经是一脸喜色了。
  
  就在这个时候,西面的宽广街道上,响起急促的马蹄声。
  
  所有人都抬眼望去,就看到一行全副武装的骑兵,头顶红缨,在主干道上策马奔腾。
  
  “西征军兵临本都,先锋将军李信首战告捷,阵斩六十万!”
  
  “西征军兵临本都,先锋将军李信首战告捷,阵斩六十万!”
  
  传信兵士们一边狂奔,一边扯着嗓子大喊。
  
  但是,没有任何人对此有反应。
  
  所有人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他们惊讶的不是大秦军队又打胜仗了。
  
  对大秦军队来说,打胜仗没有什么稀奇的,输了才是奇怪的事情。
  
  他们震惊的,乃是阵斩六十万这个数字。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撼了。
  
  以至于,传信的军士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后,街道两侧的人们,才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这一刻,被压抑了数月的情绪,彻底释放出来。
  
  人们喜气洋洋,议论纷纷。
  
  不过,他们讨论的重点,似乎有些奇怪。
  
  “你们刚才听说了吗?李信将军阵斩多少?”
  
  “六十万,他娘的,这些异族人真他娘的多!”
  
  “多了才好!多了杀起来爽快!”
  
  “要说李信将军这些年也是吃了不少苦,这次真是扬眉吐气了!”
  
  “谁说不是呢!陛下对李信将军真好!”
  
  “可不是嘛,两代帝王恩宠,换做我都感恩戴德,誓死效忠了!”
  
  “说得陛下不恩宠你,你就不效忠了?”
  
  “哈哈哈,哪能呢!陛下万年!”
  
  “陛下万年——!”
  
  .........
  
  就在咸阳百姓为大捷谈笑风生的时候,咸阳宫,麒麟殿。
  
  作为二世皇帝第二年的新年,今日是大秦固定的大朝会的日子,满朝文武齐上殿。
  
  赵昆高坐龙椅上,俯视着群臣。
  
  经过两年的时间,如今的赵昆,已经彻底理顺了朝堂。
  
  始皇帝时期的三公九卿统领朝政制度,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取而代之的,是一会三省十三部的框架。
  
  朝堂上,面貌焕然一新。
  
  以王贲、蒙恬等为首的老臣,已经彻底退居二线。
  
  如今的朝堂上,主要是五十岁以下的年轻臣子。
  
  国家银行、监事局以及市场监管局三省,统领的臣子,则都是赵昆当皇子时候的近臣。
  
  新朝之名,彻底落实。
  
  当然,还是有些暗潮在涌动,但并不影响赵昆对朝堂的掌控。
  
  看似不及始皇帝当政时期,实则政令通达,就单单是实施的效率方面,就远超始皇时期。
  
  今年,除了迦太基人弄出的一些意外,整个大秦都在按照赵昆预定的计划,稳步向前。
  
  二世元年,大秦着手实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
  
  关中依旧作为试点地区,铺满了国立医馆。
  
  另外,福利保障体系,也已经初步建立。
  
  建工部在科学院的协助下,也开始在全国选址,建造水利工程。
  
  铁路已经联通关中、洛邑以及已经建设出雏形的广南新城。
  
  各部逐一汇报,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所有臣子脸上都没有喜色。
  
  因为赵昆脸上没有任何喜意。
  
  咸鱼六年,登基两年,赵昆身上的龙威日益变重。
  
  平时他还能够温和待人,但只要是在朝堂上,他从来都是不假辞色。
  
  所有人都知道赵昆为何会这样。
  
  国内事务不用说,做得好,那是应该的。
  
  毕竟所有事情,都是决议会统领,十三部只需要执行即可。
  
  但国外的事务,却并非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