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顽贼 > 第七百七十三章 盆地

第七百七十三章 盆地

第七百七十三章 盆地 (第1/2页)

汉中府。
  
  汉中府的情况,并不像蒋应昌所上《汉中府志》中那样,安宁祥和、百废待兴。
  
  这实际上是一块充满绝望的盆地。
  
  暴雨带来的山洪摧毁村庄,汉江涨水冲垮桥梁,从知府蒋应昌到汉中旅军兵,一万余人连旬成月、脚不沾地到处救人。
  
  烈日洪水,衣裳湿了干、干了湿,让军兵腹背腰间长满疹子、肌肤溃烂,包括蒋应昌与罗汝才在内,成百上千的人病倒,还要承受大水中兵粮腐烂、铠甲锈蚀、战马倒毙、兵营冲毁、军兵失踪的窘境。
  
  蒋应昌编《汉中府志》,实际上就是其长期巡于河岸,指挥防洪泄涝,导致背后被汗水溻烂溃破,最后被罗汝才绑到瑞王宫强行休息的结果。
  
  而罗汝才本身的情况也没比蒋应昌好到哪儿去,只是其皮糙肉厚爱面子,升任汉中旅帅后常以汉中长官自居,不愿落后于人。
  
  直到实在顶不住,被蒋应昌往死里干的架式吓住,仍不愿投降,这才使了作弊手段,命部下强行将对手捆绑送歇。
  
  他自己又带人在干岸上巡逻两日,这才从城外捡了几个漂亮的小寡妇,带回瑞王宫,以照顾蒋应昌为由,把灾情应对的事务交给汉中旅的副总兵张上选。
  
  罗汝才则在瑞王宫里负责给蒋应昌喂汤换药,开始偷懒儿。
  
  倒也不是罗汝才不把汉中的涝灾当回事,实际上随着他们夜以继日的救灾,汉中涝灾的情况已得到极大遏制。
  
  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元帅府注重军事的权力架构,使汉中旅帅,是汉中府最大的官儿,汉中知府蒋应昌则是他的部下。
  
  一个在信地掌管文书、仓储、工徭、监督等工作的佐贰官。
  
  战乱年代,一个地方不一定需要文官,但必须要有驻军。
  
  元帅府的职官构架也是如此,如果头顶没有大都督,旅帅就是在信地开府建牙、上马管军下马治民的小元帅。
  
  部下病倒了,罗汝才肯定要解衣推食、嘘寒问暖。
  
  至于灾后工作,罗汝才本来就很怀疑这项工作的正当性。
  
  在他看来,把大元帅交给他的强兵健马,如泥沙般挥洒在救援灾民的危险事务与疏通河流、建造工事的枯燥工作中,是对军队最大的浪费。
  
  只要把内部人心团聚好了,军队就无往不利,军队没有问题,一切就都没有问题,没粮食没兵甲没钱没人,都可以抢……他们总能安然度过危机。
  
  但他又很清楚,刘承宗乐于做这样的事。
  
  刘承宗还是个流寇头子的时候,就喜欢以武力仗义行侠,帮助不相干的弱小之辈——他罗汝才,也一样是被刘承宗扶助的弱小之辈。
  
  没有当年捂着被艾穆射穿的屁股投奔刘承宗,哪能有今日旅帅之尊位。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并非罗汝才愿意救人,这对他来说,只是为博得大帅好感、投其所好的政治。
  
  不过实际上,尽管蒋应昌和罗汝才在灾情中都吃尽苦头,但他们俩汉中府的军政长官,在对抗涝灾的工作上起到的效果,其实还不如养伤、偷懒之后的张上选。
  
  熟于振兴文教的蒋应昌,仕途活动于旱灾地带,这辈子见的水,没汉中下两天雨来得多。
  
  而曾主持过捣毁韩王宫、洗劫瑞王宫等大型工程,拥有丰富的破坏经验的罗汝才,对于建设,那更是承宗吃亏——闻所未闻。
  
  他俩懂个屁的水患。
  
  俩人绑一块都跟张上选差得远。
  
  人家张上选虽是武将,镇筸兵湖广副将出身,可是家就住长江流域的经常爆发山洪水患的山区地带。
  
  张上选接手灾后工作,不过几日,就在大水渐退的汉江上搭起浮桥,并着手修复各个支流被冲垮冲烂的桥梁道路,恢复了汉江南北的交通,继而招抚流民,设棚施粥,把灾后重建搞得井井有条。
  
  不过张上选虽然把工作做的很好,却没得到来自长官的夸奖。
  
  因为大元帅刘承宗派来送信的使者来了,是羽林郎王永基,这是原甘肃副总兵王性善的独子。
  
  王永基原本被堵在汉江支流的汤水河东,正发愁怎么达成使命呢。
  
  浮桥一搭好,他就带着命令罗汝才与祖承勇互抽鞭子的命令来了。
  
  信被一路送到汉中知府衙门,蒋应昌听了这种离谱的惩罚方式,一下子激活了蒋知府的肌肉记忆,恍然间好似回到刘承宗打进合水县城那天。
  
  把他吓得手脚发凉,极力遏制自己想要逃离南郑城的本能。
  
  罗汝才是个多么跋扈桀骜的人,他很清楚,更清楚这种让其被部下抽鞭子的惩罚,很容易将之激得哗变。
  
  果不其然。
  
  罗汝才接了书信,眼底第一时间就带着厌恶与埋怨,骂骂咧咧地报怨道:“他奶奶的,张上选这王八把活儿干得漂亮,倒害老子的后背雪上加霜!”
  
  蒋应昌一瞬间还没反应过来,愣了愣才意识到,罗汝才骂的不是刘承宗,而是埋怨张上选把桥修得太快了。
  
  罗汝才心底里对张上选的厌恶,简直要胜过踩在脚底的粑粑。
  
  倒是王永基蛮不在乎,仍旧嬉皮笑脸地抱拳道:“罗旅帅,大元帅还说,你要是再敢冲动行事,提刀冲他的衙门,他要把你的脑袋打进肚子里,再踢到泰萌卫去做事呢。”
  
  罗汝才也不当回事,挤眉弄眼地朝王永基笑道:“不敢闯了不敢闯了,你回去跟大帅说,卑职知错啦。”
  
  说着,他还解了四色轻罗拼织的纱袍,袒着后背让王永基看:“你看这又是水溻又是日晒的,待抽了鞭子,就找不见半寸好肉啦!”
  
  待王永基看过,罗汝才一披衣裳,这才拍拍手松了口气:“好在,不是到西安府叫大帅亲自揍一顿,祖承勇正在汉南,有劳使者暂歇两日,待他过来,我就抽他。”
  
  比起在汉中府互相抽鞭子,罗汝才还是更害怕过年上校场,被刘承宗当众揍一顿,转着圈儿丢人。
  
  至于跟祖承勇互相抽些鞭子,对他来说反倒不是啥大事。
  
  无非是受些疼罢了,他在战场上叫刀砍箭射,才不怕这个。
  
  随后,罗汝才又跟蒋应昌拉着王永基问了些此次东征的情况,打听相熟将校的从征情况。
  
  当听说刘承宗在岭东大获全胜,罗汝才不禁鼓掌大笑道:“哈哈,我就知道大帅出兵战无不胜,咱也是沾了大胜的光嘛,要不然肯定得挨揍!”
  
  “这两日,你就先跟着蒋知府,听听汉中的情况,回去也好回报大帅,汉中这鬼地方惨啊,陂塘池子都被打烂了,侥幸留下那二百多座,也没人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