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0章完颜降清,耶律分家 (第2/2页)
只不过,在不断的战败过后,拓跋魏从最巅峰时期的兵马将近二十万,直到如今,他手中的可战之兵,只剩下最后的四万。
再加上王庭已失,他的手下彻底的人心惶惶了。
拓跋珪终究也是才刚刚上位,没有来得及拉拢各方之心,拓跋魏就已经面临了这么一个局面。
故而,这个时候,人心动荡的比他想象的速度更快。
如果是拓跋焘在世的话,就算是依旧无法改变最后灭亡的结局,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沦落至此。
不是因为拓跋焘比拓跋珪的能力强到哪里,而是因为他们对于下面的掌握程度不同。
以完颜宗翰、完颜宗弼、完颜希尹为代表的完颜一脉,带领自己的亲信嫡系降清。
完颜宗翰、完颜宗弼他们,在此之前,对元作战可谓是激烈无比,甚至比他们拓跋家自己人打的都要带劲。
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不知为何的骨子里对于元蒙的仇恨,而并非是完全出自于对于拓跋珪的忠心。
当拓跋珪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完颜宗翰、完颜宗弼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弃拓跋珪。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对于元蒙那种发自于骨子里的憎恨,故而,就算是元蒙这个时候势大,但他们投降的对象也不可能是元蒙,而是另一家满清。
然而,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已经来临,完颜一脉可不是唯一,同样叛变的还有耶律一脉。
只不过,耶律一脉可没有完颜一脉他们对于元蒙那一种无缘无故的憎恨,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选择势弱的满清,而是选择了强大的元蒙以及同样强大的大晋。
自此,就像是耶律阿骨打灭亡的时候,耶律一脉分成了两部分。这个时候,耶律一脉同样分成了两部分。
耶律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带着耶律隆绪、耶律贤、耶律留哥一众人降晋。
而耶律李胡则是带着萧天佐、萧天佑、耶律修哥、耶律斜轸他们降元。
对于耶律一脉来说,他们的选择确实是要比其他人要多的多。
他们这一家,不管是最后选择了大晋,又或者是选择了元蒙,其实都不算是无根浮萍,去了之后不说大富大贵,但至少有个基础保证的。
在大晋皇帝李翔的后宫之中,可是有三位出自萧氏的妃子,耶律一脉与萧氏,当初在草原之上,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元蒙那边,耶律楚材占据高位,足够成为他们这些人的保证了。
而无疑,这两家的背叛,给本就已经穷途末路的拓跋珪,再一次狠狠地插上了一刀。
他们离开的不仅是他们本人,还包括他们自己的亲信部曲。
虽然他们是先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带走的人不多,可是,两家加起来,也足足拉扯走了大一万的兵马。
自此,满清正式偃旗息鼓,在警惕的同时,又暂时向元蒙表现出了一副顺从的态度。
至于元蒙,则是开始着力于彻底的消灭拓跋珪最后的那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