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废都督,兴马政,犹备战 (第1/2页)
乾元二年一月初。
在新的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大晋朝廷即下令扩张马政,由太仆寺牵头,在中原与南方之地兴建官营马场。
在此之前,大晋战马马场,主要分布于凉、河、并三大边州以为司州皇都所在之地。
凉、河、并、司四州,每一州,都分布着规模不一的官方马场,负责为军部提供战马。四州所有的马场加起来,其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万匹。
如今,大晋要进一步扩充养马范围,在全国各地条件合适的地区兴建马场,以保证后续持续作战的用马需求。
同时,也是为了各州可以满足各自的用马需求,省得中原和南方的军队需要马匹的时候,还需要从北方调动。
从打报告,批条子,再到战马运到需求部门,这一整套流程下来,搞不好得拖个一年的时间,严重的影响效率。
故而,向官方马场从凉、河、并、司四州,推广向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出于这两个目的。
在此之外,在各郡县专门设置官员,称马丞,专门用来主持马政。
紧随其后,刑部又公布律令,“盗母马者死,盗牛者枷”,意思是盗母马的人处死,盗牛的人判枷刑。并在此基础上,禁止母马外流,以防止军资遗敌。
大晋马政,除了进一步大兴官方马场之外,还鼓励民间进行养马。朝建发布诏令,下令用免役的办法来鼓励民间养马,后史称之为“马复令”。
在军队上,李翔下令,裁撤现有军队所有身有残疾者或者是年龄超过三十二岁以上者,以保证军队的质量。
被裁撤者,可依诏返乡务民,或者是根据各郡县衙门、府牢衙役吏员缺口,择其优者充入。
此外,从乾元二年开始,大晋正式废除大都督一职,现有的河、并、凉、兖四州大都督全部改为四州武卫将军,从三品之职。与正三品的刺史、从三品的地税郎共同作为一州主官。
大晋凉、河、司、雍、并、幽、冀、青、益、南、兖、豫、徐、荆、扬、交、琼、唐十八州之地。
除两都司、扬所在之地及琼、唐两州外,其余十四州皆设武卫将军,每州武卫将军辖四个步兵军,三个骑兵军,作为每州州兵。
大晋军队之中,经过不止一次的调整,最终形成了现行的步卒以千人为一营,五营为一军,而骑兵则是以五百人为一营,三营为一军。
如今的大晋,只剩下外敌,内忧已平。故而,李翔严格限制了各州的军力,每州四个步兵军,再加两个骑兵军,总共约两万三千人,已经足够稳定地方州郡。
而武卫将军所辖州军,无调令不可出各自辖区,违者诛之。
琼州自然是如今的东南亚地区,这块地方如果真的开发出来的话,一个州是肯定不合适的,但奈何现在这里可还没有开发出来。这里经过了多年的战乱,人口只剩下百万出头了。
故而,只设了一个州。
如果日后有朝一日,这里能够完全开发出来的话,或许能够将其再次分裂成两个州甚至是三个州,但恐怕至少也是上百年,甚至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