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7章 有队友的感觉就是好!初体验就进大赛决赛了 (第1/2页)
女子百米接力第2组即将开始。
这组种花家接力队,位于第6道。
“这一组的整体实力我感觉还是不那么强,没有杨美加队也没有美国队,我觉得可以争取一下大Q直接出线,不知道李指导你怎么认为?”
“很简单呀,我认为也是这样。”李韬笑道:“分到这么好的组,意味着两个Q都可以去争取争取,有两个名额的话就会轻松不少。”
“而且今年的女子接力队我非常期待啊,应该是我印象中10年之内最好最有实力的一批接力队员了。”
“而且她们都还很年轻。”
“最大的大牌陈娟其实也是90后!”
“意味着这一批运动员最大的其实也就是23岁罢了,20岁以内甚至十几岁的人都不少。”
“说句实话,很少有这样的队伍。”
“因此她们这一批队员稳定磨合的话,起码还有一个奥运会周期,甚至陈娟如果能稳得住,都有两个,毕竟一个结束后,陈娟其实也就是26岁,再来一个也不过30岁。”
“所以我认为这一批运动员有一个非常长的磨合期,她们应该能够让我们的短跑队重回亚洲之巅。”
“那我们就看看会不会和李指导说的一样吧,好了,运动员开始出场了。”
杨剑说着,导播依然是在屏幕上开始放出了这一组的所有参赛国家队,以及国家队队员们。
第一道乌克兰(UKR)
第一棒:奥莱西亚·波夫(OlesyaPOVH)
第二棒:纳塔利娅·波赫雷布尼亚克(NataliaPOHREBNIAK)
第三棒:玛丽亚·雷缅(MariyaRYEMYEN)
第四棒:叶莉扎维塔·布日津娜(YelizavetaBRYZGINA)
第二道意大利(ITA)
第一棒:奥黛丽·阿洛(AudreyALLOH)
第二棒:玛尔齐亚·卡拉韦利(MarziaCARAVELLI)
第三棒:伊莱尼亚·德拉希(IleniaDRAISCI)
第四棒:玛蒂娜·阿米代伊(MartinaAMIDEI)
第三道巴哈马(BAH)
第一棒:谢妮夸·弗格森(SheniquaFERGUSON)
第二棒:肖娜e·米勒(ShaunaeMILLER)
第三棒:卡奇·阿姆布里斯特(CacheARMBRISTER)
第四棒:黛比·弗格森-麦肯齐(DebbieFERGUSON-MCKENZIE)
第四道小鹰国(GBR)
第一棒:迪娜·阿舍-史密斯(DinaASHER-SMITH)
第二棒:阿什莉·纳尔逊(AshleighNELSON)
第三棒:安娜贝尔·刘易斯(AnnabelleLEWIS)
第四棒:海莉·米尔斯-琼斯(HayleyMILLS-JONES)
第五道加拿大(CAN)
第一棒:克里斯特尔·伊曼纽尔(CrystalEMMANUEL)
第二棒:金伯利·海辛瑟(KimberlyHYACINTHE)
第三棒:沙伊-安妮·戴维斯(Shai-AnneDAVIS)
第四棒:卡米卡·宾厄姆(KhamicaBINGHAM)
第六道种花家接力队。
第一棒梁晓静。
第二棒葛曼琪。
第三棒韦勇丽。
第四棒陈娟。
第七道瑞士(SUI)
第一棒:穆金加·坎邦吉(MujingaKAMBUNDJI)
第二棒:玛丽莎·拉万希(MarisaLAVANCHY)
第三棒:埃伦·斯普伦格(EllenSPRUNGER)
第四棒:莉娅·斯普伦格(LeaSPRUNGER)
……
“就实力阵容来看,小鹰国和加拿大这个枫叶国,比较有危险,还是要小心应对。”
“其余的队伍赢面还是比较大,所以这两个国家只要赢一个就不错了。”
“小鹰国虽然整体实力没有美洲国家那么强,但是交接棒却十分的流利,这让她们也经常能够进入大赛的前几名。”
“不过平掉一个就行了,而且这些国家的阵容也都是有替补的,我认为我们还是有赢面。”
说完。
比赛即将开始。
set。
不少人关注的这场比赛,因为这也是二沙岛的这些年轻小将第一次在大赛上露面。
尤其是葛曼琪和梁晓静。
更是只有十五六岁。
她们的真正闪耀舞台。
10年后都有可能。
所以才说这一批人应该能够维持很久的状态。
就像男子接力队一样。
能够维持时间应该挺长。
一个能够长时间维持接力队,才能够更可能创造奇迹。
毕竟接力项目依靠的可不误,今年只有纯跑动。
交接流畅性交接的默契性,很有可能能让一个原本实力差距一大截的运动员……
反而反超过。
这在硬实力的比拼里面肯定不可能做到。
但是在接力赛场就有可能。
这也是接力项目比较有悬念的地方。
你光是看纸面实力很难说,谁一定就能赢。
除非你有美国队和牙买加队那样的超级能力。
不然的话,其实更多的就是比比你的交接水平。
嘭————————————
当电子发令的“嘀”声刺破喧嚣,七道身影几乎同时弹射而出。
英国队第一棒迪娜·阿舍-史密斯的起跑堪称教科书:右脚蹬地的瞬间,髋部如弹簧般向前顶出,步频在0.3秒内飙升至每秒4.5步。
前30米就像一道黑色闪电,将身体重心压得极低,手臂摆动幅度精准控制在45度,最大限度减少空气阻力。
她的反应时间0.142秒,不算本组最快,却凭借蹬地力量迅速建立优势,很快处已领先。
加拿大队第一棒克里斯特尔·伊曼纽尔的起跑则透着北美选手的稳健。
她没有追求极致的反应速度,却在加速阶段展现出惊人的持续性:
从30米到60米,她的速度从每秒8.2米稳步提升至8.9米。
步幅从1.6米逐渐拉开到1.8米,像一辆逐渐提速的跑车,虽起步稍缓,却在中途默默缩小差距。
手臂摆动幅度更大,几乎与地面平行,这种“大开大合”的风格让她在60米处仅落后小鹰国队0.03秒。
瑞士第一棒穆金加·坎邦吉是瑞士短跑的领军人物,她的起跑技术规范,反应时间0.147秒,前50米的加速平稳,为团队建立了基础速度。
不过,其余也就没什么亮点了。
第一棒奥黛丽·阿洛的起跑反应时间0.182秒,在本组中较慢,起步后加速也不够迅猛,前60米就落后前三队0.5秒以上,为团队埋下了隐患。
不过他们都追不上小鹰国队以及加拿大队。
而真正让人惊讶的还是——
位于第6道的红色队伍。
也是所有里面唯一一队的红色。
梁晓静。
虽然她是个97年的选手,可是Pb,却并不比前面这两人要差。
所以她在这里冲出来后,紧咬着两个人。
还是因为头一次跑过国际大赛的第一棒经验不足,冲的时候有点过猛,在弯道上对于弯道向心力的控制不如前两位。
否则的话,大有可能冲出去就是领先。
梁晓静她的特点就是前面足够快。
就是可惜这里还没有完全发挥。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是紧紧的跟着,根本没有被甩开的意思。
“比赛开始第1棒不错呀,梁晓静启动还是比较快,虽然在进入弯道的地方顿了下,但很快就稳住了身形。”
“紧紧的跟着小鹰国第一棒和加拿大第一棒!”
“这对于一个97年的小孩来说,已经做得很不错!”
“如果表现的好,以她的身高条件来说,也许未来咱们女子国家队的第一棒,都会是这个熟悉的面孔了!”
“准备开始交接!”
“看看交接如何,小鹰国和加拿大都是交接的好手,我们不要出现失误……交接……”
当迪娜带着英国队的优势冲进接力区时,第二棒阿什莉·纳尔逊已提前1.2秒启动。
两人的交接堪称“无缝衔接”的典范。
迪娜进入交接区的瞬间,阿什莉刚好加速至与她相同的速度,迪娜的右手自然后伸,掌心向上,阿什莉的左手如闪电般探出,在两人相距0.5米时完成接力棒的触碰。
整个过程速度损耗很小,起码对于北美洲的这几支队伍来说,交接要好得多。
这是她们搭档五年练出的本能。
也难怪阿什莉后来说:“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她的手,她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触感像羽毛擦过掌心。”
加拿大队的交接则暴露了一丝瑕疵。伊曼纽尔冲至接力区中段时,第二棒金伯利·海辛瑟的启动稍慢了0.1秒。
导致两人出现短暂的速度差。
伊曼纽尔不得不刻意放慢右手的后伸速度,等待金伯利追上。
这个微小的调整让交接时间延长,速度损耗多了0.2米/秒。
边上的加拿大教练团队猛地站起来。
拳头攥得发白。
而金伯利接棒后拼命摆动双臂。
试图弥补这差距。
可惜他没这个机会。
因为一二棒棒这边这边咱们的交接……更好。
倒不是说咱们交接有多稳。
反而是交接有些。
惊心动魄。
梁小静进入接力区时,葛曼琪的预跑距离比英国队短了0.3米。
虽然两个人也练了不少次,但是好歹是头一回的大赛,上来就是面对欧洲老牌强队,多少还是有一些小失误。
不过有失误不可怕,关键是看面对失误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这里梁晓静发现情况不对。
立刻再次提速。
要利用自己的爆发速度缩短交接时间!
弥补交接出现的速度差。
葛曼琪一开始也意识到了自己这里出了一些小问题,但是好在梁晓静马上开始了弥补。
葛曼琪什么也不说。
全神贯注。
跑出预跑区后,开始进入接力区。
梁小静的接力棒刚过交接区红线。
葛曼琪已如离弦之箭冲出。
两人在高速中完成“递-接”动作时。
身体距离仅0.3米。
差点撞上。
葛曼琪甚至能感受到梁晓静急促的呼吸喷在她的后颈上。
但是……
依旧成功了。
反而因为这一波的比较极限交接。
让种花家接力队这一边瞬间就超过了,原本在第二的加拿大接力队。
就在接力棒换手的刹那,葛曼琪突然将步幅从1.7米扩大到1.85米,仅用三步就将速度从8.7米/秒提升至9.0米/秒,专门用于交接后的节奏衔接。
“成功!!!”
“交接成功,虽然有一些风险,但好歹还是交接成功了!!!”
“甚至可能……因祸得福!”
至于其余的队伍,比如瑞士队,第二棒玛丽莎·拉万希。
特点是“零失误”。
她与坎邦吉的交接棒成功率在训练中达到95%,即使在比赛的高压环境下,依然能精准完成动作,这种稳定性让团队避免了不必要的速度损耗。
但是……
他们的个人实力实在是太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