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狮子大开口,忍痛弃广阳 (第2/2页)
而那个时候,他们也为了义军能够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抢来的土地和钱粮,那都是真正分下去了。上层虽然也吃不少,但和河阳道那种几乎完全由上层吃的程度完全不同。
也正是因为如此,东海道和广阳道,是大炎统治基础最强的两个道。
这两个道,也是轩辕黄统治时间最长,耗费的心血最多的两个道。
并且,这个道还紧挨他们的大本营东海道,是东海道的战略纵深,这能是轻易割出去的吗?
这个条件,是真的触碰到他们的底线了!
故而,大炎这边,那是能够轻易答应的吗?
“镇南马氏,鼠目寸光!皆是鼠辈!”
“难道他以为,我们大炎如果败了,他们就能够独善其身吗?”石勒重重的一拍桌子,语气之中尽是对于马氏的不屑。
大炎如果要是亡了,镇南只会紧随其后。甚至,说不定都没资格让大汉为他们单独出兵,只是作为灭亡赵宋的顺路为之。
“镇南马氏,这是已经吃定了我大炎!”褚亮之子褚遂良这个时候倒是神色平静,并没有石勒表现的那么激动。
毕竟,这一波,大汉就是报着彻底覆灭他们大炎的心态来的。
如果他们挡不住的话,四个道不仅都会丢,就连他们本身的性命也难以保住。故而,只怕这才是对方狮子大开口的原因了。
同时,褚遂良其实也很理解对方为什么提出这个条件!
无他,不过是为了求存罢了!
镇南是步兵重镇,在军费支出上是少于当初的镇东和镇北的,但是,在大苍朝廷已亡,无法继续给他们提供钱粮的情况下,仅是阳东一地,依旧无法保证他们庞大的军费支出。
不拿下更多的地盘以求发展的话,接下来镇南军只会走向衰落了。
说白了,当年四镇的强大,背后也是因为有着大苍朝廷给他们背书的缘故。要不然,这四家有哪一家能够凭借那贫瘠的一道,来支撑这么一支雄兵的花费?
现在的镇南,估计是被逼的不行了,老本已经快要消耗光了。
“陛下,其实,两害相权取其轻,非常时刻,许给他们也无妨!”
“只是,要等到汉军退了之后才能给他们!如此,也不怕他们不用力!”风后叹息了一声,无奈地开口道。
这种直接让出去这么重要一块地盘的建议,其他人不敢去说,说了之后很可能以后会承担骂名,甚至成了背锅的。故而,风后也只能由他自己去说了。
毕竟,事情总要解决的呀!
这块地方再重要,但也总比让李靖占据了河阳道,把兵锋推进到青南要强。
河阳道要是守不住的话,青南道也没法守,河阳道就是青南道的侧翼。
本身纸面上的数据就全面落后于大汉,这要是没了河阳道,青南道怎么应付两个方向的攻击?
这里可是聚集了大炎将近一半的兵力,这么多的兵力都丢了的话,大炎接下来又怎么办?
“要不再等一等,大武与北狄的拓跋长平,是不会轻易坐看大汉坐大的!”张鲁有些心痛道。
他负责天师道的传道事宜,广阳道,那里可是有着大量的天师道信徒。
“不必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六百里加急告诉褚亮,让他答应马百里和马千里的条件!”轩辕黄阻止了想要继续说下去的张鲁,直接下达了最后的决定。
他当然也舍不得直接把广阳道送出去,但是,他也不会将希望寄托在大武和北边的拓跋部落的手上。
大武已经连续被迫打了太多年仗了,而且都是大规模的大仗,休养生息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第一要务。
就算他们不想看着大汉坐大,从而威胁到他们的东部利益,但是,只会有限的干涉,不会真的动全力的。
而有限的干涉,对于他们的帮助有限。毕竟,有限的干涉,能不能过了苏定方和斛律光那一关都是问题。
或者说,大武对于他们大炎唯一的帮助,也就是斛律光的那十万中央禁卫军依旧被拖在西部战场,没有被拉到东部战场。
要是没有大武的话,恐怕李靖那一路兵马不再是二十五万,而是变成三十五万了。
至于北边的拓跋部落,先过了中行山脉那一关再说吧!对方要是过了那一关,那他们的困局就全解了!可过不了那一关,对于他们大炎同样没有什么帮助!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河阳道那边拖不了多长时间的。
如果河阳道丢了的话,那个时候就算是他们愿意付出代价请出镇南马氏出兵,也很难再扭转大局了。
“只要镇南出兵,便可直接威胁到李靖身后的广阴!”
“届时,最少能够逼迫李靖十万大军回防!”风后指着地图之上,广阴的位置道。
镇南军,他们的防区和河南道以及广阴这两块地区都接壤着。
如果能够打入河南道的话,将会直接威胁到大汉的京都,直接就会引起大汉的动荡。
这条路虽然很美好,但却没有操作的可能性。
一个阳关,就算只有两万汉军防守,但是,凭借这么一座关卡,拦住十几万大军几个月的时间都不是问题。
更何况,镇南就算是把这座关卡死磕下来了,又会付出多少的死伤?剩下的兵马,是否能够继续威胁到大汉京都,就又是一个未知之数了。
毕竟,大汉京都,仍旧有数万兵马。
因此,镇南唯一可以选择的路,其实也就只有北向直击广阴,逼迫李靖的兵马回援,以此来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届时,达鸿的压力直线下降。
唯有如此,才会有可能支撑到大汉扛不住赵宋、大武、拓跋的压力,从而,才会有逼迫他们退兵的可能。
如今的大炎,最缺的就是时间了,但凡能够再给他几年的发展时间,轩辕黄就有把握让大炎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翻个倍。
那个时候,如果在面对大汉的时候,又何苦像现在这样处处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