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红楼天骄 > 第六百四十五章贾琮被针对了

第六百四十五章贾琮被针对了

第六百四十五章贾琮被针对了 (第1/2页)

看着莺儿拿着的书信,薛宝钗连忙接了过来。
  
  薛姨妈笑道:「刚刚你还抱怨,四五个月没有收到信了,这不就来了。」
  
  「这还真不经说,一说就来了,我看看都说了些什么。」
  
  薛宝钗一脸笑意的打开书信,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书信是贾琮写来的,先是诉说了一下思念之情,然后又问了问宝钗,和女儿的近况。
  
  随后,又说了这段时间没有来信的原因,以及对未来的一些安排。
  
  许久之后,薛宝钗才把信收了起来。
  
  薛姨妈好奇的问道:「琮哥儿都说了些什么?」
  
  薛宝钗笑了笑:「王爷说,这段时间在辽东各地巡视了一遍,顺便带着那些姐妹们游玩了一番,最后带着她们去了草原,在草原上玩了一个多月,现在已经回了辽东了。」
  
  薛姨妈有些惊疑的问道:「不是才和蒙古人打了仗吗?怎么还跑到人家的地盘上去,就不怕人家报仇吗?」
  
  薛宝钗想了想,解释道:「妈,蒙古人是分好几个部族的,王爷去的地方,是和我们家做生意的那个部族,王爷对他们有恩,是不会有危险的。」
  
  薛姨妈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接你们去辽东?」
  
  「嗯,说了,明年就接我们过去,明年就能搬进王府了,今年孩子太小,就不接我们过去受罪了。」
  
  今年不能过去和贾琮相会,薛宝钗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失望。
  
  不过想到明年就能过去,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与此同时,龄官也收到了林黛玉的书信。
  
  打开一看,是关于薛宝琴的事情。
  
  知道原委以后,心里也多了一丝羡慕。
  
  看完书信后,琢磨了一会,便起身去了薛宝钗的院子。
  
  ······
  
  贾琮回到辽东后,王府的主体建筑已经建好了。
  
  剩下的,就是内外的装饰装修了,以及花园、庭院的美化工作。
  
  贾琮去查看了一番,还是很满意的。
  
  照这个进度计算,下雪之前,应该能够全部完工。
  
  然后晾一冬天,明年春天,再清扫一遍,就可以搬进去了。
  
  转眼之间,就到了秋收的时节。
  
  由于今年雨水充足,年前又下了一场大雪,收成还是很不错的。
  
  贾琮颁布了一条政令:废除所有的苛捐杂税,只收取粮税和商税,按土地收粮税,官绅一体纳粮,按照收成的两成收税。
  
  成立商务局,负责为本地的商户注册登记,收取税收,商户暂时收税一成。
  
  同时下令,解除辽东境内的所有非法武装,但有不从者,不管是谁,全部予以剿灭。
  
  除了衙役捕快之外,各村寨可以根据人数,组建一只民兵队,负责村庄的保卫工作。
  
  民兵队员,首选是退伍以及受伤的老兵。
  
  其次,再在村中选拔强壮勇武之人加入。
  
  贾琮一声令下,命令快速的下达到了各城,各县,各镇,各村。
  
  一时之间,整个辽东,再次掀起了波澜。
  
  老百姓们倒是高兴了,没有了苛捐杂税,只收两成地租。
  
  这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福音。
  
  交的税少了,能够吃饱饭了,生活也能够提高了。
  
  但是,那些地主、官绅、地方豪强、和那些拥有私人武装的,可就不乐意了。
  
  在这个时代,官绅是不纳粮的。
  
  但凡中了秀才的,家里的田地,都是不交税的。
  
  朝廷的所有官员,
  
  不论家中有多少田地,都是不需要交税的。
  
  给国家交税的,全都是那些普通老百姓。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国家幅员辽阔,田地众多,却收税寥寥的原因。
  
  一到了灾慌之年,或者是赶上天灾人祸。
  
  普通百姓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将田地卖出,换成钱粮保命。
  
  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卑劣手段,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
  
  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更多的老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租种地主的田地。
  
  生活越来越艰难,天天在生死线上挣扎。
  
  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
  
  要是再赶上天灾人祸,就像陕西那样,会造成大规模的动乱。
  
  这也是整个王朝,慢慢走向了灭亡的主要原因。
  
  贾琮的这一政令,直接捅到了一些人的痛处,等于是割了他们的肉。
  
  这些人自然不可能乖乖的听话,乖乖的把自己的钱交出来,乖乖的解除自己的武装。
  
  好多觉得背景强大的,还有一些桀骜不驯的,便跳了出来。
  
  有的直接闹上了地方衙门,有的向京城求援,更多的人却联合了起来,想要抵制贾琮的政令。
  
  那些商人们,也组织了起来,不愿意交税。
  
  因为这个年代,商人也是不交税的。
  
  当然了只是不交给国家,好多过路费都是要交的,只不过是便宜了别人。
  
  这些人闹归闹,但也没有闹得太过分。
  
  顶多就是抗议而已,贾琮的威慑力还是不小的。
  
  这也得益于,去年贾琮的清剿行动。
  
  那一次可是杀了不少人,一些罪大恶极的,一些民愤极大的,一些占山为王的,还有一些流寇、马匪,都趁机全部清剿了。
  
  这次勒令那些地主、豪强,解除武装,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谁让贾琮手握大军呢,三十多万大军呢,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他们淹死。
  
  虽然不敢明着反抗,但是让他们乖乖听话,他们也是很不甘心。
  
  于是,贾琮的麻烦也来了。
  
  政令颁布了半个多月,上门说请的,几乎就踏破了门槛。
  
  都是一些在辽东有头有脸的人物,要么就是在辽东,有一定的势力,有一定的声望。
  
  京城那边,也有好多大臣,来信劝自己,不要惹起众怒,闹得不可收拾。
  
  贾琮的这一举措,相当于变法。
  
  这历来变法,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贾琮之所以敢这么做,一是自己手握军权,掌控着三十万大军,没人敢轻易乱来。
  
  真要是有人敢闹事,顷刻间就可以剿灭。
  
  根本不用担心,会把事情闹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