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贪婪与恐惧,派系(4K) (第1/2页)
“血脉?”唐欣眉头微蹙,忍不住出声,虽然不太听得懂天凉古语,不过它显然跟乌氏同属一个语系,许多词的发音相近,且可从上下文推导理解,所以也明白了些许。
战摩诃也暂时压下心中的失落,凝神倾听:血脉天赋,不是天凉强大的根基吗?
在赵青的示意下,他略一犹豫,便担任起了唐欣的天凉语翻译,也算是打好关系。
虽说理论上双方颇有仇怨,但对方几乎是预定了八境的位置,再不济也属半步八境的大宗师,若无必要,还是别彼此敌对为佳。
而且,这种行为固然失了面子,却能赢得赵青和无双风雨剑两位大人物的好感,又何乐不为呢?
“不错。”
拓跋无愁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痛惜,“血缘,是纽带,亦是隔阂。”
他沉声道,字字如锤:
“这本命御兽、融血化脉之法,赋与了我们超凡的起点与力量,却也天然地划定了界限。”
“不同的血脉天赋,不同的本命兽源,以及不同的隐性血脉纯度、觉醒度,都成为了区分亲疏、划分圈层的无形标尺。”
“元氏以‘祖血’为尊,自诩神裔,凌驾于诸族之上。拓跋氏、甄氏、兰氏、战氏、隗氏、侯崇氏、空同氏等次之,血脉各有侧重,或擅攻伐,或精守御,或通变化。”
“再往下,则是那些通过联姻、军功获得‘赐血’、融入部分血脉的外姓将领与部族首领,如乌氏、月氏……最后,才是那些纯粹的附属部族,他们虽受天凉统治,却难以真正融入血脉体系的核心。”
“这层层迭迭的血脉等级,如同无形的壁垒,将帝国分割成一个个天然的派别。”
“元氏皇族高高在上,试图以‘祖血’神化维系绝对权威。核心家族各有诉求,或欲提升血脉纯度,或欲扩大领地影响。外姓将领渴望获得更高阶的‘赐血’,提升家族地位。附属部族则对这套体系既敬畏又疏离。”
“当帝国草创,强敌环伺,生存压力巨大时,这些矛盾尚能被共同的目标所压制。大家同仇敌忾,血脉之力是凝聚的纽带。”
“然而……”拓跋无愁的声音陡然转冷,“当帝国步入鼎盛,外部威胁减弱,内部资源分配、权力角逐便日益激烈。血缘带来的亲近感,反而成了抱团排外、争夺利益的天然依据。”
“忠诚,往往先于血脉,后于帝国。”
“几个嫡系大族,算上依附的旁支、仆侍,总人口也不过区区数万人。却掌控着帝国最核心的权力、最丰厚的资源、最强大的力量。这巨大的力量落差与人口悬殊,使得统治阶层内部的分歧一旦爆发,便再无缓冲余地。”
“膨胀的欲望……与生存的恐惧。”
他继续剖析道:“或许是源于北冥那段朝不保夕、挣扎求存的岁月烙印太深,天凉正式建国后,无论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对力量的获取,权势的争夺,都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望。”
“就像……差点饿死过的人,一旦得见富足,往往会产生报复性的暴饮暴食,恨不得将世间珍馐尽数吞下,永不餍足!”
“血脉的累加特性,更是加剧了这种‘贪婪’。”
拓跋无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你们先前也知道了,每一种隐性血脉,均起源于七境及以上修行者,以本命元气为基对御兽的融合。”
“那么,该系血脉后裔之中,所诞生出的第二位七境,是否能再次‘本命融血’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且其‘血脉印记’并非覆盖前代,而是……累加其上!如同在祖传的基石上,添砖加瓦!”
“父辈若以‘苍狼’为本命,融其血脉,子辈若以‘白熊’为本命,成功融血,则其血脉之中,便同时承载了‘苍狼’与‘白熊’两种异兽的印记!既拥有前者的‘迅捷、坚韧,亦有‘白熊’的巨力、御寒……起点越来越高!”
“实际上,我本人继承到的血脉,便有寒螭、风蛟、天狼、雪犼等十多种之多,乃至于需要后天进行合并归一,方能掌控自如,在七境巅峰时稳固本命元气,最终踏入八境。”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拓跋无愁话锋一转:“血脉之力,并非万能。它有着致命的弱点——环境适应性!”
战摩诃心头微凛,似乎联想到了什么。
赵青则眨了眨眼,表示相比起这里面的问题,先前提到的“合并归一”之法,才是自己关心的研究项目,或许能带来些法则赋予、道纹编织方面的启发,百川汇流,没准能开创一门千变万化的神通。
究其根本,亦不过是本命元气的运用变化罢了,尽皆属于“神惑”干涉的范畴。
这种血脉听上去大体符合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理论上,多半可以深入分解到等若“基因”、“碱基对”的层面,再以此重新拼接合成,法用万物,并入她草创不久的《天人化生万象炼形真解》之中。
原本,这门功法仅有赵青根据已经获得的远古天龙禀赋,推衍出的“天龙变”和一系列蛟变、龙蜕的残篇,现在若能得到天凉这方面的遗产,却是可以迅速跟进、补全,并彻底修成圆满。
“简单的来说,就是血脉之力,与其发源之地息息相关,怎样的环境孕育出怎样的天赋,彼此匹配,此乃‘适者生存’之理。”
完全不知已被盯上了的拓跋无愁,继续解释道:“像北冥一带存在的异兽血脉,苍狼、雪犼、白熊之流,被修行者炼化、继承了之后,唯有在它们的原住地,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
“一旦离开极北冰圈,像苍狼这种问题倒不大,因为绝大部分草原、戈壁、荒土均有分布,族群广泛,可白熊的天赋加成,只是到了漠北草原,其效力便开始显著衰减。”
“若再往南,进入更加温暖的漠南之地,四季分明的中原,甚至炎热的区域,不仅加成锐减,甚至可能成为负担!”
“白熊血脉在酷暑中会令人气血燥热,心神不宁;雪犼的御寒之力在温热之地如同鸡肋,反而可能干扰对火行元气的感知与操控!”
“灵觉蒙昧,元气清晰度下降、修行速度迟滞,战力与天赋均大打折扣!”
“一个在祖山能发挥十二成战力的七境将领,到了南方湿热之地,可能连八成实力都难以维系!这绝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本质上,这其实是元气种类、比例,元气法则在不同气候、地形条件下的不均匀分布,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像扎根于特定土壤的植物,强行移植到不适宜的环境,不仅无法茁壮,还会迎来枯萎与凋零。”
“帝国疆域辽阔,从极北冰原到漠南草原,再到后来征服的温暖河谷地带,潮湿的邻海、岛屿区域,气候差异巨大。”
“这就意味着,任何单一的血脉天赋,都无法在帝国的全境保持巅峰战力!”拓跋无愁强调道:“……无论是对外征战的战力保持,还是内部强者的培养,都是致命限制!”
“我们止步于阴山一线,扩张之势……戛然而止,未能大举南下,固然有中土强敌环伺、后勤压力等因素,但这‘血脉枷锁’——元气法则与环境对血脉天赋的隐性压制——才是最深层的、难以逾越的天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