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 > 第二十五章 新的抉择【求追读】

第二十五章 新的抉择【求追读】

第二十五章 新的抉择【求追读】 (第1/2页)

巩昌侯不是寻常人,绝不会听信赵城一面之词。
  
  但他对危机的感知也非常人能比。
  
  这些年来,他为朱重八立下汗马功劳,南征北战,出生入死。
  
  可以说,巩昌侯功劳之大,并不比徐达等人小丝毫。
  
  那些人封狼居胥,位列国公,为何他郭兴与傅友德、胡美等同样待遇?
  
  他郭氏虽与郭子兴不是同一支,但也是郭子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随朱重八最久的一批人之一。
  
  郭氏兄弟殚精竭虑,到头来,与降将何异?
  
  更让郭兴难以忍受的是,他与傅友德等人攻伐蜀地、覆灭蜀夏,世人皆知傅友德之功,却不知他巩昌侯攻克汉州、成都,功劳也不小。
  
  何其不公?!
  
  郭子兴的死,是他心中的结。
  
  朱重八南征北战时找他,等到征战结束,王师凯旋,对他却又不公允。
  
  这同样是他巩昌侯难以释怀的点。
  
  朱重八此举,与“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人”有什么区别?
  
  至于赵城所说,他会在洪武十六年巡行北疆后染病,回京后逝世,巩昌侯是不信的。
  
  或者说,他绝不会相信自己病逝!
  
  他一生征战,打过漠北,杀去西北,火攻破友谅,东征张士诚,进可攻成都,退可守潼关……
  
  此等近乎攻无不克的战神,一生征战的猛将,战死沙场是正常,再不济年老失能寿寝正终。
  
  至于病逝,这谁会信啊?!
  
  反正,他巩昌侯是不会信的。
  
  但若不是病逝呢?
  
  尤其是,死后追赠国公,没几年,又被除爵。
  
  怎么看都不正常!!
  
  对于巩昌侯的想法,赵城不得而知,他还以为这位侯爷会设伏,却不想一路坦途。
  
  这位巩昌侯郭兴,倒是有点意思!
  
  赵城非常明白,自己的身份一定暴露了。
  
  武昌府具有大量驻军,若发现逆贼赵城,岂会轻易放他离开!
  
  但事实就是如此,没有官兵设伏,寻常到不寻常。
  
  赵城很清楚,朱重八不可能对他心慈手软。
  
  朝廷若有机会,官府若能找到线索,也不会让他好过。
  
  原本赵城已经准备恶战一场,然后杀出重围,借着夜色逃出生天。
  
  可惜,他所想,是错的。
  
  一路走来,无事发生,风平浪也静……
  
  这一切,显然不正常。
  
  若说与那位巩昌侯没有关系,赵城可不相信。
  
  事实上,的确是郭兴的安排。
  
  甚至,在赵城离开后,这巩昌侯喝了一宿的酒,途中还拦下几位锦卫,一起陪喝陪聊到天明。
  
  郭兴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
  
  或者说,他胸中有股气,愤懑世间不平事。
  
  和宋濂一样,他也想弄清楚,郭子兴,到底为何而死!
  
  那小侯爷堪称神魔在世,却也只知道郭子兴因朱重八放孙德崖而郁郁而终。
  
  这显然,不能让巩昌侯信服。
  
  想要寻找答案,他或许要做些什么。
  
  如今,南方混乱,西南未定,平西侯沐英率军北上、征战北元,永昌侯蓝玉则领兵驻扎赣州,随时领兵南下直捣广州。
  
  而傅友德则驻军潭州,一边练兵备战,一边也在等候北边的消息。
  
  他巩昌侯郭兴,不做点事情,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爵位?!
  
  ……
  
  赵城继续西进,逃了几条后,来到了岳州府。
  
  他最终选择相信宋濂,将推广简化汉字的事情彻底交给他。
  
  在赵城原来的计划部署中,他准备挟宋濂以推广简化汉字。
  
  等宋濂进入巴蜀以后,将宋家迁至巴蜀,然后依靠宋家买山买地,将系统空间内的种子全部种下去。
  
  猥琐发育个两三年时间,进行工业制造、商业扩张,同时实质控制一片区域,大量招募家丁护院。
  
  等兵工厂建立起来,且初具规模,能够稳定生产先进军火后,赵城就可以打响武装割据巴蜀的第一枪。
  
  计划是这样安排的。
  
  但时间上等不起!
  
  缓慢发展,提高生产力,增强工业能力,最终再进行武装割据,继续发展,扩大势力,对外扩张……
  
  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时间上根本就不够!
  
  而且宋濂擅作主张,也把赵城的计划打乱了。
  
  赵城迫不得已,改变了想法,转变了思路,思考未来究竟要怎么走?!
  
  这段时间以来,倒是想到了两条方案。
  
  一,直接去两广,找他爹南雄侯赵庸。
  
  二,直接去黔州,阻止大明平定云贵。
  
  若选择第一条,赵城便可从岳州府南下,直接与南雄侯取得联系。
  
  不过,他还要找时间和机会,实际控制一支军队。
  
  此后还要建议赵庸,缩小实际控制范围,强大自身实力和提高战斗力。
  
  从现在的情况来说,这条选择是赵城最好的选择。
  
  毕竟,他爹南雄侯形式上控制了广东。
  
  虽未实际掌控,但在广东具有无与伦比的话语权,若能说服赵庸,赵城行事会非常方便。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南雄侯会在这等大事上听他赵城的安排和建议吗?
  
  如果不听,赵城能武力胁迫赵庸吗?
  
  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广东很难抵御大明的军队。
  
  赵城非常清楚,若没有突发变故,傅友德等大军长驱直入,半年时间不到就能平定云贵。
  
  此后大军一定会东进,赣江大军、湖南大军南下,两广不可能挡住。
  
  大半年时间的发展,赵城很难形成一支百战百胜的强大火器军。
  
  一旦大明军队扫荡下来,他也只是舍弃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这对赵城来说,是最无力的结局!
  
  毕竟,粮食是基础。
  
  如果他在广东种植的粮食带不走,那不是为傅友德等人做嫁妆了吗?
  
  如果他不在广东种植粮食,那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了嘛!
  
  但不去广东而选择去黔州的话,赵城依旧举步维艰。
  
  想要在黔州那样一个环境下发展壮大起来,强大的盟友是必须的!
  
  如果有盟友支持,在黔州发展,反倒比在广东更有优势。
  
  因为黔州山多,很多地方无路可走。
  
  大明军队想打进来,本身就难如登天!
  
  一旦赵城在黔州站稳脚跟,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都能在黔州生长,对黔州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