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1805 > 第三零五章 搬迁和采购

第三零五章 搬迁和采购

第三零五章 搬迁和采购 (第2/2页)

这次要去的地方虽然是新天府,但却要从头开始再建设工厂。
  
  肯定很辛苦,不如现在安稳。
  
  郝仲义是个小富即安的性格。
  
  但是郝仲义在支吾了几秒钟之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
  
  “俺愿意去,给大王在新天府办新工厂,不过厂子建起来之后,俺还想回来……”
  
  园区长期的不定期的广播宣讲,让郝仲义心中明白,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能变好,根本原因是技术发展了,是大家干活的效率提高了。
  
  但是,郝仲义同样也知道,这个所谓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原因,都是大王的功劳。
  
  不是大王,谁能想得到,大食国那沙子地下能有石油?
  
  不是大王,谁能做得到,从那黑乎乎的石油里面,提炼出蚕丝一样的丝线?
  
  不是大王,谁能意识到,把各种实现用各种方式混合,做成各种新特性的布料和衣服。
  
  大家干活的效率提高了之后,更多的钱能够真的落到自己手中,也是大王的决定。
  
  其实哪些纺织厂的活儿,只要大王开十几银钞的工钱,大家就愿意干了。
  
  结果工人最后拿到的钱,至少都是二十银钞以上,绝大部分都是二十五银钞以上。
  
  绝大部分工厂的活儿,以前都是没日没夜的干。
  
  是大王给陛下建议,让朝廷做了每天不超过十二小时,大王自己的工厂更是十个小时。
  
  以前的工厂,根本没有所谓的休息日。
  
  朝廷现在要求每个月至少休息两天,大王让大家每个月休息四天。
  
  干活的时间短,挣到手的钱更多。
  
  郝仲义相对简单的脑子中就觉得,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归根结底是大王赐予的。
  
  所以自己愿意暂时放弃当前的生活,去给大王在殷洲办新厂。
  
  他有着一种报恩的心理。
  
  林则徐听了郝仲义的话,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郝主任你也太实诚了,我还没说待遇呢你就答应了……”
  
  郝仲义愣了一下:
  
  “啥待遇啊?跟现在不一样吗?”
  
  林则徐马上说笑着解释说:
  
  “当然不一样,你现在已经是中层管理骨干了。
  
  “到了殷洲之后,跟着我主持针织车间的建设,制定工厂的投产计划。
  
  “所以理所当然的,你会成为针织工厂的厂长,也可以叫掌柜。
  
  “然后,从你到殷洲开始,工钱提升到两百银钞一个月。
  
  “工厂正式投产之后,你的工钱涨到三百银钞一个月,工厂收回成本之后再涨一次。
  
  “除此之外,殿下会在他规划的员工住宅区里,免费分给你一个院子住。
  
  “等那边的汽车厂建好了之后,再免费给你一辆汽车开。
  
  “另外殿下还会申请,再给你们这些管理骨干一个纳妾名额,工厂给你介绍。
  
  “你的孩子可以在工厂主办的学校上学。
  
  “目前的规划是,小学完全不收费,中学不收学费,只收课本和教材费。”
  
  郝仲义听到前两句就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自己能直接当掌柜的。
  
  听到后面那些条件,整个人就完全呆滞了。
  
  这是怎么回事?
  
  大王这是把我当亲戚了吗!
  
  郝仲义瞪大了眼睛看着林则徐,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林则徐看着他的反应,就又提醒了一句:
  
  “新天府的情况跟咱们大明其他地区都不一样,这些福利暂时只在新天府进行试点。
  
  “其他地区暂时都不会有,未来会不会有,暂时还无法确定。
  
  “你如果决定回来,那就不能给你新天府的户籍,也就享受不了这些待遇了。
  
  “所以你要不要去?要不要回来?”
  
  郝仲义下意识的说:
  
  “俺去,俺不回来了!”
  
  林则徐微笑着点头,拿了一份文件递过去:
  
  “那就签个字吧,然后回去准备搬家。
  
  “相关消息和福利政策暂时是保密的。
  
  “不要告诉任何人,否则取消资格。”
  
  郝仲义非常激动的点头说:
  
  “俺知道,俺绝对不说。”
  
  与此同时,大明航空公司也收到了命令,开始组织人员前往新天府建设新工厂。
  
  大明皇帝朱仲梁,收到了自己儿子和父亲的电报,然后给皇室财团下令,开始制定并实施工业体系备份计划。
  
  要求财团下属所有生产型公司,在新天府没有独立工厂的去建设新的工厂,有新工厂但是产业链不完整的,就去将产业链补完。
  
  总而言之,把公司在其他地区运转的工厂,在新天府尽可能完整的复原一份,让自己经营的产业,可以在新天府独立运转。
  
  这个行动被称之为工业体系备份计划。
  
  并且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接受朱靖垣的指挥,配合朱靖垣的改革和建设工作。
  
  之所以要他们接受指挥,配合朱靖垣的工作,而不是让他们各自去建厂,原因不只是纯粹要给朱靖垣找事做。
  
  新天府的管理模式跟大明的其他地方有很明显的差异。
  
  这种在其他地方的理所当然的操作,在新天府这里就未必能够行得通。
  
  朱靖垣的到了之后,会把这里改造的更加特殊。
  
  建设这套工业生产体系的过程,也是完成新的工业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
  
  同时也是完成新天府乃至殷洲的社会结构调整的过程。
  
  新天府原本有大明人一千五百万、明殷混血儿两千万、归化殷人一千五百万左右。
  
  大战结束之后,从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管的殖民地上,还有估计一千万以上的人口。
  
  其中包括泰西人、殷人、泰西和殷人混血儿、殷人和墨人混血儿、泰西人和墨人混血儿。
  
  现在整个新天府,也就是南殷洲范围,总人口超过六千万,甚至可能达到七千万。
  
  因为南殷洲内部的剿匪行动还没有全部结束,大明还没有完全掌控所有的土地,还有很多人口没办法详细准确的统计。
  
  六千万以上的人口全部利用起来,已经足够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了。
  
  也就是说,能够独立维持冷战时代以前的所有产业。
  
  但是,这六千多万人口的成分过于复杂。
  
  就算是原大明控制区的五千万,也直接分成了三个明显的层级。
  
  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手中接管的地方更是乱成了调色盘。
  
  如何真正掌控和利用这些人口,预防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才是最为重要的任务。
  
  否则工业备份就不是备份了,而是给割据势力提供工业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