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1805 > 第三零七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三零七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三零七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1/2页)

朱靖垣计划启程前往新天府的时间是安康三年三月。
  
  但是刚刚过了元日,朱靖垣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就已经进入新天府状态了。
  
  潘世恩早早的赶来了蒙县,在放假期间就开始跟林则徐交接。
  
  朱靖垣也开始认真的思考,到了新天府之后,自己最先要干的事情是什么。
  
  并且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始对相关厂商和人员提要求。
  
  安康三年二月份的时候,各方面的准备陆续就绪。
  
  流沙城方面准备了一批原油和成品燃油。
  
  石化基地准备了一批各种塑料材料、人造丝、弹力丝。
  
  蒙县方面准备了大量的人造丝、弹力丝纺织的布料和各种类型的产品。
  
  大明航空公司准备了一批农用飞机,一大批供应农用飞机的星型发动机。
  
  准备了一批流水线生产的普及型汽车,以及一批汽车用的汽油发动机和变速箱。
  
  工部工厂完成了柴油机用柱塞喷油泵的试制,并改装了一批中小型柴油机。
  
  皇家农机新天府的工厂,按照朱靖垣的最新要求,制作了现代拖拉机的大花纹轮胎。
  
  皇室财团其他厂商也按照要求,各自准备自己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工匠、熟练工人。
  
  所有要往新天府运送的东西,不会一股脑儿全过去,一是来不及,二是消化不了。
  
  不过要随同朱靖垣一同前去的物资和人员数量仍然规模不小。
  
  所有的货运和客运船只,在二月底就全部抵达了蒙县码头。
  
  安康三年三月八日,所有中转的船只全部重新补给并整备完成。
  
  朱靖垣带着全家人,跟着爷爷、奶奶登上无畏号,正式启航前往新天府。
  
  随行的庞大船队从蒙县出发,顺着墨洲东海岸南下,绕过西洋海角,向西穿越大西洋。
  
  安康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在海上航行了二十天的船队,终于靠近了南殷洲大陆。
  
  银河(拉普拉塔河)河口宽度超过两百公里,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宽的河口了。
  
  如果看着周围的景象,看着没有边际的水域,船上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这是进河口了。
  
  不过船队引航员知道,所以马上开始协调船队队形,小心辨识航道。
  
  进入河口之后,水深已经直接降低到二十米以内。
  
  船队从河口北部向西继续航行七十公里左右,在距离三庆城四十公里外的海域,引航船再次提升了警示等级。
  
  全水域水深整体降到十米以内,所有大型船只必须在引领下,顺着人工疏浚出来的几百米宽的专用航道航行。
  
  当天中午的时候,第一艘船驶入三庆城码头。
  
  朱靖垣和朱仲梁乘坐的无畏号,到了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才终于在码头上停稳。
  
  一家人从船舱里面出来,换乘吃水更浅的内河船,继续前往新天府城。
  
  换船之后,朱靖垣没有马上进船舱,而是和家人们一起,在内河船甲板上看风景。
  
  看着周围的码头,从大明本土和蒙县来的大船,都在陆续的停靠。
  
  大量的人员和物资,都逐步开始改换内河船。
  
  朱靖垣看着这个忙碌的画面,表情非常严肃跟朱仲梁说:
  
  “爷爷,我觉得必须要继续疏浚航道。
  
  “最好是疏浚到十六米的水深,至少也要达到十二米。
  
  “让大型海船能够直接停靠新天府。
  
  “现在三庆城距离新天府只有两百多公里的水路了,却需要在这里再次换一次船。
  
  “这运输和装卸的成本叠加起来之后肯定会非常的难看。
  
  “而且银河河口这么宽,河口三角洲都是沼泽。
  
  “修铁路和公路绕过去,也非常折腾。
  
  “最理想的方案还是疏浚航道……”
  
  朱仲梁看了看周围的船,觉得朱靖垣会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问题是:
  
  “十六米的水深啊……你是要直接走十万吨的船吗?”
  
  朱靖垣理所当然的点头:
  
  “现在已经有八万吨的客轮和油轮了,以后的海船会越来越大。
  
  “新天府的地位决定了,它的货物吞吐量会非常庞大。
  
  “而且按照我的了解,银河河口就是太宽了,所以水才这么浅的。
  
  “进入内陆的航道之后,银河的河水反而变深了。
  
  “我看包裹说很多地方水深超过十米,甚至有很多二十多米深的地方。
  
  “因为银河的水量非常大,与长江没有太大的差距。
  
  “如果将航道整体疏浚到十六米,那十万吨以下大船,就能直接深入内陆上千公里。
  
  “整个新天府的核心地区,就能更加紧密的连接起来。”
  
  朱仲梁也跟着点头:
  
  “说的有道理,但这个工程量可不小。
  
  “新天府城外水深只有两到三米,之前的航道疏浚到了八米。
  
  “你要加深到十六米,这绝对不是几年内能完成的。
  
  “关键还是要有足够的人手啊,还得有设备……”
  
  朱靖垣马上说:
  
  “新天府的人手是足够的,只要把他们从繁琐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就行了。
  
  “而这也是新天府工业化所必须要做的,疏浚航道也是在为工业化服务。
  
  “还可以在疏浚航道的同时,寻找合适的地方修建水电站,供应电力。”
  
  朱仲梁理所当然的反问:
  
  “你要怎么解放人口?种田本来就需要人,开荒需要更多的人。”
  
  新天府目前就是个巨大的农村,城市人口比例只有不到三成。
  
  剩下的超过七成的人口,都是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业人口。
  
  如果算上酿酒、罐头等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人口,新天府的农业人口比例可能超过八成。
  
  朱靖垣也理所当然的说:
  
  “机械化,农业的唯一出路就是机械化。”
  
  朱靖垣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就已经仔细的考虑过新天府的事情了。
  
  自己和皇室财团准备了非常多的大项目,各种高新尖端科技和大型工业化项目。
  
  朱靖垣当时本来是想要把这些项目排个轻重缓急,考虑哪些可以同步进行。
  
  但是思来想去,朱靖垣慢慢的发现,自己首先应该考虑怎么高效的种地。
  
  自己和皇室财团要在新天府工业化,就需要将足够多的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农业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工业化应该首先服务于农业,也能够解放农业生产束缚的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