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73章 监军都督

第873章 监军都督

第873章 监军都督 (第1/2页)

把袁氏兄弟一并收拾了?
  
  苏曜的话听得众人皆是心头一凛。
  
  贾诩立刻会意,补充说:“唐公英明。依某之见,我们还可派出一位监军都督赴其营中监视袁绍动向,同时联络徐州刺史陶谦和荆州刺史刘表动员其兵马出战,对袁术形成合围之势。”
  
  “监军都督?这倒是个好主意、”
  
  苏曜听了微微一笑。
  
  监军,乃是古代战争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初现端倪,主要肩负着监督军队行动、确保军令畅通以及防范将领拥兵自重等多重使命。
  
  在军队出征之际,监军如同高悬的明镜,时刻监察着军队的每一个行动环节。
  
  小到士兵的日常操练和行军途中的纪律执行,大到作战时的战术部署与战略决策,监军都需密切关注,若有差池还有权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
  
  对于将领而言,监军的存在宛如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来说,监军可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经验,为主将提供参谋和建议,避免因将领个人的疏漏或偏见而导致战略失误。
  
  而另一方面,监军的监督也是对将领权力的制约,分其事权,无法一言专断,不敢肆意妄为,尤其是对于有拥兵自重嫌疑的将领来说,监军的存在就更是碍眼。
  
  故而,当中央威严不坠时,朝廷的监军便成为了维护军队稳定、保障战事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如大汉的都督全称其实就是督军御史,是监督诸军、战事结束后要回师罢官的流官。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都督也逐渐从事毕即撤的流官变成了常任官制,就此变成了军事一把手。
  
  而如今,袁本初既然领的是朝廷的诏令和军队,那再派个监军都督过去,自然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苏曜心中暗自思忖,目光在众人身上缓缓扫过,试图从他们的神色中寻找到那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一时间,政事堂内一片寂静,众人皆在等待着苏曜的决断。
  
  “唐公,依臣愚见,郭嘉郭奉孝可担此重任。”
  
  荀彧见苏曜久久未语,率先开口举荐道:
  
  “郭奉孝智谋过人,行事不拘一格却又能切中要害,且其对人心的洞察极为敏锐,定能在袁绍军中周旋自如,将其一举一动及时传报回来。”
  
  苏曜微微颔首,郭嘉的才能他自然是知晓的,但且不说如今郭嘉还有审计司的任务要做,就单说这监军任务艰巨,他一时间就有点不太想放郭嘉过去。
  
  这倒不是他觉得郭嘉办不好此事,而是如今毕竟不是和平年代,他与袁绍貌合神离,稍有差池这监军就会人头落地,让郭嘉冒这个险是否有必要呢?一时之间苏曜倒还有些犹豫。
  
  正好,这时王允也对此提出了异议:
  
  “荀侍郎,郭奉孝虽有大才,但行事过于跳脱,监军一职关乎战事全局,容不得半点马虎。若是因他的随性而误了大事,那可如何是好?老臣以为,还是稳重之人更为合适。”
  
  朱儁也点头附和:“王大夫所言极是,监军既要监视袁绍,又要协调各方,还需应对战场的突发状况,稳重谨慎方能胜任。”
  
  苏曜沉思片刻,目光落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卢植身上:“卢公,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卢植缓缓抬起头,神色凝重,目光中透着深思熟虑。
  
  他轻抚胡须,沉稳开口:“唐公,依老臣之见,皇甫嵩将军堪称监军的不二人选。”
  
  “皇甫将军历仕两朝,战功赫赫,早年平定黄巾之乱,威名远扬,在军中素有威望,其为人刚正不阿,忠诚不二,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