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篮球之黄金时代 > 第十一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

第十一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

第十一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 (第1/2页)

一整个夏天伯德都在思考,要带给现在的开拓者一个怎样的比赛方式。
  
  过去的10年里他们非常辉煌,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开拓者一直都是比赛方式的引领者。
  
  他们率先兴起了三分球,并且让中锋三分战术成为一个较为常规的战术手段。
  
  同时,开拓者的很多进攻思路都具有开创性并且反直觉,比如少传球,以减少失误。
  
  比如率先降速打多打阵地战,比如充分利用单打,而不是团队配合。
  
  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内容,却让开拓者在很长一个时间段里,进攻效率都领先全联盟。
  
  在数据分析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开拓者是一个谜团,教练们时常对于和开拓者比赛感到困惑。
  
  反正打着打着就是打不过,怎么都打不过,尤其到了季后赛,很难找到取胜的希望。
  
  不知不觉就落后了,不知不觉时间溜走了,反正到最后这场比赛就输球了。
  
  攻不进,防不住,这是最显著的感受,但球员和教练心里都想不太明白是为什么。
  
  到了90年代中期,录像分析、计算机处理、数据分析越来越发达,开拓者被放在放大镜下进行观察。
  
  一些节目、访谈、书籍,都开始着重于揭秘开拓者强大的秘诀,甘国阳也上节目展示他超凡的身体才能。
  
  现在全联盟都明白开拓者是怎么打球的,三分球带来的高效,少传球、阵地战带来的低失误率,以及他们有一个高其他所有球员两个档次的顶级巨星。
  
  伯德当初在凯尔特人打过美妙的篮球,他们团队,快速,拥有才华横溢的球员,但在1986年最巅峰时期折戟波特兰。
  
  伯德后来才知道,开拓者在1986年就发现了凯尔特人的命门,他们以慢制快,把凯尔特人拖入阵地战的泥潭,再用他们最为锋利的武器收割了球队。
  
  这是伯德心中永远的遗憾,当初的五星凯尔特人是那么的强大,他们对冠军的渴望如此强烈,并且坚信那一年的冠军会是他们。
  
  结果在总决赛遭到了开拓者和甘国阳强有力的阻击,从此他们再没有机会染指总冠军。
  
  开拓者的这套的打法、思路对NBA的影响是巨大的,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将三分球当做常规武器。
  
  少传球,少快攻,多打阵地战的思路传染到了每一个球队,NBA的场均得分每况愈下,防守彻底成为主旋律。
  
  联盟在1994-1995赛季缩短了三分线,将三分线的最远距离从23英尺9英寸缩短到了22英尺,以此继续鼓励球员投三分。
  
  这一缩短导致了94-95赛季联盟三分球的爆发,也间接导致了94-95赛季迈阿密热火的夺冠——他们是贯彻三分、防守、简单阵地进攻策略最为彻底的球队。
  
  他们凭借奥拉朱旺超强的球权消化能力,加上内-外的简单体系,以及大量的三分,在东部扳倒了芝加哥公牛。
  
  可以说,帕特-莱利一边痛恨着开拓者和阿甘,一边几乎什么东西都是从开拓者搬过来的。
  
  管理层是,后勤是,解说是,球员是,战术策略也是。
  
  到1995-1996赛季,公牛回过味来,乔丹也开始增加自己的三分出手数。
  
  1996赛季,乔丹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历史生涯最佳的42%——已经和新秀阿甘一个水平了。
  
  同时产量也是生涯最多,场均4次出手,成为了联盟最有效率的三分手之一。
  
  在开拓者的第二王朝时期,他们又创造性的引入了普林斯顿体系。
  
  开拓者将普林斯顿体系和之前的策略很好的揉合,把普林斯顿这套曾经的平民战术,与巨星策略结合在了一起。
  
  常规赛他们用匀速模式就能轻松击溃对手,连续多年取得很好的成绩。
  
  到了季后赛,体系和巨星一同发力,甚至死亡都无法阻止他们拿到总冠军。
  
  现在,有些球队也开始引入类似普林斯顿的思路去调教球队,开拓者可以说处处都领先联盟一步。
  
  执教这样一支球队,拉里-伯德自然是压力不小,也难怪1994赛季没有教练敢接手,只有PJ-卡列西莫这个愣头青来了,最后不尽如人意的离开。
  
  伯德在思考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在10年中,对开拓者统治力起决定性作用的,究竟是他们的体系、策略,还是阿甘。
  
  和巴克沃尔特交流的结果是,主要还是靠阿甘,没有阿甘,一切都是空的。
  
  伯德虽然对阿甘的球场实力有深切的体会,但成为主教练的他还是要确认一下。
  
  在训练营开始前,巴克沃尔特让伯德打电话咨询一下贝尔曼,问一些关于开拓者体系的问题。
  
  伯德有些疑虑,道:“贝尔曼现在是湖人的主教练了,现在问他这些,合适吗?”
  
  巴克沃尔特道:“贝尔曼的确是湖人的教练,但他永远都是阿甘的教练。关于阿甘的问题,他会回答你的,而且是如实回答。”
  
  贝尔曼是梦之队的主教练,伯德和他是有交情的。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伯德在开营前一天打电话给贝尔曼。
  
  他问了贝尔曼一个灵魂问题:“开拓者的成功依靠的是体系,还是依靠阿甘。”
  
  贝尔曼在电话里回道:“拉里,你怎么会问这么愚蠢的问题?难道你当了教练后,脑子就自动被某些东西给堵塞了吗?而且你为什么要问我,你看看这两年我是什么处境,什么评价,答案还不够明显吗?我看你到了波特兰是傻了,要不然我们换换怎么样?”
  
  贝尔曼这么一说,伯德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了。
  
  自从贝尔曼跟着杰里-韦斯特去了洛杉矶,这些年湖人可以说颗粒无收——最大的收获是一个榜眼签。
  
  不是贝尔曼执教的不好,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贝尔曼那套效率法,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根本不管用。
  
  而且贝尔曼对更衣室的管理始终有问题,没有阿甘这样的老大为他镇场子,他必须分散相当一部分的精力去和球员做斗争。
  
  这些并不是他擅长的,他还是更习惯于做一个技术型教练,而不是管理型教练。
  
  1996-1997赛季对贝尔曼而言更是压力巨大,因为球队有了大鲨鱼奥尼尔,他将和贾森-基德搭档。
  
  球场上的基德令教练放心,球场下的基德可不是善茬,两个赛季下来他已经在洛杉矶闯了不少祸。
  
  奥尼尔也是个脾气大,需要哄的球员,他和基德能不能和谐相处,无疑非常考验主教练的管理艺术。
  
  这正是贝尔曼最为头疼的问题,执教阿甘根本不用操心这些,你安心被阿甘管就行了,哪用得着管这管那的。
  
  “你现在唯一要担心的是阿甘的状态,如果他还在巅峰期,那你可以专注于打造你想要打造的体系,条件是你必须把阿甘作为核心,当然你不至于傻成那个样子。如果阿甘不在巅峰期,你要多想想,如何更好的挖掘其他人的潜能,然后专注打造你想要的体系,就这么简单。很多其他事你不用操心,阿甘对球队的掌控力绝对比你强。”
  
  贝尔曼真心实意的给了伯德一些建议,但伯德并不是太相信。
  
  他相信甘国阳还能有非常好的状态,新人训练营能看出来,他依旧实力超绝。
  
  但他不相信,阿甘能对球队有那么强的掌控力,比教练还强?
  
  可仔细想想,这家伙似乎真的了解每一个队友,性格、脾气、打法、风格甚至日常的喜好。
  
  他编制了一张无形的网,掌控着球队上上下下每一个人,让所有人为了胜利而甘受驱使。
  
  “每个人都在他的网里,包括你也是,拉里。”贝尔曼挂电话前,说了最后一句。
  
  第二天,10月中旬,伯德带着三分疑惑、三分自信,还有四分对教练工作的激情和好奇,正式开启了季前赛训练营。
  
  季前赛训练营和新人训练营肯定是不一样的,新人训练营重在选拔,也是对教练工作的一个预演。
  
  季前赛训练营意味着赛季的正式开始,教练要了解每一个球员,制定球队战术,组织训练,统领大大小小各项工作。
  
  甭管你以前做没做过教练,今天就是赶鸭子上架,伯德一大早就来到了威拉米特大学训练馆,看看,七点钟。
  
  昨天晚上他给所有球员都打了电话,要求他们七点半之前必须抵达球馆,不允许任何人迟到。
  
  当然,伯德心里清楚,一定会有人迟到,这是每个球队都必然出现的现象,因为七点半这个时间太早了。
  
  大部分球队正常训练时间都是从九点钟开始,但伯德就是想把训练营的时间提早来考验球员的服从力。
  
  球员时代,拉里-伯德几乎从不迟到,他总是球队前几个到训练馆的球员,只有很偶尔几次会因为意外晚到。
  
  所以伯德很痛恨迟到的人,甚至那些踩点到的人都让伯德看得不爽。
  
  比如凯文-麦克海尔,麦克海尔总是踩点到,比要求时间晚几秒钟抵达。
  
  有时候麦克海尔是故意的,他会稍微早到一会儿,然后在门口等着,到还剩下10秒15秒的时候冲进训练馆或者大巴车。
  
  对于麦克海尔这种行为伯德心里是非常不痛快,这也是两人场外性格不合的表现之一。
  
  今天训练营第一天,伯德就要靠迟到这件事,杀一杀开拓者球员的威风。
  
  最好有个刺头能冒出来,让伯德好好教训他一下,给球队立规矩,杀鸡儆猴。
  
  他已经和助理教练卡莱尔、迪克-哈特商量好了,迟到一次就罚1000美元,迟到两次罚3000美元,迟到第三次就要禁赛一场。
  
  抵达训练馆,伯德开始一边做准备工作一边等候,此时甘国阳、小奥尼、科比等人已经在七点之前就抵达了训练馆,都大汗淋漓的练了好一会儿了。
  
  这些人应该不用担心,一定是会最早来训练,最晚离开体育馆的那批人。
  
  伯德虽然没当过主教练,但他打了十几年球,身为一代巨星,对球队管理是有想法的。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他可不是那种只能被管,而不能管理别人的人。
  
  伯德清楚的知道,一支NBA队伍,教练在进行球员管理时,最需要关注的往往是那些板凳席上的球员。
  
  因为能成为NBA球队首发的球员往往是很有责任心,训练很刻苦的球员,他们不需要教练在这方面操心太多。
  
  而那些坐在板凳上,尤其是板凳末端的球员,他们的士气和心态往往决定了全队的氛围。
  
  这是队伍管理上的木桶效应,如果你板凳末尾的球员都能充满活力,训练刻苦,随时准备好比赛,那你的队伍一定没有问题。
  
  除了板凳末尾的球员之外,还要多加关注的就是刺头型球员,这样的球员在NBA很多。
  
  他们往往桀骜不驯,性格乖戾,尤其是一些出身底层的黑人球员,说好听点叫有个性,说难听点,就是除了会打球外,就是个人渣、败类。
  
  这样的人渣败类在NBA这个联盟层出不穷,球迷在球场上看球员各个都是光鲜亮丽的球场英豪,只有身在其中才会明白,其中有多少离开篮球就是狗屎的家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