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武林正道联盟(上) (第1/2页)
前夜,有风雪自北而来。
前一天晚上,外出探寻消息的侠士将断水涯被攻破的消息带回,使得落叶集内一片惊呼,过得片刻后很快安定。
都是在刀口上舔惯了血、与秦军周旋了多年的老江湖,定力二字,早已刻进骨子里。甚至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没对西路抱有多大指望。
墨家那区区三万之众,想挡住燕寒川那头下山猛虎的铁蹄洪流,无异于螳臂当车。
如今机关城破的消息传来,对这部分人而言,不过是靴子落地,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这天夜里,落叶集真正能主事的,是武林正道联盟的一拨人。
而这拨人里,最有分量的,是点苍剑派。
自从南天剑门满门上下被那个叫顾铁心的魔头屠戮殆尽后,江湖上剑道第一的座椅空悬,点苍派顺理成章地坐了上去,身份地位自是水涨船高。
然而,江湖是江湖,朝廷是朝廷。即便点苍投身反秦,与墨家、与各大江湖势力结成所谓的正道联盟,可真要说哪个门派敢在秦国境内公然扯旗造反,那是没有的,一个都没有。
此刻聚集在落叶集里的人,论出身,哪个不是名门大派,可当他们选择站在这里的那一刻起,那些曾经的师门,便早已将他们的名字从弟子名录上划去,撇清了一切干系。
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他们却成了无根的浮萍,谁都怕被秦国朝廷那架无情的大车碾过,惹祸上身。
可若真要说一句门派无情,却也未必,这世上的事,尤其是江湖上的事,盘根错节,内里的门道,远非表面那般简单。
嘴上说着逐出山门,背地里,那些门派高层却从未断了支持。
他们暗中拣选出门内最有风骨、最有担当的弟子,送往这苦寒的北部战场,为风雨飘摇的魏国,为这星星之火的反秦联盟,添一把柴,加一块瓦。
这群人,师出无名,却背负着比名声更沉重的东西。
他们是一粒粒火种,被抛入这极寒的北地,注定要燃烧自己的性命,只为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中,燎原出一点点微光。
今夜聚集论事,主要目标,就是如何阻挠秦军北上的步伐。
他们存在的意义,除了作为干扰,剩余价值,就是用来吸引秦军视线,武林正道联盟的一部分人,并不直接参与在守城战之中,而是在外奔波,于刀尖之上与秦军周旋,以获取最为前线的第一手战报。
集结县城内所有人员商讨的集合点,是在落叶集中心的县衙大院里,原本是朝廷自己的地方,秦军打来的时候,这里的文官基本上跑的跑,散的散,直接没了人影,这才被江湖人接管下来。
顾祖成仔细叮嘱完两个儿子,大门口便传来了联盟中人催促的声音,他不敢耽搁,拢了拢衣衫,再次走入风雪。
来到破败的县衙外,周边全是满身杀气的江湖侠客,刀手,各门派子弟,一股杀气迎面而来。
当顾祖成踏上石阶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双腿在微微发抖,他低下头,借着夜色的掩护,默不作声地混在其他商户中间,一同走了进去。
衙堂被拆得七七八八,早就没了衙门的样子,四周挂了很多厚实的破布,直直垂下用来阻挡四面侵袭的寒风。
眼看冬日就要来临,保暖工作,这时候也在落叶集里展开,每个人都是十分忙碌的。
顾祖成进去的时候,几乎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面进了衙堂,人数才减少很多,能见到其他眼熟的商户。
毕竟能在里头议事的,在落叶集里都是有自己势力与人手的存在,不存在什么独自为战的孤独英雄。
因为这种人一般在开战前就死了,江湖上从来不缺一腔热血的独行侠,缺的是能给他们立坟头的人。
坐在首位的是名女子,她名叫沈倾鸿,年纪三十左右,身姿挺拔如松。
点苍剑派内门大弟子,练得一门外家剑术,斩铁流六品小宗师境界,是整个落叶集内武功最高之人。
自武林正道联盟成立至今,已过了五个年头,五年前,她也只是个刚奉师命、脱离点苍身份下山,投身北地战事的一名普通江湖女子。
而今,作为此地据点的主心骨,她肩上扛着的,早已不是一个剑客的恩怨,而是这上千人的生死。
坐在她两边位置上的,是来自其他剑派和传统门派的武者,有衡山,嵩山,泰山等等剑派,还有武当、峨眉这些传统门派出来的武者,以及小门小派的散人。
所有人的境遇都大抵相同:听从师门号令,隐姓埋名,投身沙场。江湖上有风言风语,说他们是傻子,是为门派卖命的棋子。若是反秦功成,门派坐收渔利;若是败了,死的只是他们这些弃徒,师门半点干系也无。
对此,在座之人,皆置若罔闻。
到了这年月,还敢站出来与大秦帝国掰手腕的,有一个算一个,就没一个是怕死的,那些风言风语,污不了他们的心,也进不了他们的耳朵。
眼看人已到齐,沈倾鸿环视左右,将一张用羊皮缝制的巨大地图在众人面前的木桌上缓缓推开。
粗糙的皮面上,山川、河流、地势、暗哨、明岗,一一映入众人眼中。
沈倾鸿并未急着开口议事,她伸出纤长的手指,轻轻叩了叩桌面,声音清冷:“事起仓促,消息来得突然。真实情报如何,还需等与墨家那边的人接上头才能知晓。诸位,切莫自乱阵脚。”
一句话,便为这场议事定下了基调。随后,她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指向临阆坡以北几处地势平坦的区域。
毋庸置疑,十几万大军要以最快速度北上,平坦大道是唯一选择,而临阆坡往北,这样的要道,不多不少,正好四五处。
“墨家败退九曲岭,我看是板上钉钉了。”
最先开口的,是武功仅次于沈倾鸿的武当弟子罗文钊,“消息真假会有出入,但秦军北上这事假不了。十几万人压过来,定然不会走一条道。咱们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干他燕寒川一炮!”
最先说话的,是武功仅次于沈倾鸿的武当弟子罗文钊。
罗文钊本是武当山年轻一辈的俊彦,可在这北地跟秦军打了几年仗,身上那股子侠气早就被磨没了,只剩下沙场上历练出的粗犷与悍勇。
“秦军刚破断水涯,便马不停蹄北上,其势正盛,其志在必得。此刻与之硬碰,怕是讨不到好。”
一个声音响起,较为温和,“我以为,不如在几处要道设伏,不求杀敌,只为挫其锐气。”
说话之人名叫司徒上空,青城派出身,算是这群莽夫中的文臣,他武功平平,但脑子极好使,常为大家出谋划策,且多有奇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