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叶桀-三蛇羹 (第2/2页)
叶桀笑着提醒:“在我烹饪完成前,你可不要偷吃,小心被相柳之血反噬,一命呜呼了。”
薄荷连忙后退一步,望向蛇肉的眼里,充斥着十足的抵触之色,也不知道叶桀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可是魔神的肉,是有毒的至邪之物,她才没有吃的想法。
稍稍远离后,薄荷的琼鼻微微抽动,随着蛇肉被叶桀剖解开来,一股难闻的腥气冲天而起,令她忍不住直皱眉头:
“这蛇肉的腥气那么重,蛇血也污秽不堪,足以腐蚀万物,真的能吃吗?别说是偷吃了,就算你请咱吃,咱都不吃!”
叶桀却早有所料,转职为灶王厨神的他,又岂会被这种事情难倒?
随着叶桀心念一动,一口黝黑至极,仿若最深沉的暗夜凝结而成的大锅,便出现在灶台之上。
唤出灶王黑锅后,叶桀又伸手入怀,取出一个锦囊口袋,别看口袋只有巴掌之大,但其中蕴藏须弥之力,当中所承装之物,足以将整个酒乡填满。
这个口袋,乃是灶神宗的长老赠与叶桀,当中所装的,都是世间罕见的调料,北冥的精盐、东海的珊瑚、瑶园的玉露、寒渊的雪芽,都可以从中找到。
灶神宗每位弟子身上,都带有一包类似的口袋,当中收纳着他们走南闯别搜寻到的珍稀材料,但当中的分量,远远无法与叶桀手中的相比。
灶神宗虽然将灶王黑锅卖给了叶桀,但对昔日灶神留下的这口锅,长老们也怀有别样的感情,将调料赠与叶桀,也是希望他能好好使用这口锅,若叶桀只是将灶王黑锅当做坚固的盾牌战斗,而不是用它来烹饪,那长老们才会捶胸顿足,直呼暴殄天物。
揭开口袋后,叶桀伸手一探,掌心便多出种种调料,当中既有金光四溢的千年姜王,也有色泽深厚的仙种陈皮,更有醉香扑鼻的精酿黄酒,光是往那一摆,便散发炫目光彩,令人眼花缭乱。
简单的处理后,仙官权能运转开来,一口神异不凡,好似被灶火熏烤无数年的黝黑大锅,也出现在叶桀面前搭起的露天灶台之上,并随叶桀的意念不断扩大,只一眨眼,便扩大至十丈之巨。
仙元化作纯净无垢的冰冷水流,将锅底填满,只听一连串的噗通声响,三条蛇妖的七寸之肉,都被叶桀冷水下锅,期间还伴随着些许调料。
烈火爆燃,独属于灶王厨神的红莲灶火,自大锅下方燃起,红莲灶火一出,周围众仙为之色变,饶是以他们的境界,若是触及红莲灶火,只怕也会在瞬息间被焚烧成灰,一时间议论不断:
“那股烈焰……怎能蕴藏这般威力?”
“别说靠近了,就算只是看着,都感觉灵魂燃烧起来一样……”
“那凶猛无匹,足以焚化魂灵的烈焰,却只是锅下烹饪的灶火,紫薇殿主的实力果然冠绝天地,不愧是斩杀了魔神的圣人!”
远方传来的议论声,丝毫无法干扰叶桀的内心,他的面色镇定而专注,天地间的一切,都无法令他的内心动摇半分,在这一刻,他的世界中除了锅中的佳肴外,其他什么也没有,竟是在烹饪途中,迈入了天人合一的心境!
不多时,待到焯水完成,叶桀一抖黑锅,锅中蛇肉像是有灵性一般,全数跳跃而出,准确落在叶桀前方的盘中,当中没有一丝偏差,留存在锅里的,只有大量令人作呕的浮沫,就连相柳体内触之必死的污秽之力,也被一并焯出。
望着出锅的蛇肉,薄荷下意识咽了口唾沫,就算早就知道,那些蛇肉来自凶蛮的巨蟒,其中更有属于魔神相柳的血肉,但单从外观上看,也压根看不异常,反而色泽饱满,玲珑剔透,吸收了诸多珍贵辅料后,原先的腥气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有阵阵诱人的飘香。
换水之后,叶桀再度运功,原先被剥离而下的狰狞蛇骨,此刻被投入锅中沸煮,一并加入的,还有诸多珍贵调料。
烈焰升腾,红莲灶火的力量全面激发,在那焚烬万物的气浪之下,光影被彻底扭曲,周围众人连看清当中情况都相当吃力,还要冒着视线被灼穿的风险,更别谈中心处的叶桀了,这等高温之下,就连七转仙人,也会被焚烧的连骨头渣都不剩。
焰浪中心,叶桀面不改色,始终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不仅是他,前方的黑锅也安然无恙,无论多高的温度,都无法破坏灶王黑锅一丝一毫。
待到热浪渐熄,锅中曾属于巨蟒的狰狞骨骼,此刻全数熔化,不见踪影,而当中的精华部分,全数汇入锅内雪白色的沸腾高汤之中。
将原先焯好的蛇肉加入汤中,叶桀此举,宛若天雷勾动地火,引动众人心弦的爆香弥散开来,哪怕是辟谷多年的苦修者,闻到这阵爆香之际,也会忍不住当场破戒,哪怕耗尽全部家当,也要想办法吃上一碗。
叶桀神色自若,烹饪尚未结束,还需要用精准控温的红莲灶火熬制一段时间,才能让三蛇羹达到最佳。
灶神宗作为以食入道的宗门,门内存有大量珍稀的菜谱,这三蛇羹,就是其中之一。
只要吃下三蛇羹,就能提升修行者的悟性,况且还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提升,这对于任何修行者而言,都是一份莫大的诱惑。
修为可以增加,眼界也可以开阔,但唯独这悟性,乃是每个修行者与生俱来的本领,世上也只有极少数法门,才拥有提升悟性的神效,而三蛇羹就能做到这一点。
三蛇羹对悟性的提升幅度,全看烹饪所用的蛇肉品质,而叶桀所选取的,都是实力强劲的蛇妖,其中更是包含相柳这样的魔神,可以说,世上再无一道三蛇羹,比叶桀眼前这道更加奢侈。
望着锅中的蛇羹,叶桀也不禁面露笑意,也不知道这道三蛇羹,又能提升多少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