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隐蛾 > 334、菁芜湖中共水澄

334、菁芜湖中共水澄

334、菁芜湖中共水澄 (第1/2页)

宗长老一连讲了三个小时,完毕后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散去,而宗长老则一一点首。
  
  等人走得都差不多了,还有几个仍然在院子里站着呢,显然还有问题想请教,其中就有何考。
  
  宗长老则摆手道:“你等且去……何考,你留下来。”
  
  没管其他人的好奇之色,宗正只单独留下了何考,和颜悦色道:“你怎么也来了?”
  
  何考站在阶下答道:“有高人指点,说您老今日在此开讲,我也想向您请教。”
  
  宗正笑呵呵地抬手去拿案上的茶杯:“你想问我什么?”
  
  何考见那茶杯已经快空了,赶紧迈上台阶拿起壶倒上:“我想请教‘先破妄后破关’之道。”
  
  宗正放下了杯子,抬眼看着何考道:“上次当面请教我这个问题的人还是梅谷雨,看来你与她的关系不错,她也指点你来问我?”
  
  这倒是个有趣的误会,指点何考来此的并非梅谷雨,而是比宗正还要高两辈的术门祖师赵三金。但何考并没有解释,只是很认真地静待下文。
  
  宗正又接着说道:“五阶圆满后欲证六阶修为,须破妄成真,这一关古时又称梦生之境,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破关后可称大成。
  
  如何破妄,无任何捷径可言。自古师尊也不会多言更不会多问,一旦有具体指点,哪怕是向弟子讲述自己当年的破妄经历,也难免令弟子生出见知之障。
  
  我当年破妄,确实与他人稍有不同,那年已四十七岁,并不被同门看好,哪怕能破关成功,可能也消耗甚剧。
  
  但事后来看,我这一关却过得很轻松,宛若无碍。
  
  其实我当初证入妄境之时,并不知身在妄境,只是行事如常而已,所以师尊说我是先破关后破妄。
  
  所谓先破关再破妄,恐怕比妄境中堪破更难。它在于你早有真人心境,只是修为尚未到火候,待五阶圆满可以迈出那一步后,自然而成。
  
  这其中没有什么捷径巧思,更无什么心法点拨,只在于你是什么人,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我且问你,今日所讲的重点是什么?”
  
  说到这里宗正终于喝了一口茶,他那杯子很小,就跟喝酒似的一口干了,何考赶紧再倒上道:“重点是子学之格物致知,但和我以前学的不太一样。”
  
  宗正:“你学的是什么专业,怎么还教这个?”
  
  何考:“自己找书看的。”
  
  宗正:“儒家之子学,远不是我这一个下午能讲明白的,我也只勉强讲了我所看到的格致——人如何拥有认知、又如何去检验认知?
  
  我并非儒学家,但很多人都叫我宗夫子,望气术看的同样是人与人。”说到这里,宗正又问了一句很莫名的话,“你带表了吗?”
  
  何考:“没有,我只带了手机。”
  
  宗正:“手机能看时间,也算是带了。有表的话,就可以不迟到了吗?”
  
  何考:“那倒不是,该迟到的人还是会迟到。”
  
  宗正:“那么意义何在呢。”
  
  这是一个很老笑话了,没想到宗正会在此时问起,何考也没有抖机灵,老老实实给了原版答案:“至少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迟到了、迟到了多长时间。”
  
  宗正点了点头:“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有时候就像互相交接班。
  
  假如交班时间是上午八点,你早到多长时间,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若你晚到了,就不仅是你自己的事了。
  
  格物则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是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仍然做不到,并非是因为他们不知……我再问你,这世上什么人最擅长违背法令?”
  
  看来这位宗长老有些习惯与江长老一样,想告诉何考什么,却选择先提出问题。
  
  何考想了想答道:“吃这碗饭的人。”
  
  因为他老人家问的是“谁最擅长”,而不是“谁最习惯”或“谁最喜欢”,何考只能这样回答。
  
  法令不止狭义的法律,还包括各种行政命令与行业规范、管制条例等等。吃这碗饭的人,不仅有狭义上的从业者,更包括各种法令的制定者与执行者。
  
  他们最清楚制定某条法令的目的,其中有什么漏洞、现实中的执行情况,甚至也掌握了执行的过程。
  
  宗正又微微点了点头:“道德原则与法令规定,世上各国都不尽相同,哪怕在同一国度,古往今来也多有变迁。
  
  有的法令见于今却不见于古,见于彼却不见于此。
  
  我们如何知道该怎样行事?只有当为则为。
  
  可是何事当为,何事又不当为呢?在于格致!从无知中致有知、从已知中验所知。
  
  以此修于行止、遇事不惑,更能自然而发、不违所知,便近乎真人。近乎真人尚非真人,仍需修为到地步方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