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这玩意儿能跑?(5k) (第1/2页)
返回式卫星一切顺利,这让同志们有了新的想法,也许大概……是不是能让白熊这套返回式卫星技术回归本源?
当高振东接到防工委领导电话的时候,人是有点懵的,主要是领导上来第一句话就让他万万没想到。
“从你个人意见来说,你对载人航天现在是个什么想法?”
高振东人都懵了,想法?没想法。
他对载人航天是真的没想法。
“领导,这事儿不该问我吧?这可是大事情。往天上打东西别看打的东西一个个的没多重,但是价格贵得离谱。”
花钱,这就是高振东对载人航天暂时没什么想法的原因,这玩意儿太花钱了,而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该不该问你这事儿你别管。类似的同志我们都会问一问,这个事情来得有些突然,也没想开会,先看看大家的意见是个什么情况再决定下一步。”
高振东沉吟了一下,很郑重的道:“从我个人的意见角度出发,我是不赞成现在就搞载人航天的,这个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有些太过沉重了。而且,收益暂时不大。”
“收益不大?”
高振东道:“对,收益不大。首先第一个很明确的、看得到的收益,是国家声望、政治上的收益,但是我们知道第一个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是白熊,第二个,是花旗,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即使实现了载人航天,也就是个老三,意义不是很大。”
“那有没有可能,我们不搞的话,会变成老四、老五呢?”防工委领导问道。
要是说这事儿高振东可就不困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实际上,哪怕到了他穿越的时候,全世界拥有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也只有三个,毕竟这件事情上千古的白熊和后来的毛熊是一家,不能分开算的,除了这三家,其他的全是蹭的。
上三常的含金量可不是吹牛逼的,所以高振东才对“老三”这件事情不急不慢,不用急,给他们几十年时间,第三名还依旧是我们。
不过他总不能给领导说这事儿我上辈子知道,而是正经的分析了一番。
“领导,我觉得载人航天这件事情,难度很大,投入资源很高,除了白熊和花旗因为出于冷战竞争的原因,会不计代价的投入搞这个事情之外,剩下的也就只有我们有可能了,所以这个事情我个人是觉得不急。什么高卢鸡约翰牛,他们都不行。”
其实就连财大气粗到花旗地步的,搞起航天来也是肝儿颤,阿波罗登月的土星-5火箭一发的重量相当于一条驱逐舰,价格相当于一条航母,那真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至于这货这么大,那必定堆积如山的设计资料在传闻中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说得难听点,那么大一堆资料,就算是烧,也得烧上好几天,怎么就没了。说一说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件事,也许是真的。
“你这么看不起他们?哈哈哈。”领导笑了起来。
“呵呵呵,我还真看不起他们,尤其是约翰牛。这两家在殖民体系被完全拆分之后,根本没有能力支撑起全面出击、在各个领域都保持先进所需的资源。他们必定只能有所选择和侧重,尽量保留部分优势领域而已,而载人航天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定不会在这个方向上发力。特别是约翰牛,说得难听点,他们连维持基本体面的能力和决心,都在慢慢丧失。”
高振东说得是头头是道,反正有未来几十年的事实做依据,他说起这事儿来是一点儿不带心虚的。
至于这个略微改变的世界里,约翰牛是不是能有本事蹦跶起来诈个尸什么的,高振东完全不担心。他们已经死硬了,这咸鱼是绝对翻不了生的,就好像炸鱼薯条里的鳕鱼一样。
“嗯……你的意思是,这个第三名迟早是我们的,我们不妨把目光往后放放,适当的时候再去拿?”
“对,所以我觉得在形象和政治方面的利益,我们可以不急于一时。而在技术收益方面,我个人觉得当前搞载人航天也不是很好的选择。说穿了,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需要人在太空中进行操作试验的科研目标和行动需求。仅仅是为了把人送上天而送上天,我觉得在当前阶段意义不大。”
科研需求支撑不起载人航天对资源的消耗,让这件事情显得有些盲目,这是高振东在当前对载人航天没有什么兴趣的另外一个原因。
没那么多事儿干,仅仅是为了送个人上去给全世界看,那就没什么意义了,何必浪费那个钱。
高振东的话,让领导想了好一会儿。
“嗯,你的话有道理,我们还是要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本着对人民的钱负责任的态度去考虑这个事情。”
对于高振东那随时在线的理性思维和“该省就省”的习惯,领导还是很清楚的。振东同志对于该不该花钱有自己的判断,而且一直保持着这种警惕,不管结果对不对,至少他的方向是没问题的。
“我觉得现在主要是把精力放在卫星的研究发展和使用上,对我们的航天事业促进更大一些,而且也能更好的为国计民生服务。如果非要搞个大的,那不如……”
“那不如什么?”
“那不如往月亮上扔个探测器,证明我们有能力探测月球也就行了。”高振东笑道。
上去挖土暂时是不可能的,但是扔个探测器上去拍点儿照倒也不是不行。
“月亮?那不是更花钱?”领导被高振东说得笑了起来,这事儿比载人航天还花钱。
高振东也笑了起来,这事儿领导肯定没他清楚。
“不不不,如果把探月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的话,那“绕”这个阶段仅仅是扔个探测器到月亮上转一圈,看一看,拍点照,技术难度并不是特别的高,至少没有载人航天花钱。这本质上就是轨道的转移,而轨道的转移技术我们是有的。而往月球上送一个小探测器所需要的火箭运力也不是非常的大,至少比起现在的卫星发射能力来,没有数量级上的差别。所以综合下来,绕月所需的技术和资金多多少少还现实一些。载人航天就不同了,别的不说,一整套保证人能安全回来的维生保障系统,就不是一般的花钱。”
在高振东看来,安全是最重要的,当然,冷战上了头的白熊和花旗对这句话肯定有不同意见。
“有点意思,绕月、落月、返回,你把探月的三步想得很明白,划分得很清晰啊。看来你平时一定没少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领导对高振东清晰的思路赞誉有加,正因为如此,高振东既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建议,就更有参考意义了。
绕月搞不搞先不说,载人航天方面的确是值得深思熟虑。
“嗯,以我们当前连在沙漠中拖一颗返回舱回基地都磕磕绊绊的现状,有些事情也许的确急不得。”领导想起今天这个返回舱艰难的归家路,忍不住发出了感慨。
高振东一听愣了:“啊?还有这事儿?”
对于他来说,对于卫星回收的印象就是在电视和网络中看到的,空中一朵伞花打开,然后一辆越野车风驰电掣般赶到的画面,还真没想过这件事情会有什么问题。
“啊,情况是这样……”领导顺口把情况说了一遍:“……别说沙了,后来回到基地这边接近沼泽,又陷了两次。”
高振东一听笑了起来,这事儿吧,他还真有办法,而且效果立竿见影,绝对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一举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