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06章 什么沙俄关天培

第906章 什么沙俄关天培

第906章 什么沙俄关天培 (第2/2页)

此时俄军在察里津周围已经汇聚了差不多三十五万人,库图佐夫于是把一贯用来殿后和防守的巴拉格季昂亲王派进了察里津主城坚守。
  
  他本人则带着大量骑兵在外机动。
  
  另一位上将米哈伊尔.巴克莱则作为预备队,每当察里津中军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巴克莱上将立刻挑选休息好的精兵入城替换。
  
  这种围城又围不死的仗,是最难打的,因为敌军的防守压力,特别是心理上的压力,比彻底被围死,也就是贝尔格莱德这种死守,小了很多。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中路军指挥,车骑将军莫公棱想了很多办法。
  
  最开始他想要用蒸汽炮艇把察里津主城围死,因为察里津的主城,是建在河中岛上的。
  
  但很快发现不行,因为察里津主城的城防炮以及两岸棱堡中的岸防炮口径比蒸汽船的小炮大得多,大虞的蒸汽机船非常容易遭到他们的炮击,根本不敢随意航行。
  
  随后莫公棱又开始强渡伏尔加河,企图上岛攻城,但收效仍然不明显。
  
  俄军在巴拉格季昂这个特别擅守的将领指挥下,采取灌水的方式把城外壕沟都填平了。
  
  到了七月底,整个察里津主城城墙外一片汪洋,每隔十几米就是水深快一米的水沟,火炮根本运不上来。
  
  而进攻的军队不但要面临俄军城防炮的轰击,还要面对四处水泽的骚扰,扎营的地方都不好找。
  
  尝试各种办法后,莫公棱冥思苦想下,还是决定用笨办法。
  
  那就是利用蒸汽挖掘机的掘进能力,把伏尔加河两岸的俄军棱堡全部攻陷,然后沿河架设炮台。
  
  大虞的火炮数量是俄军的四倍,如果能沿河设立炮台,就一定能封锁河面,让俄军的内河战船无法靠近,这样大虞的蒸汽机船就能逆水而上的更远,封锁察里津主城。
  
  再之后,从黑海舰队的秦忠贞号和瞿忠穆号上卸几门九寸(11英寸-168磅)巨炮来,察里津主城再是坚固,也无法抗住这样巨炮的猛轰。
  
  库图佐夫当然能看出来莫公棱的打算,但他其实也没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困。
  
  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费尽心血修建的十四座棱堡能坚守到大虞征俄军精疲力尽的时候。
  
  同时,库图佐夫发挥俄军哥萨克骑兵多的特点,不但利用骑兵四处袭扰,甚至一度有哥萨克骑兵跑到西海城(阿斯特拉罕)周围去大肆破坏。
  
  这给征俄军的后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莫公泽赶紧将自己的骑兵也都放了出去。
  
  从七月初开始,双方骑兵在从西海城到察里津的四百公里路上,爆发了上千次几十、几百乃至上千骑,人数少但烈度高的小规模战斗。
  
  到了9月初,因为冬季即将来临,大虞希望能在寒冬到来之前拿下伏尔加河两岸所有棱堡,库图佐夫希望能耗到冬天让莫公棱功亏一篑。
  
  双方的骑兵因此爆发了更大的规模的冲突。
  
  9月11日,沙俄骑兵一万九千人闯到基罗瓦镇以东三十公里的赖哥罗德镇,这里是大虞蒸汽机在伏尔加河边的加煤点,也是储煤点和蒸汽机维修点。
  
  守军顽强阻击半天后,由大虞左羽林卫、山西大同镇、漠南察哈尔、土默特等混编的第十三骑兵军一万三千骑赶到,双方在镇外展开激战。
  
  此战极为惊险,俄军悍将第二十一哥萨克独立骑兵旅少将谢苗.兰斯科伊率领两千哥萨克,一度冲到了十三军的指挥所,差点把皇汉老将董金凤给当场砍死。
  
  最后还是这位五十七岁的老将沉着冷静,在二十多米的距离上三枪击毙三个哥萨克骑兵。
  
  然后手持鬼头大刀,以步克骑,将一个冲到身前哥萨克中校连人带马都砍翻,才避免自己成为大虞第一个战死的上将。
  
  不过哥萨克这次突击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董金凤身边的亲卫一百六十骑几乎全部战死,拜将时皇太子大佬森赐下的第十三军战旗也被砍倒。
  
  但罗刹人则更惨,亲自砍倒十三军战旗的俄军谢苗.兰斯科伊被围过来的十三军骑兵当场砍成了肉酱,他率领的两千骑兵也几乎全军覆没。
  
  等到入夜战斗结束,俄军一万九千七骑死伤、被俘超过八千骑,大虞也死伤五千多骑,双方均损失惨重。
  
  不过考虑到双方兵力差距,俄军足足大虞的三倍,第十三骑兵军这一战还是失利了的,一个军差点就被打的失去战斗力了。
  
  但董金凤不是轻易认输的人,这一战把他可刺激的不轻。
  
  作为安西皇汉派的领袖,为了搞皇汉这一套连进入中枢做枢密使,枢密副使的前途都舍弃了的狠人,他怎能吞得下这样的苦果。
  
  于是十五天后的1812年9月26日。
  
  在皇太子大佬森的同意下,莫公棱抽调禁军右神电卫,左龙骧卫,京营扬威军,陕西延绥镇,江苏淮安镇,吉林吉北镇,朝日甲府镇,漠南察哈尔,漠北土谢图部等骑兵两万六千人,突然奔袭俄军囤积辎重的杜博夫卡。
  
  库图佐夫急忙调集所有能调集的骑兵,在杜博夫卡郊外拦截,双方展开了十九世纪早期最惨烈的骑兵决战。
  
  战斗一直从9月26,打到了10月1日,一直打到第六天,眼见俄军大量步兵开始回援,大虞骑兵方才撤退。
  
  此战中俄军正规军骑兵两万骑外加超过六万哥萨克的八万骑中,光是战死就超过一万,失去战斗力者超过三万。
  
  俄军阿列克谢.叶尔莫洛夫上将的弟弟,罗斯近卫骑兵军军长伊万诺夫.叶尔莫洛夫上将,第四胸甲骑兵师师长帕维尔.舒瓦洛夫中将以下,十一名资深上校(准将)以上将官战死。
  
  大虞这边也死伤五千多骑,包括董金凤长子,京营扬威军统军董绍全中将在内的四名将军战死。
  
  但整体上,大虞骑兵取得了胜利,而且不是惨胜,他们以死伤五千的代价,重创俄军,使其死伤超过四万。
  
  虽然其中主要死伤来自哥萨克民兵,但亦有一个近卫骑兵军和一个胸甲骑兵师被重创,人数接近一万。
  
  此战极大打击了俄军士气,使得他们再也不敢发动大规模骑兵战斗,很多时候只能坐看大虞征俄军拔除位于伏尔加河两岸的堡垒。
  
  最重要的是,此战严重挫伤了俄军主帅库图佐夫的信心,使得他对于战争的走向开始趋于悲观。
  
  因为大虞这次骑兵突袭虽然做了很多掩饰,但快三万骑兵的调动,是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
  
  但位于沿线的俄军各部,事事都慢一步,甚至有好几支部队明知当夜有大量骑兵穿过他们的防区,依然等到天明乃至下午才上报,办事之离谱,让人瞠目结舌。
  
  这是由于俄军内部的腐朽和僵化造成的,到了现在,俄军少校及以上军衔仍然全部由贵族担任,平民出身者再是优秀,一个上尉连长就到头了。
  
  这种情况下,贵族有了基本的保底,根本不把下面人当人,下面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也因为升官无望,极度缺乏主观能动性。
  
  反观大虞,从泥腿子爬上来的军官比比皆是,大贵族子弟不经过军校,也得从大头兵做起。
  
  就算军校出来,也不过就是个少尉军衔的大头兵,最多提升比一般人快一些。
  
  大虞这边从上到下,不说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至少知道自己血战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能有什么样的保障,因此即便抛开战斗力不谈,就是主观能动性也要甩俄军好几条街。
  
  而在战场上,很多时候的机会,就是这种电光火石中一个主动能动性打出来的。
  
  “米沙,察里津要守不住了,我会请示陛下让你先撤走。”库图佐夫把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叫过来说道。
  
  “我们的骑兵已经垮了,这次如果不是各处的步兵开始汇聚,他们早就崩溃了。”
  
  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点了点头,第三罗马的军队从来就没有承受接近一半伤亡还不崩溃的,事实上很多时候不超过三成就会全军崩溃。
  
  这次这么能坚持,实际上是因为库图佐夫坐镇和有步兵后援,让他们无法立刻溃退而已。
  
  “元帅,你想让我干什么?”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其实知道库图佐夫要干什么,是以问完立刻就说了句。
  
  “真的需要这样吗,损失太大了!”
  
  库图佐夫要干什么,自然是要干跟莫公泽一样的事。
  
  坚壁清野,把从察里津到莫斯科这一千多公里路上,至少是伏尔加河两岸五十公里的所有东西都清空。
  
  可是,这些地方历来都是第三罗马最富庶的区域,这个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
  
  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甚至怀疑沙皇陛下是不是有下达这个命令的勇气。
  
  “我会尽力说服陛下,希望你也一样,不然我们就只能为第三罗马战死了。”
  
  正面阵地战打不过,引以为傲的骑兵也不行,黑海舰队也全军覆灭。
  
  库图佐夫虽然厉害,但双方有了代差,他也如同虎门的关天培一样,无可奈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