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抉择 (第2/2页)
袁谭皱起双眉细细斟酌,片刻后他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在理,谭一时心软,险些误了大事。”
“只是。”称赞了一句郭图的分析后,袁谭担忧道:“听闻邺城失陷后,袁尚军中有人深夜谋反,致使发生了营啸,接着袁尚脱走,麾下只有万余残兵,固非秦军的敌手。”
“到时候袁尚为秦军所败,我亦当早晚为秦军所败,皇图霸业皆成尘土也。”
“公子,图深夜来访,一是因为公子还未安枕入睡,二是心中有一桩大计划,需要和公子面谈,或可解开公子心中的困惑和担忧。”郭图捋着胡须,自信满满的向袁谭言道。
“哦。”袁谭身子稍稍往前凑了些,他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先生请言。”
“如公子所言,邺城为秦军所得,少公子又逢营啸,只得引万余残兵遁走。”郭图循着袁谭前面的话说道:“而这,正是公子的大好机会,公子如今得平原、渤海郡县长官效命,这段时间来招募兵马,有数万之众,虽说这些新募集的士卒,在战力方面有所欠缺,但用来对于少公子的万余残兵,料来讨平不难。”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发兵攻打袁尚?”袁谭面露惑色,秦军已经攻取了邺城,这个时候郭图竟是还让他同袁尚交兵,这有点让他心下大为不解,毕竟这有些匪夷所思了。
“正是。”郭图肯定的回答道。
“公子,如今少公子麾下不过残兵万余,而我军拥数万之众,可急切引兵北上,攻取河间,同时击败少公子,如此则公子就是故魏公当之无愧的继承人,河北郡县,必当唯公子马首是瞻。”
“到了那个时候,河北郡县成为公子的一言堂,没了袁尚在一旁相扰,公子可募集兵马,整顿戎装,以乾坤独断的气势去攻取邺城,就算未得成功攻取,但得河北郡县效命的公子,同秦军尚可有一战之力。”
郭图的话很是清晰明白,现在河北袁氏分两股势力,一股袁谭、一股袁尚,两方各自都对对方心存犹疑,就算面上摆出和睦的姿态,但实际上还是会提防对方,会导致使不出全力。
这样的情况下,就算袁谭和袁尚讲和并共谋邺城,十有八九是失败的结局,所以攘外必先安内,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剪除袁尚,使得河北得一人做主,而后再与秦军对敌,就算不胜,也可退守自保。
且现下袁尚自邺城失陷,又遭兵变,领残兵万余遁走于河间,正是实力最为薄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袁谭能够攒紧拳头,全力一击,或可一举克定袁尚,取得河北独一无二的权柄。
“先生之言,真如醍醐灌顶,令谭深醒。”袁谭出席,拱手向郭图致谢道。
袁谭如今一双眸子明亮无比,他对未来有了规划,即是先剪除袁尚,再图邺城,乃至于图谋攻取关中,夺取天下霸主的地位,成为父亲袁绍一样的诸侯盟主,为宇内共尊。
第二日。
“曹操来使?”袁谭眉毛一挑,他神色有些不解,他同曹操没有什么交情,且有所交恶——曹操趁着他和袁尚大战于平原的时候,遣曹仁督张辽、乐进谋取青州,袭取他的后方,断绝他的退路,所故他和曹操不仅限于交恶,而是双方不共戴天。
“让使者入堂,我倒也听听,曹操的使者有什么话要说。”
在袁谭的点头下,曹操的使者踏入了屋内,拱手向袁谭致礼,接着使者递上了一封书信,声称是曹操亲笔所写,事关河北的安危,望袁谭在看完书信后深思一二。
这封曹操的亲笔书信,经袁谭侍从检查后,放到了袁谭身前的案几上,袁谭轻挪目光,扫阅起了书信的内容。
但见书信上曹操有言,以兄弟相争是败亡之道,尤其是邺城为秦军所窃取,希望袁谭能在河北局势如此危殆的情况下,放下同袁尚之间的嫌隙,兄弟和睦到一处,合兵攻打邺城,从秦军手中夺回邺城。
“呵呵。”袁谭在看完这封书信后,他连着冷笑了两声。
曹操,曹操有什么资格劝我放下嫌隙,袁谭心中大为不平,先前袁尚攻打平原,曹操不行文劝解,反倒发兵青州,而今碰到袁尚式微,曹操竟是行文劝解他和袁尚和睦。
前后不一,以至于斯。
这封书信的内容,当袁谭再度扫阅一遍时,他只心中大为不平,自家父亲袁绍向着袁尚,还能说是偏爱幼子,而曹操也偏向袁尚,却是不知道图什么,求什么,真可谓思来令人发笑。
袁谭提笔,在侍从的从旁协助下,书写了一封回信,信上的内容,是袁谭打算和袁尚讲和,而后共同引兵征伐邺城——任你曹孟德号为奸雄,也要为我袁谭耍上一耍。
亲手将书写好的回信交到了曹操使者手上后,袁谭做戏做全套,殷勤的叮嘱了几句曹军使者,而后方才遣送曹操使者离去。
望着曹操使者离去的背影,袁谭这才从嘴角露出了一抹不屑之色,他期待着曹操收到他的回信,在曹操高兴的情况下又收到他攻破袁尚的消息,到时候曹操的脸色想来特别的好看。
接下来数日,袁谭为征伐河间,擒获袁尚,成为河北第一话事人进行努力。
袁谭抽调了一切可抽调的兵力,此次北上河间,他将一举克定河间,不留下袁尚翻盘和相持的机会。
数日后,数万兵马会于渤海,气势雄壮、似是一往无前的向着河间国而去,这一战过后,或许河北只剩下一个话事人,而失败者,将是尘归尘,土归土,不为人所记着,也不为人所流传。